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限运输不仅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更是公路桥梁的“隐形杀手”,容易引发车辆爆胎、断轴、侧翻等事故,还会加速公路老化、缩短使用寿命,背后更涉及货运市场秩序和公共安全等复杂问题。为从源头治理这一乱象,我国推行“一超四罚”制度,对超限运输行为进行全链条追责。今天,我
超限运输不仅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更是公路桥梁的“隐形杀手”,容易引发车辆爆胎、断轴、侧翻等事故,还会加速公路老化、缩短使用寿命,背后更涉及货运市场秩序和公共安全等复杂问题。为从源头治理这一乱象,我国推行“一超四罚”制度,对超限运输行为进行全链条追责。今天,我们通过一起典型案例,一起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执法实践,共同认识超限运输治理的重要性。
欢迎收听本期《普法播报》
案情介绍
2024年6月,北京市顺义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行政执法人员接到市治超办关于开展2024年第一季度“一超四罚”工作的通知后,通过治超联网管理系统核查发现:2023年的某一天在某综合检查站称重时发现A公司名下的2辆重型自卸货车存在超限运输行为。进一步调查显示,该公司持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现有营运车辆7辆,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达2辆,占比28.57%,超过《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定的“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10%”的标准,其行为已构成违法。
法律分析
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道路运输企业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10%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本案中,涉事企业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占比近30%,远超法定比例,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对其启动处罚程序。执法过程中,行政执法人员严格遵循《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通过调取治超联网管理系统数据、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称重记录等证据材料,固定违法事实;在立案调查后,及时向企业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告知其拟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享有的陈述、申辩、听证等权利。企业承认违法事实且未提出异议,经法制审核和集体讨论,最终决定对其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停业整顿5天)的行政处罚。
工作成效
这起案件的办理,不仅通过行政处罚直接遏制了企业的违法经营行为,更起到良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执法过程中,行政执法部门注重证据采集和当事人权益保护,展现了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工作理念,提升了行政执法公信力。从社会治理层面看,对运输企业的追责,是落实“一超四罚”制度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推动行业自律,从根本上减少超限运输引发的交通安全隐患和公路设施损害,为公众出行和社会公共安全筑牢防线。同时,也希望广大运输从业者深刻认识超限运输的危害,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交通运输环境。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