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黄淮海夏播玉米生产指导意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3 01:58 2

摘要:当前,正值黄淮海夏播玉米备播的关键时期。据气象预测,6月份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墒情较好,总体有利于夏玉米生产。为加强关键技术落实,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针对玉米生产形势和实际问题,黄淮海地区要以“优选良种、精量播种、合理增密、肥水高效、绿色防

当前,正值黄淮海夏播玉米备播的关键时期。据气象预测,6月份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墒情较好,总体有利于夏玉米生产。为加强关键技术落实,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针对玉米生产形势和实际问题,黄淮海地区要以“优选良种、精量播种、合理增密、肥水高效、绿色防控、适时晚收”为重点,确保一播保全苗、种在丰产期,夯实夏播作物高产基础。

(一)科学选种,合理增密。综合光热资源、土壤肥力、茬口衔接、灌排条件等因素,选用熟期适宜、高产稳产、耐密抗倒、多抗广适、适宜机收的品种。一般大田选择耐高温稳产宜机收的中早熟品种,黄淮海南部地区尽量选择高抗锈病的中晚熟品种,应用密植滴灌技术的地块选择高产耐密抗倒的中穗型品种。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和当地资源条件、管理水平等,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一般大田可亩精量播种4500—4800粒,密植滴灌地块5000—5500粒,高产攻关田5500—6000粒。

(二)适期播种,抢时早播。春争日、夏争时,夏玉米应在适宜播期内抢时尽量早播。前茬收获后抢时播种,黄淮海中南部争取6月15日前、黄淮海北部6月20日前完成播种。因上茬收获延期、天气原因等无法适期播种的,可适当延期播种。延期播种一般不晚于6月底,并根据情况调整种植品种,改种生育期较短的中早熟或早熟品种,同时做好苗期田间管理,促进早生快发。

(三)单粒精播,精细作业。高质量播种是打好群体基础的关键,鼓励单粒精播、精细作业、及时灌溉,保障苗齐苗匀。单粒精播,优先选用发芽率93%以上、满足单粒精量播种要求,有条件的推荐选用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播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包衣、拌种。精细作业,选择多功能、高精度的单粒精播机械进行免耕贴茬播种、种肥异位同播,生产规模不大的地块可采用勺轮式或指夹式播种机,规模较大的地块提倡选用气吸式或指夹式播种机,水肥一体化地块可选用具备铺滴灌带功能的播种机。推荐选用具有北斗导航功能的拖拉机、带有作业监测终端的高性能精量播种机,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作业。

(四)科学灌排,分类施肥水分管理。玉米的需水特性是苗期怕涝,后期怕旱。墒情不足地块,播后及时补浇“蒙头水”,有滴灌条件的地块滴水齐苗。黄淮海南部区域,玉米播后苗前要开好田间“三沟降渍防涝,做到能灌能排,防止芽涝造成僵苗不发。开花期是玉米需水临界期,如遇旱应及时灌溉。肥料运筹。普通大田可将30%的氮肥和全部磷钾肥在播种时随播种机施入,大喇叭口期施入60%的氮肥,花粒期施入10%的氮肥。密植滴灌地块在施用种肥(纯氮5公斤/亩,纯磷5公斤/亩,纯钾3公斤/亩)的基础上,按照玉米需肥规律,依次按照30%(化控后5—7天)、30%(大喇叭口期)、25%(吐丝期)和15%(吐丝后20天)的比例随滴灌冲肥4次,共追施纯氮15公斤/亩左右。

(五)加强监测,综合防控。化学除草。播后苗前及时进行化学封闭除草,或在苗期(三叶一心至五叶期)选用适宜除草剂进行苗后除草。规范喷药时机、方法和用量,避免重喷、漏喷和发生药害。化控防倒。在玉米6—9展叶即拔节至小喇叭口期之间,可叶面喷施玉米专用生长调节剂控制基部节间伸长,具体用量参照使用说明。要求在无风无雨的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喷施,力求喷施均匀,不重喷、不漏喷。如遇干旱,酌情化控。病虫防控。加强病虫害动态监测和预报预警,重点防控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南方锈病、穗腐病,兼顾黏虫、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二点委夜蛾、蓟马、蚜虫、褐斑病、小斑病、弯苞叶斑病、茎腐病等。苗期选择抗病虫品种和高质量包衣种子,预防地下害虫、苗期病虫及部分土传种传病害。生长中后期结合“一喷多促”加强生物和自然风险防控。

(六)适时晚收,机收减损。根据玉米成熟度适时进行机械收获作业,适当晚收(籽粒乳线消失、基部黑层出现)。选择与玉米种植行距、成熟期、适宜收获方式对应的玉米收获机,实现低损高效机械化收获作业。视情况采取粒收或穗收,一般玉米籽粒含水率≥28%,应采取机械摘穗剥皮的收获方式,若籽粒含水率≤28%,可利用玉米籽粒收获机直接进行脱粒收获。适宜收获日期为10月上中旬,一般不迟于10月20日。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储藏。若遭遇阴雨天气,要抢抓晴好天气窗口及时收获。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