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办于1958年的江西理工大学(原南方冶金学院),在66年的办学历程中,植根红土赣南,携手老区人民,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代代师生在辛勤教学、实干奉献中挥洒才智、放飞梦想。
□记者温居林
滋兰树蕙,薪火相传;志存高远,责任为先。
创办于1958年的江西理工大学(原南方冶金学院),在66年的办学历程中,植根红土赣南,携手老区人民,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代代师生在辛勤教学、实干奉献中挥洒才智、放飞梦想。
进入新时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以校地合作为抓手,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为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赋能增色、添砖加瓦。
搭建平台,打造科技创新“强引擎”
记者日前走进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科技创新的活力扑面而来。该中心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组建成立,是工信部确定建设的首批2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也是稀土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我们组建了由张洪杰、沈保根、蒋成保3位院士领衔的专家委员会,成立了20支研发团队,构建起稀土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高地,为推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解决了大批技术难题。”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介绍道。
在稀土永磁晶界扩散示范线上,记者看到科研人员正在测试稀土磁性材料扩散源技术。杨牧南教授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提升磁性能需要大量重稀土,成本居高不下。如今,我们成功研发出多款高性能扩散源,在实现同等性能的前提下,重稀土用量可削减60%-90%。”
目前,该中心稀土磁性材料技术创新平台团队研发的稀土磁性材料扩散源技术,已在赣州富尔特、赣州东磁等多家企业得到试用验证,可大大提升磁性能,为钕铁硼磁性材料在磁浮轨道、电子、电气、汽车、医疗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在稀土光纤中试示范线,超精密拉丝塔里,具有特殊微结构的光纤柱在加热下逐渐软化,拉伸至线状,静待数小时后,变成发丝般细腻的微棱镜光纤。“几年前实验室就能做出来,但样品在生产效率、质量等方面一直不稳定。”张料林博士说,“创新中心建设了中试产线,大大缩减了项目验证时间,提升了产品的精度,良品率达到99%。”
据介绍,目前该中心已启动25个中试示范项目,其中21条中试线已建设完成,4条在有序推进;承担国家重点项目5项,其中牵头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江西省科技厅“揭榜挂帅”“重点研发计划”等省级科技项目20余项。
除了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学校还拥有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稀有稀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打造了集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试孵化、测试验证和成果转移转化为一体的新型创新平台,积极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在江西理工大学科技园的一间实验室里,植物展架上的“植物生长补光灯”散发着红蓝光线,植物绿叶青翠饱满。潘锡翔博士说,这是他和团队为植物量身定制的一种“光学营养剂”,现在在兴国县堃丰农业科技公司得到了转化运用。
除此之外,科技园内还有“海洋油气平台用稀土海工钢”“生物制剂提取稀土资源”等项目正在孵化。目前,科技园已有17个研发团队、260多位成员入驻,赋能8家初创企业茁壮成长。
科技成果转化,是催生新动能、激发新活力、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关键一步。
为此,学校探索出“组建一个管理机构、推出一套改革方案、打造一支专业队伍、建好一个孵化园区、建设一个转化平台、成立一个专项基金、搭建一个服务平台”的“七个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助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近5年,学校成功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126项,转化金额共计3.3亿元,涵盖轨道交通、先进金属材料、新能源、生物增材制造等多个领域。2023年,学校在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排行第一。
服务需求,做强苏区振兴“助推器”
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不是孤立的,必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积极推进校地、校企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汇聚发展新动能。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重大科技需求,依托赣州稀土、钨等特色战略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参与共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开展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致力以科技创新引领赣州高质量发展。
“我们负责闪烁晶体生长技术和性能优化,虔东稀土集团负责晶体工程化生产。”在虔东集团稀土闪烁晶体的中试生产车间,邹征刚博士边走边介绍,“这种‘企业出题、协同答题’的模式,有利于实现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互补,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进程。”
学校还与赣州富尔特、正和磁业等稀土磁性材料企业牵手,组建了稀土磁性材料产学研用联盟。科研团队帮助富尔特解决了磁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晶粒尺寸过大问题,实现了1200万元的新增利润。
“我们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学校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主任黄顺春说,“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不仅能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还能推动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兴国县城郊,有一段声名远扬的“红轨”。学校永磁磁浮技术与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胡海林说,该“红轨”项目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组织完成,实现了永磁悬浮与空轨技术的完美结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工程试验线,为未来赣州稀土材料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在稀土领域,学校突破了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制备等30余项关键技术,开发新装备、新产品、新材料20项,制定标准2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75项、国际专利8项。
“我们不仅要追求技术的先进性,更要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江西理工大学副校长熊志华说,“只有真正解决企业的痛点、难点问题,我们的科技成果才有生命力。”
在钨产业领域,陈颢教授团队攻克硬质合金材料的硬度和韧性不可兼得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双高性能稀土硬质合金材料的国产化,一年来为企业带来2000多万元经济效益。该团队研发的耐磨蚀钨基复合粉体及超厚涂层制备技术,打破了国外在高端粉体及超厚强化涂层制备方面的技术垄断。万林生教授团队创建的第四代白钨冶炼新技术,在章源钨业等6家骨干企业实现工业化应用,累计产生经济效益60余亿元。
近3年来,学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0余项,年均有100余项科技成果在省内有色金属企业转化应用。“高性能钨铜合金项目”“高精度稀土永磁电机驱控一体化及其热压钕铁硼磁体”“稀土硬质合金棒材”“可降解牙槽及牙根骨研发”“精密数控刀具的研发与制备高性能稀土金属陶瓷开发与制备”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后,有力促进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推动着赣州从资源大市向产业强市“华丽转身”。2023年,赣州有色金属和新材料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突破1900亿元。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属与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1.2%。
产教融合,培育产业链上“生力军”
9月9日,江西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开学典礼在信丰举行。该学院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方面开设学科,主推本科教育,辅以研究生教育,着力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基地,将学院放在产业链上,助力赣州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产教融合的故事,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华彩篇章中不断续写。
学校成立服务区域产业的专门机构,建立“一个博士(教授)进驻一个企业”“一个学科(团队)带动一个产业”“一个学院服务一个县域(行业、领域)多企业”的工作服务机制,为赣州区域经济发展持续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服务钨产业发展,与大余县共建赣州市钨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服务赣县区稀土产业发展,与赣县区政府、和君职业学院共建中国稀金产业学院;服务会昌主导产业发展,共建氟盐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正在加快推进中……学校聚焦赣州各地特色产业发展,拓展校地合作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努力为苏区振兴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在“百名博士教授进百企”行动中,学校众多知名教师纷纷响应号召,走出校门,深入企业一线,担任技术高管,与企业员工并肩作战。近5年,学校签订校企合作项目合同1100余份,筹措投入经费突破7.2亿元。
“学校教会我们打牢专业知识基础、保持科学严谨态度、锤炼创新务实作风,让我们在企业中能够迅速成长,挑起大梁。”在孚能科技公司工作的2011届校友李世华说。
作为全国首个开设稀土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江西理工大学在稀土人才培养领域堪称翘楚。如今,学校与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合作开设了“稀土创新试验班”,构建起完备的稀土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为稀土企业和产业发展输送优秀专业人才。
依托稀土“学科特区”政策及人才优势,学校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成功迈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跻身ESI全球排名前列。近3年,4500余名毕业生从江西理工大学走向赣州企事业单位各个岗位,成为服务赣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校地协同,大有可为。学校主要领导表示,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朝着建设综合实力全国一流、行业引领作用突显、特色领域国际领先的高水平大学前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篇章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文来自【赣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