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1日,约旦河西岸的杰宁难民营上空响起一阵急促的枪声。这不是巴以冲突中常见的交火,以色列士兵竟对一支包含20多国代表的外交使团公然开枪。这支队伍中既有中国、法国、俄罗斯等安理会五常成员,也有印度、埃及、土耳其等地区大国代表。
5月22日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在21日,以色列竟然向由20多个国家组成的外交使团进行开枪,并且距离非常近,只有73米,枪声足足有七次。
这样的情况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外媒报道,在外交使团里面还有着中国的代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5月21日,约旦河西岸的杰宁难民营上空响起一阵急促的枪声。这不是巴以冲突中常见的交火,以色列士兵竟对一支包含20多国代表的外交使团公然开枪。这支队伍中既有中国、法国、俄罗斯等安理会五常成员,也有印度、埃及、土耳其等地区大国代表。
据巴勒斯坦官方通讯社“瓦法社”报道,事发当日,多国外交使团按计划前往杰宁难民营考察。访问行程早在10天前已向以方报备,代表团抵达难民营东侧入口后,在铁门前停留了超过15分钟。
然而以色列士兵未作任何沟通,突然朝人群方向连续射击。现场视频显示,仅仅距离73米,枪声至少持续了七声,随行记者和外交官被迫紧急撤离。
以色列军方事后解释称,代表团偏离了事先批准的路线,进入未授权区域,士兵因此发射警告弹驱离人群。但巴勒斯坦方面驳斥了这一说法,强调访问路线完全符合约定,且代表团始终停留在公共区域。
更讽刺的是,以军所谓的警告弹直接射向使团方向,而非空中,导致现场一片混乱,这场冲突的特殊性在于其波及范围之广。
使团成员包括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印度等20余国代表,几乎覆盖全球主要政治力量。以色列一枪得罪半个联合国的操作,被外媒调侃为外交界的无差别攻击。
事件发生后,欧盟、法国、意大利等国迅速发声。欧盟的反应最为迅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在事件发生4小时后发表声明,直言威胁外交官生命的行为不可容忍,并要求以色列彻查追责。
法国外长巴罗在社交媒体上连发三条推文,称此事严重损害以色列的国际信誉,并宣布召见以色列驻法大使。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紧随其后,集体上演大使召见接力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其代表在事件中的存在让局势更加敏感。外媒报道,在团队中也是包含了中国的代表。
尽管中方尚未公开表态,但外媒普遍猜测中国将采取低调施压策略。回顾历史,2006年以色列空袭黎巴嫩时,中国维和军官杜兆宇不幸遇难,但当时中方为避免局势升级,仅要求以方道歉赔偿。
此次事件中,中国代表还没有传来受伤消息,但子弹从头顶飞过的画面已被国内媒体广泛传播。有分析认为,中国可能联合其他安理会成员国推动对以色列的谴责决议,以此平衡民间舆论压力。
口头谴责之外,实质性制裁已悄然启动。英国国际贸易部宣布暂停与以色列的自贸协定谈判,直言,合作伙伴不应朝外交官开枪。
欧盟则启动了对以军售审查程序,考虑冻结部分武器装备出口许可证。就连一向力挺以色列的美国,也罕见地表示“严重关切”,尽管白宫发言人不忘补充以色列有权自卫。
这些动作背后是经济账的较量,以色列每年从欧盟进口价值120亿欧元的商品,对英贸易额超过80亿美元。若制裁持续,以色列的柑橘出口商和科技公司恐怕要先于军方感受到疼痛。
以色列建国76年来,始终信奉安全靠子弹,谈判靠铁拳。从1967年“六日战争”的闪电突袭,到2024年对加沙的城墙卫士行动,以军的策略一以贯之,用绝对武力震慑对手。这种思维在对付哈马斯等武装组织时尚可理解,但移植到外交领域就成了灾难。
此次枪击事件并非孤立,过去二十年,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屡次引发争议。2006年黎以冲突期间,以军轰炸联合国观察站,导致包括中国军官在内的多名维和人员伤亡。
2024年,以军被指控蓄意袭击联合国车队,造成维和士兵重伤,这些事件共同勾勒出以色列对待国际规则的双重标准。
以色列的强硬作风与其地缘政治处境密切相关,长期处于冲突状态,使得以军形成“先开枪再解释”的惯性思维。不过,这种逻辑在国际外交场上显然行不通。
此次事件中,以军对多国使团的开火行为,不仅是对个人安全的威胁,更是对国家间信任基础的破坏。以色列与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恩怨可谓源远流长,2006年黎以冲突期间,以军轰炸联合国观察站,导致中国军官杜兆宇等4名观察员死亡。
2024年,以军坦克炮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车队,造成3名士兵重伤。尽管联合国多次要求调查追责,但以色列总能用情报失误、误判目标等理由搪塞。此次对多国使团开枪,不过是历史剧本的又一次重演。
一场警告射击,让以色列陷入空前的外交困局。尽管以军轻描淡写地道歉,称对造成的不便深感遗憾,但国际社会显然不再买账。从贸易制裁到外交降级,以色列的国际信用正在快速透支。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以色列若继续将军事手段凌驾于外交规则之上,其与全球多数国家的裂痕只会愈发难以弥合。当开枪驱离成为常态,以色列或许该反思,在火药味弥漫的中东,究竟需要敌人,还是朋友?
来源:小菲有点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