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了!学者和期刊都支持论文“一稿多投”!

B站影视 2024-12-23 10:42 4

摘要:论文发表作为学位授予、职称晋升和项目结题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撰写报告以及对文章进行细致润色之后,研究人员往往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提交后的评审过程往往漫长而不确定

一篇论文从完成到最终发表,所需的时间差异极大。最快的情况下,几个月内即可完成这一过程;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个周期可能会延长至数年。

对于科研人员而言,等待成为了他们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论文发表作为学位授予、职称晋升和项目结题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撰写报告以及对文章进行细致润色之后,研究人员往往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提交后的评审过程往往漫长而不确定。

审稿慢带来的困境

由于“一稿多投”规则的存在,大多数科研人员只能耐心等待,即便稿件迟迟未获回应。这种延迟不仅影响了研究者的学术进度,还可能导致延毕或错过重要的职业发展机会。

学者Dritjon Gruda曾在《自然》杂志专栏中指出,现有的单一期刊投稿后进行同行评议的方式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的速度和科学知识的传播。他呼吁:“是时候废除‘一稿多投’禁令了。”

“一稿多投”禁令背后的逻辑

禁止“一稿多投”的初衷是为了维护版权秩序,防止学术资源的混乱。根据一般的流程,论文审稿需经历初审、外审、复审和终审等多个环节。研究表明,同行评审通常需要7到12周,具体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最短可能是一个月,最长可达半年。

从期刊编辑的角度来看,筛选符合主题、质量和影响力的论文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编辑需要仔细检查论文的标题、摘要、正文及参考文献等部分,确保其符合期刊的标准。

此外,同行评审是审核中最耗时的部分,专家们需要全面评估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高水平期刊为了保证质量,往往会邀请多位专家评审,这无疑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和耗时。特别是对于一些冷门领域,审稿专家稀缺,进一步延长了审稿周期。

对于作者来说,等待评审的过程尤为煎熬。许多科研人员在社交媒体上抱怨,称“审稿半年以内都不算什么,最长还有15个月的。”这种情况在学术界屡见不鲜。

Gruda也在自己的文章中分享了类似的经历:“我们有一篇时效性很强的论文,被拖了好几个月都没有送审,尽管多次联系期刊也无果。最后只能撤回论文,转投其他期刊,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数字化时代的变革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传统的一稿多投禁令似乎已不再适应新的需求。

2023年,Cell出版社推出了多期刊投稿模式(Multi-Journal Submission, MJS),允许作者将同一篇论文同时提交至旗下多个期刊,并在整个审稿过程中保持密切沟通,动态调整目标期刊,以提高稿件与期刊的匹配度。目前,Cell旗下已有30种期刊加入了该模式,其中23种被SCIE收录。

今年5月,国际知名出版商Wiley宣布旗下10本期刊加入创新预审稿平台24hreview,支持“一稿多投”。在这个平台上,作者可以选择三个期刊同时预审,24小时内即可收到是否送审的反馈。这些期刊涵盖了肿瘤学、风湿免疫、肺科学、护理学、遗传学、病毒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炎症学等多个研究领域。

在国内,虽然绝大多数期刊仍明确拒绝“一稿多投”,但也有声音呼吁改革。例如,《中国肿瘤临床》与《Cancer Biology & Medicine》编辑部主任刘惠琴提出,国内期刊可以通过联盟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未来或许可以在联盟内部试行“一稿多投”。

放开“一稿多投”的风险

然而,放开“一稿多投”并非没有风险。当前各出版社的投稿平台独立运作,缺乏统一协调机制,这意味着在出版前无法避免重复投稿的问题。如果多个期刊同时处理同一稿件,不仅会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还会导致资源浪费。此外,在审稿人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一稿多投”可能加剧审稿混乱。

“一稿多投”禁令的存废之争,实质上反映了期刊社和作者之间的不同诉求。期刊社希望维护出版秩序,而作者则渴望更高效的发表渠道。

归根结底,论文发表的目的在于分享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论文发表流程,为学术圈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来源:研究生的酸甜苦辣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