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长篇小说《空城纪》连载(59)一阵清风送来了佛寺那边的香火气,让我精神为之一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3 09:39 2

摘要:即日起,本报开始连载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邱华栋的长篇小说《空城纪》。《空城纪》是作家邱华栋构思了30年、写了6年的长篇小说。小说以龟兹双阕、高昌三书、尼雅四锦、楼兰五叠、于阗六部、敦煌七窟六章结构成一个浑然的整体。《空城纪》以诗意语言和绚烂想象回到渺远的西

编者按:即日起,本报开始连载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邱华栋的长篇小说《空城纪》。《空城纪》是作家邱华栋构思了30年、写了6年的长篇小说。小说以龟兹双阕、高昌三书、尼雅四锦、楼兰五叠、于阗六部、敦煌七窟六章结构成一个浑然的整体。《空城纪》以诗意语言和绚烂想象回到渺远的西部世界,重寻龟兹、尼雅、楼兰、敦煌等西域古城的历史传奇。在《空城纪》中,六座西域古城得以复活,一座座废墟还原成宫殿城池,一个个人物从此有了鲜活的生命。

邱华栋,著名作家,文学博士。1969年生于新疆,祖籍河南西峡。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团委员。著有非虚构作品《北京传》,小说集《十侠》《哈瓦那波浪》,长篇小说《空城纪》《夜晚的诺言》《白昼的喘息》《正午的供词》《花儿与黎明》《教授的黄昏》《单筒望远镜》《骑飞鱼的人》《贾奈达之城》《时间的囚徒》《长生》等13部,中短篇小说200多篇。出版有小说、电影和建筑评论集、散文随笔集、游记、诗集等各类单行本60多种。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日文、韩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和越南文。

在醉眼蒙眬中,高昌歌舞队上场表演,先是蒙面女人出现了十多个,穿着闪亮的鲜艳的裙子,肚脐眼露在外面,让我惊呆了。接着,穿着白衣服、扎黑色镶金边腰带的男舞者出来了,男女开始舞蹈,随着欢快的乐曲旋转,弦乐手在弹琴,琵琶、手鼓、大鼓、唢呐、箜篌等乐器启奏,一派无比热闹的景象。这样的景象我期待了好几天,今天终于出现,这才是对待大宋使团的规格。

我感到满意,葡萄酒让我头晕目眩。我还闻到了一阵奇异的香气。这种气味可能是那些蒙着黑色面纱的舞女身上散发出来的。她们在旋转的时候围拢我,不断靠近我,黑色的大眼睛看着我,令我头晕目眩。眼前肉身滚滚,不断冲击我的视觉。啊,把持不住了,我的鼻子闻到香风阵阵,这我哪里能招架得了呢?她们要干什么?有个女人小声说,你把我带走吧,今天晚上我陪你,嘿嘿嘿嘿。我头晕目眩了,昏昏欲睡了,毫无防备了,我感觉这个时候我要被魇住了。

是不是他们的熏香有问题?现在谁问我问题,我都会讲真话。我的另外一个自我王德延说,傻瓜,你已经醉了,你现在什么秘密都会说出口。赶紧打住,赶紧回去睡觉吧。我挥挥手让那些妖媚的舞女走开。一个蒙面的舞女旋转着靠近我,她向我冲来,似乎要干点什么。就在这个时候,阿多于越走过来,他手里拿着一面皮手鼓,一下挡在那个舞女和我之间,舞女被拦住了,她闪现之后就消失了。阿多于越手里的手鼓已经被一把闪亮的匕首刺穿,匕首的刀身深陷皮鼓,还在兀自颤抖。一个侍从飞快地从他手里把皮鼓拿走。

我顿时清醒了,我知道我遭遇了一场未遂的刺杀,有人要杀我,阿多于越用这面手鼓挡住了杀我的匕首。她是谁?抓住她!可那么多的舞女,她已经消失不见。舞蹈还在进行,我感到紧张,就走向一边。音乐和舞蹈现在更加欢快激越,声震屋宇。阿多于越走过来,凑近我的耳朵大声说,王大人,你们这次来高昌,是要我们与你们一起攻打辽国契丹人吗?

我觉得不应该把话说得太直接,可刚才那个刺杀我的人显然是契丹人派来的。我说,当然,我们出使高昌回鹘国,就是为了说动你们,联手打辽国契丹人。

阿多于越面带忧色,他说,你可能不知道,几十年前大宋还没有建立时,我们就和契丹人建立了友好往来,我们高昌国就给他们进贡,派人去遥远的辽国朝贺。他们派人在这里建立了“高昌国大王府”,有常驻的使者。你们来的这些天,契丹专使一直都在监视着你们。刚才那个女人,她就是来针对你的。幸亏我手里拿着这面鼓,不然你就——

不然我就死了。我说,阿多于越,谢谢你。啊,我明白了,怪不得我们到达后你有好几天都不露面,让我们自己在高昌城里面瞎转,是因为契丹人在捣乱。

阿多于越微微一笑,自然啦,我们也不想和契丹人搞翻了。他们一直虎视眈眈,从北面大草原打过来很容易。但契丹人也知道,从唐朝开始,西州回鹘国和中原的关系就是外甥和舅舅的关系,现在还是这种关系,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我们的狮子王才给你们的皇帝写了一封信。契丹人也不反对我们来往。我们在寻找着一种平衡,希望大人理解。

阿多于越和我说了真实情况。我很高兴,我这天的确有点头晕了,高昌的乐舞太精彩,可也是杀机四伏。欢宴结束的时候,阿多于越送给我一支筚篥,还有一个弯弯的铜角。如果有时间,我请乐师教你吹奏筚篥和铜角。

几天后,狮子王阿斯兰汗派人来到高昌,接应我们前往北庭的夏都与他见面。我留下几十个人在高昌休整。阿多于越派遣五十名刀兵护卫我,加上使团的人,一共有一百多人,还有力夫、骑手和马队协助我们。准备停当后,我们就出发了。

向西走了几十里,我们到达交河城。在交河停了半天,添加补给,因翻越北山需要有御寒的衣物和食品。交河城的历史不详,如今几乎是一座废城。据说它已经存在了一千年,是车师人的故都。我从东门进去,前往北城区的佛寺,想在那里的佛寺里上香。

我返回东门,走过一片黄土夯墙时,忽然听到不远处的佛塔上,发出了清脆而绵长的鸟鸣声。我把目光投射过去,没有看到鸟。那地方高过我的头顶,可鸟叫声一直很清晰。一阵清风送来了佛寺那边的香火气,让我精神为之一振。那只鸟似乎在呼唤我,于是我就凑近佛龛,伸手去摸,在佛龛里盘腿而坐的佛像脚下摸到一个东西。我把它拿在手里,仔细一看,是一只满身黄土的铁鸟。像一只鸽子大小,造型很简朴,身体中空,风一吹就发出鸣叫。我就把它收起来,随身带着。我觉得这是交河城给我的礼物,我要带着它,翻越那寒冷的高高的北山。

(未完待续)

来源:文化艺术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