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师:AI技术对新闻内容创作是一把双刃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2 17:57 2

摘要: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出品的AI大模型纷纷通过备案,并且陆续进入市场。AI技术之于新闻媒体的内容制作以及传播,真如岑参的那句诗一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封面“智媒云大模型”通过网信办登记备案!万兴“天幕”多媒体大模型算法通过备案!“壹点天玑”传媒大模型通过备案!“芒果大模型获得中央网信办备案……

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出品的AI大模型纷纷通过备案,并且陆续进入市场。AI技术之于新闻媒体的内容制作以及传播,真如岑参的那句诗一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各大媒体出品。

相比一两年前小心翼翼的试水,当下没有使用各类AI技术的媒体机构,反而成为了异类。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AI也是如此。AI技术对媒体行业,一方面带来了效率革命,借助多模态技术实现虚拟主播、AI 动画等创新形态,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超 30%,同时算法推荐精准触达用户,可以提升传播效能,更催生媒体技术服务、智能硬件等新增长极,推动行业从内容生产向生态赋能转型。

另外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深度伪造技术模糊信息边界,AI生成的虚假视频、洗稿文章引发信任危机;自动化生产导致采编流程空心化,媒体从业者有下岗失业隐患;AI“幻觉”问题难解,部分媒体过度依赖AI出现事实错误、情感缺位。

就此,日前《综艺报》做了一期深度策划,讨论这些话题。在接受《综艺报》采访时,我也谈了一些观察和看法,今天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正面影响:技术驱动下的内容生产革新

AI技术正以几何倍数提升新闻节目与影视内容的创作效率。举个例子,此前,媒体人制作一条3-5分钟的视频需经历选题、策划、拍摄、剪辑等环节,多人协作耗时数天。而如今,借助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讯飞星火、腾讯“混元”、阿里“通义”、抖音剪映等产品的AI能力,内容生产实现全形态覆盖——从文字、图片到音视频、PPT,均可通过人工智能加速赋能。例如,AI可根据关键词自动生成脚本、匹配素材并完成剪辑,将传统制作周期压缩至数小时甚至更低。

AI降低了内容创作门槛,使低成本、高传播的内容裂变成为可能。例如,抖音创作者利用AI将《唐诗三百首》中的冷门诗篇转化为动画解读视频,以极低成本触达中小学生群体,既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播,又实现了流量变现。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AI更是思维的“放大器”:传统策划需多人通过头脑风暴生成5-6个选题维度,而AI大模型可在一分钟内输出50个新颖视角,涵盖用户需求、技术趋势等多元层面,帮助拓展选题方向与实施路径,提升内容策划的深度与广度。

再以AI数字人/AI主播为例,AI驱动的数字人已高度逼真,普通人通过工具即可生成以假乱真的虚拟形象。例如,某媒体人展示的数字人视频中,虚拟形象与真人几乎无法分辨,引发“AI是否会取代真人主播”的讨论。 同时,AI主播也可视为真人的辅助工具。当真人主播面临多任务冲突时,数字人可代为参与节目录制或采访(如媒体人刘兴亮使用数字人分身完成跨地域传播需求),提升工作效率。

二、负面影响:技术红利背后的多重隐忧

AI技术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行业挑战。首先是内容真实性危机,AI生成的虚假图片、视频已引发多起现实纠纷。例如,欧美好莱坞明星多次因AI伪造的虚假视频陷入舆论风波,甚至对簿公堂;国内也曾出现AI合成的“新闻事件”误导公众,导致信任危机。此类技术现实的冲突,正在模糊信息真伪的边界。

其次是职业能力的路径依赖风险。过度使用AI可能导致从业者(尤其是新人)忽视传统制作能力的积累。部分媒体为降低成本,将70%的社会新闻交由AI生成,结果出现虚构信源、数据错配等低级错误;新入行的内容创作者若从一开始就依赖AI工具,可能丧失对新闻价值的敏锐判断和独立策划能力,形成“无AI则无法工作”的依赖困境,一旦技术服务中断,将难以适应工作需求。

此外,内容质量的参差不齐问题突出。当前AI生成内容常出现“AI幻觉”,如人物肢体比例失调、逻辑矛盾等(如“七指人”“多手人”等错误)。更严峻的是,AI可能基于错误训练数据传播虚假信息——例如,若长期向模型投喂“石头可以当饭吃”的错误内容,AI会将其视为“真实知识”并输出,导致“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现象。不法分子还可能利用AI技术制作诈骗内容、伪造身份,进一步扰乱信息生态。

同样,AI数字人/AI主播也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的发展问题。负面的问题在于,AI数字人其交互依赖算法预设,难以捕捉实时情绪,导致情感联结断裂。此外,数字人可能被滥用伪造名人言论或实施诈骗,责任界定困难。过度依赖AI主播还可能挤压真人发展空间,加剧内容同质化,甚至通过算法推送强化信息茧房,撕裂公共舆论。

写在最后:总之,AI技术对媒体行业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效率革命的催化剂,也是伦理挑战的导火索。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技术创新与价值坚守之间寻找平衡点——通过建立内容审核机制、强化从业者技能转型、推动人机协同模式,让AI成为提升内容质量的工具,而非替代人类创造力的存在。

唯有如此,才能在技术浪潮中,守住媒体行业的核心价值,也就是真实、专业与人文温度。

来源:丁道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