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新时代下引领和推动基础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生产要素,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逐渐普及便是最佳例证。而数字经济的广阔发展空间自然也吸引了世界各地投资者的目光,与数字经济相关联的科技行业、智能汽车行业、通信行业等均是近
作为新时代下引领和推动基础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生产要素,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逐渐普及便是最佳例证。而数字经济的广阔发展空间自然也吸引了世界各地投资者的目光,与数字经济相关联的科技行业、智能汽车行业、通信行业等均是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宠儿”。在此背景下,富国基金乘势发行了“数字经济ETF富国”,聚焦于数字经济中的央国企,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基布局”国企数字经济的投资工具。
关于数据和数字经济你了解了多少?
什么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
早在2021年,为了满足大家对数字经济规模的统计需求,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梳理包括五大类:(1)数字产品制造业;(2)数字产品服务业;(3)数字技术应用业;(4)数字要素驱动业;(5)数字化效率提升业。
不难发现,这个分类科学:首先是把数字产品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其次是区分技术应用和要素驱动,最后是效率提升,覆盖了经济的方方面面。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就是前四大类,属于数字产业化部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第五大类归属产业数字化部分,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别觉得10%看起来小,如果用传统的三大产业服务的视角对比来看——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产业占比6.8%、第二产业占比36.5%、和第三产业占比56.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了第一产业的整体规模。而根据信通院数据,中国数字经济整体规模占GDP比重超过40%,增速多年超过名义GDP增长,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数字经济的发展,一样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来说,想让数据造财富,也同样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
国企数字经济指数,布局数字基建领域
即将在下周一5月12日发行的富国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场内扩位简称:数字经济ETF富国,基金代码:159385),更聚焦于数字经济中的央国企,注重国有资本更看重上游的数字基建领域。
跟踪的国企数字经济指数(931529.CSI),全称叫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指数,编制方案如下:
第一步,筛选出“国有”属性 + 涉及“数字经济”业务的上市公司;
第二步,选取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最高的前50家公司;
第三步,调整权重使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中央企业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权重不超过10%,其他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3%,基础设施与产业应用上市公司合计权重不超过20%。
前十大成分股合计权重近50%:国企数字经济指数前5大重仓股为中芯国际、北方华创、海光信息、中科曙光、中微公司,权重均超过5%;浪潮信息、中国电信、海康威视、中兴通讯、中国移动占6-10名,权重约在3-4%。从行业分布来看,国企数字经济指数主要覆盖了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三大行业,包含44只上市公司,合计权重占比超95%。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Wind,截至2025年4月30日;指数成份股列示不代表个股推荐和投资建议,可能根据指数编制方案和市场情况发生调整。
在指数收益方面,国企数字经济指数也表现突出,在AI相关行情带动下展现更强弹性。截至2025年5月9日,国企数字经济自发布日(2023年8月4日)以来,上涨20.95%,表现优于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的4.94%和沪深300的-3.97%。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8日;国企数字经济指数以2016年12月30日为基日,2020年至2024年近5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收益率分别为9.96%、10.02%、-29.46%、18.92%、38.27%。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指数历史情况不预示其未来收益,也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可见,富国基金ETF的这支“数字”产品,不仅在组合策略上顺应了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其盈利表现也很出色。相信在人工智能技术逐步落地、国产替代加速的大环境下,富国的这支“黑马”新基能展现出更大的收益潜力。
本文为推广信息,不代表本号观点,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来源: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