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国祚289年,其盛世繁华之势让人们向往,除了社会经济繁荣、文化生活自由开放之外,唐诗可以说是最为耀眼、为人们所喜爱的一大“特产”。
唐朝国祚289年,其盛世繁华之势让人们向往,除了社会经济繁荣、文化生活自由开放之外,唐诗可以说是最为耀眼、为人们所喜爱的一大“特产”。
唐朝诞生的诗人和唐诗名作可以说是数以万计,这些诗不止抒发了诗人的心思情志,也反映了唐朝的世相百态。所以,唐诗,也是“诗唐”——从唐诗中看唐朝历史,看唐朝世相。
很多诗人我们都很熟悉,很多唐诗我们也能背上几首,但唐诗背后所隐藏的那一段段历史,又有多少人留意过并读懂了?
就如闻一多先生所说: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
唐诗的三百首我们已经很熟悉,那么唐诗的三百年呢?那些活跃在唐朝近三百年间的诗人们,在写下那些传诵千年的诗作时,曾经见到过一个怎样的大唐?经历过什么样的盛世?又是如何眼见一个帝国的衰落和走向终局?
这本由历史自媒体艾公子出品的《唐诗三百年》,从著名的唐朝诗人、文人的人生经历及他们的诗作切入,根据唐朝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通俗生动地讲述诗人所经历的、当时创作的唐诗背后的唐朝历史、社会文化状态,勾画出一幅多元立体的大唐历史图景。
伴随着唐朝开国,文人们以唐诗开启了一个诗文书写时势、记录历史的时代。从大唐的兴起,到盛世的勃兴,再到乱世的袭来,然后一步步走向衰落和终局。
在这漫长的近三百年岁月中,在时势变化中,那些心怀远志的诗人们,有执意仕途、忠心报国的,有悲苦自酌、忧国忧民的,有潇洒自在、快意人生的……
初唐四杰、张九龄、孟浩然、王维、杜甫、李白、高适、韩愈、李商隐……他们写下一首首唐诗,吟诵他们眼中的大唐和心中的情志,他们看过盛世的绚丽,也为王朝的迟暮而悲歌。
王朝的灭亡无可阻挡,多少繁华在风雨消逝,而唐诗永存。
“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这是初唐之时的王绩在仕途失意后写下的唐诗《醉后》里的两句,似乎预言了此后那些如繁星般闪耀的诗人们在大唐帝国三百年兴衰中的命运走向。
作者还有另一本姊妹篇《宋词三百年》,可以一起阅读,配合服用效果更佳。
来源:燕京王唠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