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届博览会围绕“向新 向实 向未来”的主题,通过展览展示、经贸活动、成果发布等内容,打造展示中东欧特色产品、扩大自中东欧进口以及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相互投资的平台。来自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境外专业采购商参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见习记者 席聪聪
5月22日上午,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正式开幕。
本届博览会围绕“向新 向实 向未来”的主题,通过展览展示、经贸活动、成果发布等内容,打造展示中东欧特色产品、扩大自中东欧进口以及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相互投资的平台。来自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境外专业采购商参加。
博览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本届博览会由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担任主宾国。2024年,中国和斯洛文尼亚货物贸易总额达66.36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斯洛文尼亚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和斯洛伐克货物贸易总额达97.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斯洛伐克在欧盟外最大的贸易伙伴。
展会上,深圳地中海北岸酒业有限公司一口气带来了来自斯洛文尼亚的10个葡萄酒酒庄的60多款酒。公司市场经理潘陈漪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公司十几年来专注于进口斯洛文尼亚葡萄酒,这是第四次参加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她说:“展会对于拓展华东市场非常有利,让我们有机会宣传斯洛文尼亚的经济和文化,其他与斯洛文尼亚合作的中国企业,也有机会聚在一起交流,把更多的斯洛文尼亚品牌带入国内市场。”
潘陈漪舟告诉记者,中国市场对斯洛文尼亚葡萄酒了解还不多。在她看来,斯洛文尼亚是一个值得更多中国消费者了解的“宝藏国家”。“业内人士都知道,斯洛文尼亚葡萄酒在中国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品质好、性价比高,有与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葡萄酒比拼的实力。在这次展会上我们希望找到与酒商合作的机会,还想推广给消费者,尝试跨品牌、跨国家的合作机会。”她说。
斯洛伐克小伙亚当·利斯茨基(Adam Lisiky)和哥哥在中国经营企业,他们把原产斯洛伐克的果汁、葡萄酒进口到中国,还经营一家投资咨询公司。亚当·利斯茨基认为,中国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他希望在展会上遇到新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他说:“我已经在中国的广州、东莞、香港和澳门参加过一些展会,第一次来到浙江,我希望尽可能地接触客户和新的资源。一个好的展会就像葡萄酒:要先播种,然后长出藤蔓、结出果子,最终得到葡萄酒和果汁,这需要时间。”
“第一次来到中国,第一印象很好,很高兴能展示我们各种各样的饼干产品。”阿娜·科瓦切维奇(Ana Kovačević)为塞尔维亚的饼干糖果公司Bambi工作,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是一家塞尔维亚的头部食品企业,在中东欧地区有较大影响力,广受消费者喜爱,“所以我们也想来中国市场尝试一下,我认为我们会在这里取得成功。”
在参加本届博览会前,阿娜·科瓦切维奇和同事们对中国市场做了初步调研,她希望在展会上了解中国客户的喜好,了解更多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从而找到在饼干、糖果领域的机会。她说:“我们的饼干有很多种类和口味,比如硬饼干、碎饼干、威化饼干、巧克力饼干,还有各种咸味小吃。在这次展会上我们会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也许未来我们会专门为中国消费者开发产品。”
作为塞尔维亚华人商会会长、宁波盛世蓝图进出口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郭晓连续四次带塞尔维亚的企业来参加中东欧博览会,而且带来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第一届的时候带来的产品主要是酒水;随着博览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带来的产品品类也越来越多,有食品、咖啡、水晶、化妆品等。每个客商来到中国,都看好中国的市场。”
郭晓告诉记者,每次参加博览会,他都会提前在塞尔维亚和周边国家做宣传,让当地企业了解在中国市场的机会。展会期间,他会为客商介绍中国消费者喜欢的口味和包装风格、消费习惯,以及中国的销售渠道。除了参加展会,他还会带客商参观浙江的企业,探索中国产品出口的机会。
郭晓说:“几届博览会下来,中东欧的客商越来越配合中国的销售模式和推广模式,合作紧密度越来越好。今年我带来48位客商,下一届会更多,预计比今年增加一倍。”
参展商阿娜·米什库林(Ana Misculin)是定居在克罗地亚海山省的华人,也是当地商会成员。她告诉记者,过去,克罗地亚通过中国—中东欧博览会销售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是红酒,随着两国贸易交流的推进,当地客商第一次带来了鳕鱼罐头、橄榄油、薰衣草系列制品等产品。“克罗地亚被称为‘千岛之国’,虽然是个小国家,但生态环境好,能够利用自然资源,以小作坊的形式,出产高品质的红酒、橄榄油等农产品。”
本届博览会,阿娜·米什库林不但带来15家当地企业,还带来了几个当地的商业项目,希望宁波的投资商能够感兴趣。她说:“我们对这次博览会抱有很大的信心,一到宁波就被大家的热情感动了,很多企业主动来联系我们,原定的1场投资贸易对接会已经增加到3场。”她认为,中国—中东欧博览会不仅是展会,也是交流互动的平台,可以通过人文、体育活动增进双方的了解与信任,从而加强经贸合作,达成“双赢”的局面。
来源: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