摘要:5月22日,来自市税务局消息称,日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的内蒙古、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税务局,在渝举办“税通陆海·才聚未来”国际化税务人才服务西部陆海新通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永芹
5月22日,来自市税务局消息称,日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的内蒙古、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税务局,在渝举办“税通陆海·才聚未来”国际化税务人才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案例交流活动。
现场,15地税务部门国际化税收服务团队代表,聚焦提升跨境税收服务质效,展开梳理总结,促进互学互鉴,推动业务加效,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强化区域合作
助力税费管理服务更优
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国家开放大通道,已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超500个港口。税务部门如何发挥合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2024年4月,15地税务部门在重庆共同签署《高水平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跨区域税务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开展共同助力“税路通”品牌建设、政策执行协同、税收管理协作、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等8项合作,携手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已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动力源,需要税务部门从更高站位、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重庆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树民表示,通过举办此次案例交流活动,15地税务部门集中展示全链条、多视角的跨境税收服务举措,推动税费管理服务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从而更好助力打造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优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各出奇招
为跨境贸易企业减负担增便利
活动现场,15地税务人员以当地“引进来”“走出去”企业各发展阶段的涉税需求为切入点,介绍了各地税务部门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的做法、经验。
在建设“税路通·北疆行”服务品牌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通过搭建“海外仓税收服务云平台”、推出“中欧班列+跨境电商”定制化服务包、提供跨境涉税风险预警线上咨询服务等举措,帮助跨境贸易企业减负担、增便利。截至目前,该局累计服务海外仓及重点企业731家,今年一季度新增货物贸易进出口额32亿元。
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前沿和重要窗口。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东盟企业来到广西投资兴业,其涉税诉求也愈发多样。
“我在广西的发展获得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税务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在税收优惠、风险防控、申报提示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现场,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围绕越南投资人阮文雄写给亲友的三封信,展现了该局以“税路通·八桂行”跨境税收服务品牌建设为统领,建立“项目长”双语税收服务机制,为“引进来”“走出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确保税费政策第一时间传递、涉税风险第一时间提醒、疑难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累计为417户企业建立跟踪服务台账,开展政策宣传辅导45户次,解决涉税问题46项。
为了让服务更加精准高效,15地税务部门还以打造“税路通”服务品牌为契机,加强协同联动,推动跨境税收服务更加契合企业实际需求和当地产业发展。
今年4月,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办,海南省税务局成立外语税收服务团队进驻展会,为参展企业提供税费服务。
海南省税务局持续深化“税路通·跨海行”服务品牌建设,通过联合柬埔寨税务部门举办税收服务赴柬埔寨投资主题活动、参与“外资巨头海南行”税收宣传推介等一系列活动,累计服务跨境纳税人1200余户。同时积极开展与重庆、广西、云南、广东湛江等地税务部门的跨区域税务合作,提升税收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质效,助力海南自贸港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现场,15地税务人员介绍了各地税务部门跨境税收服务的实招新招。如贵州省税务局推出“税务管家”包保服务,精准解决企业跨境涉税痛点;广东湛江市税务局以智慧税务为引擎,推动海铁联运班列覆盖12省53个站点,实现从“一条线”到“一张网”的跨越;重庆市税务局组建“税护航”团队、建立“税企联”机制、创新“税锦囊”知识产品,快速响应“引进来”“走出去”企业的涉税诉求;四川省税务局与重庆市税务局签署《川渝国际税收确定性服务合作备忘录》,共建“蜀渝译家”双语服务站;湖南省怀化市税务局推出30条服务举措,为跨境企业和项目提供“一企一策、一户一优、一事一议”个性化帮扶服务。
此外,云南省税务局、西藏自治区税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聚焦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完善口岸跨境服务体系,为跨境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政策辅导、风险提示和权益保障。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税务部门也通过主动参与大型国际活动、用活“税务+外语”精准服务等方式,加强与跨境投资者的沟通,实现跨境投资“信息通”“服务通”“政策通”。
实现3个长期共建项目
据了解,自2024年4月《框架协议》签署以来,15地税务局已确定联合开发税收知识产品、开展税收宣传、培养国际化税务人才3个长期共建项目,已启动“陆海税声”税收宣传协同、联合编发《陆海新通道跨境金融国际税收政策指引》、出口退税便利化3个首批合作项目,累计开展跨境税费政策直播10余次,有力服务了通道沿线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同时税务部门着力加强与口岸物流、海关、商务、外事、海事等部门的交流合作,围绕服务沿线经营主体健康发展,联合巴基斯坦、巴林、阿根廷、柬埔寨、沙特等国外税务部门、境外中资企业协会、驻外使馆等举办国别税收专题辅导活动,合作共治“朋友圈”不断壮大。
“持续优化跨境税务服务,以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契机,以‘税路通’跨境税费服务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加力推动跨境涉税诉求的快速响应和高效解决,共同助力高水平‘引进来’和高质量‘走出去’。”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副司长黄素华表示,此次15地税务局案例交流互鉴,将进一步促进跨区域税务合作,为税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