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洱海民宿关停潮,海景房大跳水,“布草收尸人”涌现……这几年,关于大理酒店业的各类报道层出不穷。那么,大理真的“凉了”吗?上周,MISS时隔两年前往双廊出差,探访了多间新晋精品酒店,也与资深从业者们聊了聊,发现了更多背后的真相。大理的旅游究竟如何,从双廊可以看出
本文图片 48 张
全文 3067 字
阅读约 10 分钟
添加MISS微信
designhotel-s
诗与远方依然令人向往吗?
洱海民宿关停潮,海景房大跳水,“布草收尸人”涌现……这几年,关于大理酒店业的各类报道层出不穷。
那么,大理真的“凉了”吗?
上周,MISS时隔两年前往双廊出差,探访了多间新晋精品酒店,也与资深从业者们聊了聊,发现了更多背后的真相。大理的旅游究竟如何,从双廊可以看出一二。
○ 与归墅 摄影:雷坛坛
这里正在上演魔幻现实主义的割裂场景。
一方面,精品酒店依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开业五年的木夕大里至今仍天天满房,洱海最贵青山村49号连日被包栋。
但另一方面,商业街上门可罗雀,店员比顾客多……这一切都是在宣告:不是旅游业不行了,是滥竽充数的投机者该出局了。
后疫情时代,消费激情退却,双廊也被抹去滤镜,如今或许正是我们看到消费者真正需求的好时候。
Part 01
与归墅
开业即爆满
○摄影:雷坛坛
下午一点。
与归墅的前台堆满了行李箱,粗粗一看,有十几个。那是前一晚住客的,他们刚刚退房,还来不及搬走。
大堂、餐厅、露台,三三两两的客人有的在喝下午茶,有的在聊天,他们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好美啊”的声音不断地传入我的耳中。
年轻的工作人员穿着一身统一的白色工作服,穿梭其中为大家服务,准备下午茶、整理桌子、收拾台面、为新住客办理入住,几乎没有停下的时刻。
○ 摄影:雷坛坛
开业半年来,这是酒店每天的日常。
与归墅去年十一月营业,由谢柯改造,是目前双廊最热门的顶流,仅13间房,几乎每天都爆满。
○ 与归墅主理人小白羊
主理人小白羊,十几年前就来大理定居,和谢柯是熟得不能再熟的朋友。这间原本自住的屋子,也曾作为客栈接待过不少远方来的朋友,直到两年前,正式决定改造为酒店重新营业,而谢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操刀者。
两年时间,三次易稿,倒不是小白羊不满意,是谢柯精益求精。因为相识多年,谢柯对小白羊的喜好了如指掌,他反复修改,只为让空间既是酒店,也更是一个女主人的家。
○ 摄影:雷坛坛
两栋建筑,室内均以奶白色为基调,再铺设上温润的手工砖,无需多余装饰,阳光就是最好的绘画师。放一面镜子,几盆新鲜的果蔬,空间就有了生活气息。
○ 摄影:雷坛坛
庭院最美,紧邻洱海,西南角有一颗古树,常常有人指定坐在树下用餐。
酒店内的13间房,每间景色都不同,家居简约,以素色为主,仍能看到“谢氏侘寂风”的影子,但在百叶窗、琥珀色手工砖的加持下,显得温柔了些。
○ 摄影:雷坛坛
我住的房间是景观最好的一号房,直面海景,有个小阳台和书桌。虽然看着简单,但每一个场景都很出片。
“出片”是这间酒店绝对的关键词,也是得以爆满的主要原因,白墙、绿树、一线洱海景观……这几个简单意象的随意搭配都能构成一幅画。
○ 摄影:雷坛坛
我在与归墅待的两天,发现住客中靓丽的年轻人占据了大多数,不难看出,其中不少是自媒体博主、模特,打卡拍照也是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
晨曦、日暮、月色,无一不成为他们拿起手机的动力;坐在屋檐下,靠在躺椅上,他们敏锐地抓住每一个营造松弛感的场景,转头就将这些照片成为他们的社交货币。
正是因为设计师对度假场景构造的精准把握、深谙Z世代消费者对于旅居的需求,实现了酒店本身与小红书平台传播的高匹配度,所以一经开业,酒店影响力获得裂变,赢得了现象级的追捧,实现几乎天天满房的盛景。
但与归墅,并不是个例。
Part 02
青山村49号
13.6w拿下最贵
○ 摄影:雷坛坛
离与归墅十分钟车程的地方,由谢柯和好友用时七年打造的青山村49号刚刚面世。
酒店远离商业街,位于白族村落中,僻静且景观无敌。两栋别墅以一条小径相连,各自独立,又能成为一体,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来自于当地。
○ 摄影:雷坛坛
室内所选用的手工砖、汉斯格雅卫浴产品、瑞族厨具等配置,都是大理天花板级别的用品。
○ 摄影:雷坛坛
设计上,每间房间都有不同的格局与状态,一反素色,可见淡紫、粉色等多种表达,或带花园、或有露台,比起夕上·双廊的统一度,这里的主人感、居家性更强,更像一个招待朋友的家。
