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19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了一条紧急通知:不法分子正在利用社交平台大范围传播木马病毒。只要用户通过电脑点开伪装的文件或链接,病毒就能潜入设备,窃取信息,甚至远程控制你的电脑。没错,你的个人数据可能早已暴露在别人的监控之下。
文|小丽
编辑|小丽
木马病毒又杀回来了!一点链接,账号信息就被掏空,这谁顶得住?
12月19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了一条紧急通知:不法分子正在利用社交平台大范围传播木马病毒。只要用户通过电脑点开伪装的文件或链接,病毒就能潜入设备,窃取信息,甚至远程控制你的电脑。没错,你的个人数据可能早已暴露在别人的监控之下。
有网友吐槽:“我的微信突然失控,开始疯狂给别人发消息,我根本停不下来。”原来,他点了好友发来的一个伪装成“税务官方”的链接,以为是年底的财务文件,没想到却中了圈套。当天倒也没发现异样,但几天后,微信却像被“附体”了一样,频频发送未知链接,甚至账户信息也被盗用。不法分子还利用AI换脸和变声技术,进一步实施诈骗,损失惨重。
这不是个例,类似的事情正频频发生。一名华为Pura 70用户就中招了。他的手机默认设置了“自动下载”,微信群里有人发了病毒伪装的文件,手机瞬间变成了“不听话”的小妖精:音量会自动调节,APP图标随意滑动,甚至连杀毒软件也解决不了问题。更可怕的是,这种病毒会“装死”,当你查杀时它会进入休眠状态,过段时间再出来作妖。最终,这位用户只能选择恢复出厂设置,才彻底摆脱这场噩梦。
事实上,木马病毒并不是针对某一类设备的“专属武器”。它可以感染电脑、手机、平板,甚至智能手表等任何电子产品。不管你用的是Windows、安卓、iOS还是鸿蒙系统,只要程序有漏洞,病毒就能钻空子。而那些号称“安全无敌”的操作系统,大多只是商家的宣传话术,根本不能完全杜绝病毒入侵。
杀毒软件也不是万能的。如今的杀毒软件,为了赚钱加入了太多广告、小程序,甚至弹窗推送,搞得用户心烦意乱,干脆直接卸载。于是,不少设备就这么“裸奔”了。正因如此,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将这些毫无防护的电脑和手机变成了攻击目标。有人戏谑地说:“用杀毒软件吧,电脑卡成狗;不用吧,信息被偷走。真是两头为难。”
腾讯虽然迅速出手,但效果似乎不尽人意。微信安全中心对部分涉事账号采取了阶梯式处罚,并公布了部分违规账号,但这些账号的隐私信息被打了星号,用户根本无从辨识。虽然短期内传播病毒的账号被封禁,但谁能保证这场风波不会卷土重来?不少网友表示,微信对这些账号的处理力度远远不够。如果账号确实参与了诈骗,光封号可不行,该抓还得抓,该判也得判。
微信还建议用户一旦发现设备有异常行为,立刻退出所有账号,包括微信、网上银行、购物平台等,然后用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全盘查杀,确保病毒彻底清除。但问题来了,杀毒软件能做到100%清除吗?答案恐怕并不乐观。技术再先进,也难以避免病毒的“与时俱进”。
说到底,这场病毒风波之所以能让这么多人中招,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家的安全意识太薄弱。很多人对群发的文件和链接毫无戒备,看到红包就抢,看到刷任务赚钱就点。甚至还有人轻信“陌生电话”或“突然要借钱的好友”,结果掉进陷阱,回过神来才发现为时已晚。
提高警惕才是最好的防护盾。遇到陌生的链接、文件,千万别急着打开,先核实一下来源,尤其是那些自称“官方”的内容,查清楚再操作。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确认动作就能避免一场灾难。还有,别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太动心。如果刷任务赚钱这么轻松,谁还会去996上班?
当今网络环境复杂,不法分子手段层出不穷,用户稍有松懈就可能成为猎物。更可怕的是,AI技术的发展让诈骗更加逼真:AI换脸让你分不清真假好友,变声技术让电话另一头听起来完全可信。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仿佛在数字世界中“裸奔”。有网友调侃道:“我之所以没被盯上,只是因为骗子嫌我没钱。”
归根结底,靠平台的防护并不足够,用户自身的防范意识才是关键。不要轻信,别贪便宜,谨慎点击一切可疑链接,保持设备定期查杀,才能远离木马病毒的陷阱。毕竟,守护个人信息的第一责任人,永远是我们自己。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
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小丽解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