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1日,南海局势因菲律宾的鲁莽挑衅再度剑拔弩张。中国海警局证实,菲律宾3002、3003号公务船未经允许非法闯入南沙渚碧礁、铁线礁海域,并组织人员强行登礁。在中方多次警告无效后,菲3002号船竟故意加速冲撞中国海警21559艇,导致两船发生剧烈擦碰,现场画
5月21日,南海局势因菲律宾的鲁莽挑衅再度剑拔弩张。中国海警局证实,菲律宾3002、3003号公务船未经允许非法闯入南沙渚碧礁、铁线礁海域,并组织人员强行登礁。在中方多次警告无效后,菲3002号船竟故意加速冲撞中国海警21559艇,导致两船发生剧烈擦碰,现场画面惊心动魄。
中国海警发布公告
一、菲方蓄意制造危机的三大罪证
此次事件绝非偶然,而是菲律宾长期策划的“碰瓷式”挑衅:
1. 非法登礁的主权践踏:铁线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固有领土,中方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菲方此次派遣科考船伪装成“科研活动”,实则企图通过非法采样制造“实际控制”假象,这与2025年1月其在铁线礁的侵闯行为如出一辙。
2. 危险操作的恶意碰瓷:根据中国海警公布的视频,菲3002号船在9时13分至14分期间,多次以“S型”路线逼近中方舰艇,最近距离不足10米,其船头明显朝向中方艇体加速,蓄意制造碰撞风险。这种“自杀式”挑衅,与2024年仁爱礁菲方船只向中方发射水炮的行径如出一辙。
3. 国际法的公然践踏:菲律宾此举严重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四条关于“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承诺,也违背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尊重他国主权的基本原则。中国海警依法登临检查并扣押菲方设备,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内法规定。
二、中方反制彰显主权捍卫决心
面对菲方挑衅,中方采取了多层次反制措施:
1. 专业规范的执法行动:中国海警21559艇在警告无效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侧向拦截、水炮压制等方式迫使菲船停止侵权。整个过程中,中方执法人员始终保持克制,未使用任何致命性武器,充分展现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处置原则。
2. 体系化的军事威慑:就在事件发生前,山东舰航母编队正率055型驱逐舰在菲律宾海开展实战化训练,其搭载的歼-15舰载机可对南海全域实施快速响应。这种“双航母+万吨大驱”的配置,对任何外部干涉势力形成强大震慑。
3. 外交层面的强势发声: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22日记者会上强调,中国海警一贯依法依规执法,任何抹黑中方的企图都将徒劳无功。她同时敦促菲方立即停止侵权,否则将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
三、菲律宾“以武谋私”的战略困境
菲律宾的冒险行为背后,暴露出其内外交困的深层危机:
1. 国内矛盾转移的政治投机:小马科斯政府支持率持续低迷,试图通过制造南海摩擦转移民众对经济衰退、失业率攀升等问题的关注。但这种“玩火”行为已引发菲国内舆论批评,有学者指出,菲方每年因南海对峙损失的渔业和旅游业收入高达23亿美元。
2. 外部势力介入的战略陷阱:美国近期向菲律宾提供1750亿美元军售,包括“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并联合日澳开展四国军演,企图将菲律宾打造成“南海桥头堡”。但这种“代理人战争”模式正在反噬菲方——2025年5月美菲军演中,美军一艘靶船因年久失修自行沉没,暴露其装备维护能力的短板。
3. 东盟内部的孤立处境:尽管菲律宾试图拉拢东盟国家“选边站队”,但马来西亚、印尼等国明确表示反对将南海问题军事化。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日前呼吁,各方应回到《南海行为宣言》框架下通过对话解决争议,这与菲律宾的激进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四、过往历史与现实警示
从2012年黄岩岛对峙到2025年铁线礁冲突,菲律宾的挑衅始终未能改变南海格局:
- 法理铁证如山:1945年《开罗宣言》明确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1971年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彻底解决中国代表权问题。目前,181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均以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
- 实力对比悬殊:中国在南海已建成包括渚碧礁机场、永暑礁海洋观测站在内的立体化防御体系,而菲律宾所谓的“海上力量”仅能依赖二战时期的破船和老旧巡逻艇。
- 区域合作不可逆:中国与东盟国家正加速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2025年1月中印尼签署海上共同开发协议,这种“合作共赢”模式与菲律宾的“对抗思维”形成鲜明对比。
菲律宾在铁线礁的玩火行为,不过是其“挟洋自重”战略的又一次失败尝试。历史终将证明,任何试图挑战中国主权的行径,都将在南海的惊涛骇浪中粉身碎骨。
来源:特点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