酒店两卧3.8万起订,全包则每天需要13.6万。价格中包含了住宿、餐饮、管家、线路规划以及在地导游的一价全包服务。
○ 摄影:雷坛坛
有意思的是,酒店至今都未曾上任何OTA平台,但这样稀缺、精细、省心的模式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老粉的忠爱,仅通过口碑,就轻松拿下半个月满房记录。
这样的定价与酒店实绩也在印证着高端市场的稳定以及对于高品质产品的高需求。
谈及大理的精品酒店,不可绕过的便是作为第一批设计酒店横空出世的木夕大里。
开业五年依然状态良好,它显然更有代表性。
○ 木夕大里与八旬
木夕大里由设计师八旬打造,七间房几乎一直保持着每天都满房的态势,且回头客约达六成。
更重要的是,作为双廊第一批设计酒店,它打破常规酒店以居住作为主要功能的理念,着重于度假感的营造,将大量空间让位给公区,比如最重要的一线洱海的稀缺位置就属于酒店自有的餐饮品牌“点心园”。
点心园主打融合菜,是大理本地屈指可数的高端餐饮,午餐、下午茶、晚餐一应俱全,菜肴摆盘精致,服务员专业性强,无论是设计审美,还是用餐体验都不输一线餐厅,在一众接地气的本地特色菜中脱颖而出。
木夕大里的运营负责人小洋告诉我,点心园共有十五个餐台,近洱海的五个位置至少需要提前三天预订,每天下午翻台两次打底,收益可观。
相比于每晚1500+的房间,只需人均两百的价格就能收获无敌景观位以及美味佳肴和不限时的拍照机会,对于游客来说,这笔账的确划算不少。
○ 与归墅 摄影:山茧咖啡厅
与点心园一墙之隔的是同样属于木夕大里“山茧咖啡厅”,很显然,它填补了更多散客对于美景、拍照、短暂休憩的需求。我无意中路过两次,都看到了高朋满座的场景。
就在离木夕大里半小时车程的地方,八旬潜心十年造的酒店即将与我们见面,同时,酒店旁的美术馆将继续施工。
酒店共22间房,同样将大面积的空间留给公区。与山下一众酒店不同的是,这里,提供了欣赏洱海的另一种视角——俯瞰。而八旬独到的设计风格以及对于在地文化的了解也将为住客带来全新居停体验。
小洋向我透露,将来可能也将采取一价全包的模式。
Part 04
长期主义
才是王道
从木夕大里走出去,大约十五分钟左右可以到达双廊商业街。
这个季节,蓝花楹开得正好。主街两旁的商铺变化不大,依然是特色菜、纪念品商店以及水果小摊、当地小吃的天下,店铺雷同性很强、多数店里人寥寥无几。走在路上,叫卖声不绝于耳,甚至还常常会被店员拦住要求试吃,阻挠了做游客的好心情。
当然,时隔两年,主街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 双廊国际艺术中心 图片来源:大理融媒
“大理双廊国际艺术中心”在围挡了几年后,终于面世。设计师八旬用清水混凝土构筑了双廊艺术小镇版图的重要之作。这里有草坪、沙滩、广场,是游客及本地人忠爱的休闲场所,而不定期举办的各类艺术活动,也令体验更丰富多彩。
不远处,开了一个集市,除了特色小吃之外,还入驻了德克士、瑞幸咖啡等连锁品牌,满足不同的需求。
但我最爱的是“山茧书店”,同样是八旬之作。小小两层,集咖啡、文创、书店于一体,设计感很强。凡是进来的游客,总要在里面拍两张照。八旬对我说,书店只能维持基本运营,但它应该在。
小洋告诉我,商业街因复制率高,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减弱了不少,现在的游客更喜欢生态廊道、S湾等附近的景点。
很显然,同质化产品正在被市场淘汰。但与此同时,双廊仍然在不停生长,不断涌现新的酒店。
截至2024年底,大理市民宿达6055家,约占全国总量的5%、全省总量的26%。
放眼整个双廊,两千万级别的民宿一抓一把。作为高配的戴森吹风机,几乎千元以上的民宿都会配置。
“卷”这个字,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
○ 摄影:雷坛坛
后疫情时代,消费主义浪潮退去,无论是与归墅的爆红,还是木夕大里的稳定营业都不断印证着,好的产品仍将拥有足够的铠甲去迎接挑战与冲击。而以谢柯与八旬为代表的长期主义也始终在证明着极致追求的积极意义。
从整个旅游业的态势来看,双廊精品酒店的逆势也许是个例,但它背后所隐藏的商业逻具有启示。
我想,站在双廊十字路口的从业者都明白:眼下不是至暗时刻,而是价值回归的破晓时分。
当泡沫退去,大理的诗与远方还是否美好?答案或许就藏在洱海月升时,那些依然亮着温暖灯光的窗格里。
今日话题
你去过大理吗?
留言和我们分享
科勒KOHLER / 艾高AIGLE / 蔚蓝卡地亚LA CADIERE
来源:最佳设计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