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4年春,南海的风平浪静被打破。那时的你我,或许还在读书,或许还在关注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遥远的南海深处,有一场几乎擦枪走火的冲突。
1994年春,南海的风平浪静被打破。那时的你我,或许还在读书,或许还在关注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遥远的南海深处,有一场几乎擦枪走火的冲突。
那一年,越南舰艇在万安滩周边高调亮相,直接对中国的科研船只进行武力威胁,机枪上膛,炮口对准。
事情起因并不复杂。
1994年4月,中国和美国的一家能源公司“克里斯通”联合勘探南海万安滩油气资源,这本是双方早已谈妥的合作项目。克里斯通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租借的“实验2号”科考船进入万安滩附近海域,进行例行勘测。
但他们没想到,越南方面竟突然派出五艘武装船只靠近,并高声广播警告:“你们入侵了越南海域!”广播不断循环,越南舰只步步逼近,并在甲板上公开架设机枪火力点。对方的动作毫不掩饰,几乎是武装示威。
船上的科研人员紧张到了极点,他们是搞科研的,不是军人,手上也没武器。若真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中国南海舰队的力量还远不足以迅速支援,距离万安滩近1500公里的路程,让人捏一把汗。最终,中方为了人员安全选择了撤离。
有人说这是一种隐忍,也有人说这是一次耻辱。
地理决定命运
其实,说到万安滩,很多人并不熟悉。它远离中国大陆,是中国最南端的岛礁之一,甚至有人用“边角地带”来形容它。
但真正了解万安滩的,都明白它的分量远大于它的面积。
首先,从地理上讲,万安滩处在南海的心脏地带,距离马六甲海峡仅约1000公里。对中国来说,它就是海上生命线上的重要哨兵。马六甲有多重要?中国70%以上的石油进口、80%的海上贸易都得从这里通过。
万安滩,像一只伸出海面的眼睛,能看清整个南海动静。一旦控制住这里,就有机会“扼住马六甲”的咽喉。这不是夸张,而是军事和能源领域里公认的观点。
其次,万安滩本身也有“宝”。南海一直被认为是“第二个中东”,而万安滩所在的南海盆地,正是中国科学家划定的重点油气区块之一。据初步估算,万安滩的石油储备可能超过50亿吨,而礁盘面积更是达到700平方公里。
这可不是随便抓个数字吓人——2018年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南海整体油气资源储量接近1100亿桶当量,相当于中东一些主产国的总量。
而越南,作为一个对石油高度依赖的国家,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盯上了这块“海上肥肉”。
谋划多年,一朝下手
越南的动作早就不是秘密。早在1988年,它就单方面将南海划为185个油气招标区块,并向全球招标,哪怕其中大部分都在中国的九段线范围内。
当时美国公司“克里斯通”最初也曾考虑与越南签约,但深入研究之后却发现:这个区块归属权归中国所有。若贸然合作,等中方追责时吃亏的只会是自己。于是,“克里斯通”果断回头,与中国签了约。
这一下,越南脸面丢尽,还一怒之下将“克里斯通”告上美国国务院。可惜人家公司压根不买账,一句“风险太大”就把越南的算盘全盘打破。
于是,94年的那场海上逼迫,就不难理解了。越南人不是突然发难,而是蓄谋已久、记仇在心。
1994年的撤退看似退让,实则是中国海军现代化的转折点。
随后几年,中国大力发展海军力量,南海舰队逐步从“守滩部队”向“远海作战力量”转型。052D、055型驱逐舰陆续服役,万吨级的海警船也下水巡航,永暑岛、美济礁等岛礁也纷纷部署雷达、码头、直升机停机坪。
2019年,机会终于来了。
越南与俄罗斯签订开采协议,再次在万安滩设置“Hakuryu-5”钻井平台,公然挑战中国底线。中方三令五申未果后,6月16日正式派出35111号海警船前往万安滩,对其进行“驱离行动”。
同时,我国的“海洋地质8号”勘探船也现身周边海域,还有海警3901号、37111号等多艘万吨级船只随行巡航。这支编队规模,是过去从未见过的。
越南慌了,一边派出了超过50艘船只对峙,一边通过外交渠道施压。
但这一次,中方没有后退。
2019年7月至10月,双方在万安滩周边整整对峙了四个月。最终,越南悄悄撤回钻井平台,中方获得了这场没有开火却意义重大的胜利。
越南媒体评论称:“我们(越南)已经无法阻挡中国在南海的脚步。”
和平,不是没有底线的退让
有人问,既然我们赢了,为何不趁势在万安滩建岛、驻兵?
原因很简单。
一是技术上有难度。万安滩水深50米以上,填海造岛成本极高,不是轻易能做到的。
二是战略上有考量。中国坚持南海行为准则,倡导“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不搞先发制人。否则,一旦军事化,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南海局势将更加紧张。
中国知道怎么“打牌”。不是不能打,而是没必要轻易翻桌。我们可以等,也有资本等。
如今的南海,早已不是1994年时的样子。
你看,美济礁有跑道、永暑岛有雷达,海警船几乎天天在巡航。卫星图像早已记录下南海的每一寸水域,每一艘进入九段线的船舶,都难逃“眼睛”。
而万安滩,虽仍未驻军,但早已有中国的巡逻编队时常经过;虽未建岛,但我们渔民的船只,也时常停靠补给,背后有军舰护航。
这,才是真正的实力。
结语:耐心是更强大的力量
南海风浪未止,万安滩的归属仍未彻底解决。但我们相信——和平是我们的底色,发展是我们的方向,主权是我们的红线。
1994年,我们选择了退,让出了一步; 2019年,我们坚定地站住了脚,迈出了一步。
从那时到现在,海军变强了,海警变大了,南海变稳了。我们用25年换来了底气,也换来了更好的位置。
这一步,走得值。
参考资料: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中心报告,2020年更新;
《中国海洋石油资源与开发》白皮书,国家能源局,2019年;
克里斯通公司历史合作记录,《华尔街日报》,1994年;
来源:枕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