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中心城市仅5个!武汉、成都、郑州、西安都未入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2 19:03 2

摘要:就在前不久,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根据该方案内容,国家层面对于武汉的城市最新定位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一、2025中国城市最新格局:仅有5个国家中心城市

就在前不久,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根据该方案内容,国家层面对于武汉的城市最新定位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而之前备受各界关注的国家中心城市这一名号,武汉暂时并未获批。

不仅武汉如此,成都、郑州、西安等重要的地区中心城市,在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中都未获批国家中心城市。

要知道,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曾经发函支持武汉、郑州等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这意味着国家中心城市的审核门槛提高,要求更加严格。

截至目前,国家层面最新批复的国家中心城市,只有5个,他们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市等级中规格最高、处于塔尖位置的城市,它们在经济、文化、产业、交通、科技金融等方面,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力,综合实力最强,给我国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

二、武汉:是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

本号注意到,在2025年之前,国内有不少媒体都报道,我国有9个国家中心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郑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成都等,这样的表述,在主流媒体中也经常见到。

于是乎,很多网友都认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之前有9个,武汉和郑州位列其中。

而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本号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原来早在2016年,国家发改委曾经发函,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按照当时函件的内容,国家发改委是要求武汉市和郑州市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国家发改委对此给予指导支持。

从这个表述可以看出,国家发改委只是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国家中心城市为奋斗目标,但并未说武汉郑州就是国家中心城市。而很多媒体对这个批复函的解读和传播存在一定的误解,对于广大网友有一定的误导,至于不少网友都认为武汉郑州早已经是国家中心城市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

王忠林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武汉代表团审议

在今年年初的湖北两会上,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在参加武汉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武汉是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这样的表述,更加佐证了武汉目前还不是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距离国家中心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继续努力;但是武汉市一直都是将国家中心城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三、国家中心城市审批门槛提高:背后的原因

国家中心城市一直被视作我国城市发展的金字招牌,含金量十足!

一个城市如果能够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它对于这个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在过去几年,很多城市很多省会城市,为了争夺国家中心城市这个头衔,竞争出现白热化,导致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关上产生了城市之间同质化竞争,这是国家层面所不愿意看到的,它不利于我国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因此,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案,严格控制了国家中心城市的数量门槛提高,仅批准了5个,而武汉、成都等城市则被定位为大区中心城市,例如武汉市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成都定位为西部经济中心,这样的大区中心城市的定位更加符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因为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区域战略,而武汉和成都则在这些区域发展战略中扮演了领头羊城市的角色,因此对他们定位为大区中心城市更加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城市定位比国家中心城市更加精准且符合实际。

到了2025年,我国已形成了三个层级的城市规划体系:国家中心城市、大区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等三个层级,这三个层级从高到低承担了不同的城市功能,有利于实现我国区域均衡式发展,充分发挥我国重点城市的优势。

如果确定太多的国家中心城市,则他们之间的职责存在重复和交叉,分工不明确,反而不利于发挥重点城市的带头引领作用,只有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建立多层次的城市定位体系,才能够更好推动我国城市有序发展。

因此本轮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将武汉、成都定位为大区中心城市,是非常务实而又准确的,体现了国家层面的通盘考虑和高瞻远瞩。

四、武汉综合实力较强:具备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潜力

本次国务院虽未批准武汉为国家中心城市,但是武汉城市综合竞争实力较强,具备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潜力。

我们预计经过几年建设,未来的武汉一定会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理由如下:

1、从经济实力上来看,2024年武汉城市gdp突破了2.1万亿大关,创历史新高位居中部六省第1位,其实早在2010年国务院已批准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可以说在过去的15年当中,武汉都一直是“中部一哥”。而本次国务院批准的武汉最新国土空间规划方案中明确,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五大中心之一,因此从武汉的经济实力和地区影响力来讲,它具备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实力。

2、武汉在交通、科教、高科技产业等领域具备全国性影响力。

武汉一直是我国综合交通中心,本次国家层面更是将武汉定位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足见武汉市在全国交通发展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枢纽性作用。我国多条骨干高铁线路、高速网络、国道,都在武汉市交汇,让武汉成为沟通东西连别南北的重要枢纽纽带;不仅如此,武汉还拥有我国长江中上游第一大港口阳逻港和中欧班列,我国中部地区的货物可以通过阳逻港及中欧班列通达世界各地,武汉已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最佳出海口”。在科教文化领域,武汉是我国最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在校大学生超过了140万,拥有80多所高校,上百所国家级及省市科研机构,武汉的城市科研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位居中国前列,世界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将武汉评选为全球十大科研城市之一。

中欧班列(武汉)通道示意图

在高科技产业领域,位于武汉的中国光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研发基地;武汉经开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也是中国车谷所在地;而位于新洲双柳的武汉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已形成了火箭卫星生产产业集群,商业航天处于全国遥遥领先的位置,武汉正以此积极打造中国星谷;武汉东西湖区是国家级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国家网安基地所在地,武汉正以此为基础,打造中国网谷。可以说,武汉市的四大高科技之谷,将极大提升武汉市在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网络信息安全、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水平,依托武汉市强大的城市科研能力,武汉市在高科技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将会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多个新的千亿产业集群,成为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创新中心,世界级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中国光谷:未来科技城

武汉经开区:中国车谷

东西湖区:中国网谷

3、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是我国重大的国家级战略,而武汉在这两个重大战略中起到了核心带头作用。因此在未来武汉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将能够更好地发挥武汉在全国经济产业中的引领作用,有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

长江经济带战略

武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2021-2035

来源:城市评论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