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党建】技能培训破解就业难

B站影视 2024-12-23 09:31 3

摘要:2024年是江苏省南京市创建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城市的收官之年,南京市人社部门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围绕强服务、提技能、稳就业,真抓实干、大胆创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上‘江苏智慧人社’APP看看,上面有不少见习岗位可以选择!”每到毕业季,这句话便会在南京各大高校间流传。

2024年是江苏省南京市创建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城市的收官之年,南京市人社部门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围绕强服务、提技能、稳就业,真抓实干、大胆创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协同联动,推进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深度融合

扩大就业事关方方面面,仅凭一己之力难以达成目标效果。市人社部门整合内部处室职能,建立全市人社部门大培训工作体系,加强与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职业培训工作合力。印发相关文件,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补贴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出台工作方案,推进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职业培训改革向纵深发展。

为推动基层改革创新,市人社部门联带区级同步发力,开展大规模调研,精准摸排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培训需求,结合区域和企业发展实际,调动基层改革积极性,推进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全过程衔接,近百场“职业培训+就业服务”融合活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技能夜校”等都成为了培训服务延伸主阵地。

市人社部门紧盯市场需求,开展人工智能、AI数据标注、网络直播、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无人机操控技术应用等新研发项目培训,按需定制装配焊接一体化技术就业技能项目制培训;围绕乡村振兴需求,开展宁姐月嫂、金陵盐水鸭制作、民宿服务与管理等专项培训,聚焦全市“4266”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广泛开展数字技能人才培训。截至目前,88家培训机构,747个职业(工种)和项目被纳入到补贴性培训目录清单中。

着眼青年,提升就业能力

针对高校毕业生普遍反映想系统地了解南京的人才政策、产业环境、岗位需求等内容,市人社部门围绕产业强市建设及“4266”产业体系构建,整合高校、企业、人力资源等多方资源,创新推出“启航南京”就业指导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市产业人才现状及人力资源需求、流动与紧缺状况,热门招聘企业及岗位,区域产业人才政策、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分析,职业素养提升及生涯规划等等,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及时、全面、实用的政策资讯和指导培训,帮助其更好了解南京就业市场与产业环境,提升求职技巧,增强就业信心。市人社部门面向社会遴选和培训了上百名优秀师资,这些师资同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一道走进高校,通过政策宣讲、职业指导、岗位推送,为高校毕业生在宁求职就业“架桥引路”。为了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途径,在江苏工匠平台、南京职业培训e起学等平台开设线上就业指导课程。截至目前,“启航南京”就业指导已吸引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毕业生参与培训。

市人社部门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提供优质见习岗位,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提供就业见习,开发1.2万个见习岗位。加强“就业见习+留宁就业”的机制优化,积极对接毕业生就业需求,增加见习机会,发放见习补贴,降低企业用人成本;做好见习学员跟踪服务,积极落实企业留用奖励,提高见习学员留用率。

“经过见习期间的考察,你的表现符合要求,恭喜你被正式录用了!”经过近三个月的见习,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2024届硕士毕业生王同学终于收到了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的录用通知,开始了从大学步入社会的第一段旅程。

青年就业见习项目旨在提升高校毕业生适岗能力,增加就业机会。考虑到高校毕业生多元见习需求,南京积极推进人社部等十部门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重点开发一批科研类、技能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岗位,让应届毕业生充分发挥所学所长。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发见习单位(基地)2900余家,募集见习岗位2.5万个,组织见习9700余人,见习后留宁就业率超70%。

精准施训,促进人岗对接

为破解就业问题症结,精准把握当前社会岗位供需情况,市人社部门深入企业、高校、技工院校等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坚持问题导向,了解问题症结,研究破解之法,形成调研报告;通过走访、座谈、招聘平台等形式开展用工调查,梳理“微技能”、新职业等通过短期培训即能上岗的职位,在招聘活动中创新设置培训和见习招生服务专区,不断提高技能培训与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

在调研的基础上,市人社部门精准化对接培训对象,搭建网络报名、直播报名等多样化线上线下报名途径,实现“人找培训”向“培训找人”转变。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常规培训以及线上线下融合培训、项目制培训等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分层分类,精准施训。广泛吸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优秀师资参与职业培训理论和实操课程授课,向培训者提供高质量培训。开展培训后就业一体化跟进服务,邀请企业等用人单位、培训机构等施训单位、培训学员三方参加,向求职者提供技能培训后的岗位对接服务。

来源:平云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