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技术标准大洗牌,中国正在让西方世界低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2 15:40 2

摘要:智能手机见证了标准化的力量。它由来自数百家供应商的零部件组成,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接收信号,并连接各种各样的辅助设备,这一切都源于无数公司遵循了一套通用的技术规范。

智能手机见证了标准化的力量。它由来自数百家供应商的零部件组成,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接收信号,并连接各种各样的辅助设备,这一切都源于无数公司遵循了一套通用的技术规范。

这些规则是如何制定的,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谜。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等全球机构定期召集公司和技术专家制定协议。几十年来,这一进程一直由美国、德国和日本主导,这些国家的公司从该体系中获益匪浅。

IBM是一家拥有超过10万项专利的美国计算机公司,去年通过授权其知识产权赚取了3.66亿美元的收入。高通是一家美国半导体公司,其技术在无线设备中无处不在,其约四分之一的毛利润来自专利授权。

各国政府早已认识到制定标准的价值。英国和德国曾就电报规范展开角逐。如今,标准之争已蔓延至中国和西方。这关系到从无线通信到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等诸多技术的未来。

近年来,中国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愈发强势。2024年9月,国际电信联盟批准了三项将嵌入第六代(6G)移动技术的新技术标准。这些规则涉及网络如何整合人工智能,并在虚拟现实等领域打造沉浸式体验。这些标准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电信共同开发。

尽管美国政府竭力将中国设备排除在尽可能多的国家移动网络之外,但无线技术仍在稳步地变得更加中国化。部分得益于其标准在海外的普及,自2021年以来,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通过向企业授权其技术所赚取的利润超过了其向这些企业支付的技术费用。

中国在标准制定中日益增长的作用远不止于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和全球最大的LED屏幕制造商京东方等中国企业似乎也受益于与技术标准相关的专利费。

海康威视是一家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中国监控技术制造商,该公司也越来越多地参与标准制定。中国甚至在塑造量子技术早期全球标准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与西方国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倾向于听从私营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意见不同,中国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导。2018年,中国制定了一项计划,力争到2035年在电信、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占据技术标准的前列。中国的标准制定工作由政府各部委下设的机构负责。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这些工作,该机构负责组织中国与全球标准机构的大部分互动。

西方的标准官员对如此慷慨的关注羡慕不已。访问中国后,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全国上下有数以万计的人专注于标准制定,中国高层官员对复杂的技术规则了如指掌。中国政府还积极推动其官员被任命到国际标准机构。他们在许多顶级组织担任要职,并进入了负责决策的技术委员会。如今,许多全球标准会议都在中国举行。

中国政府也试图改变标准的制定方式。它试图将注意力从企业主导的会议转移到国际电信联盟,这个联合国机构对它的影响力更大。它还安排了100多项双边标准协议,主要与全球南方国家达成。在与非洲领导人举行的会议上,它还与贝宁和尼日尔达成了新的协议。

加拿大智库国际治理创新中心的Alex He指出,此类协议将使中国在国际电信联盟等机构中对其所青睐的技术规范获得更大的支持。即使协议失败,中国仍可从与其签订双边协议的国家采用其标准中受益。拒绝采用中国标准的西方公司可能会发现自己被排除在这些市场之外。

对中国政府而言,这不仅仅关乎公司利润。标准可以将社会价值观深植于技术之中。例如,西方设计的互联网的许多功能倾向于强调个人隐私而非集中控制,这激怒了中国的威权政府。

因此,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改写互联网的基础标准。2019年和2022年,华为分别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了替代互联网协议,旨在加强政府控制。这两项提案均未成功,但确实得到了伊朗、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等成员国的支持。

2024年4月,美国贸易与技术理事会(一个促进美国和欧洲在经济问题上合作的论坛)发表声明称,西方国家必须继续引领新兴技术的发展,包括制定支撑这些技术的标准。

美国和欧洲的政策制定者并没有忽视中国在全球标准制定过程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另一家智库欧盟安全研究所的蒂姆·鲁利格表示,与中国一样,他们也开始更多地干预标准制定过程。

美国于2022年签署成为法律的《芯片与科学法案》赋予政府机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制定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标准的职责,并扩大了其在协调美国与国际标准机构合作方面的作用。在大西洋彼岸,一些政策制定者希望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制衡中国在国际电信联盟和其他全球机构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此过程中,西方国家逐渐放弃了自下而上、以市场为基础制定技术标准的承诺。“我们正被迫破坏一个非常有效、我们长期以来从中获利的体系,”吕利希先生哀叹道。中国正在以多种方式迫使西方国家遵守其规则。

来源:奇葩综艺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