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封装与多重曝光技术下,抛光环节的机会梳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2 14:22 2

摘要:化学机械抛光(CMP)是一种用于处理硅晶圆或其他衬底材料的表面平坦化技术。CMP设备包括抛光、清洗和传送三个模块。在封测环节中,CMP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先进封装领域,包括硅通孔(TSV)技术、扇出(Fan-Out)技术、3DIC等都将用到大量CMP工艺。CMP抛

摘要

化学机械抛光(CMP)是一种用于处理硅晶圆或其他衬底材料的表面平坦化技术。CMP设备包括抛光、清洗和传送三个模块。在封测环节中,CMP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先进封装领域,包括硅通孔(TSV)技术、扇出(Fan-Out)技术、3DIC等都将用到大量CMP工艺。CMP抛光步骤随着晶圆制造技术进步而不断增加,CMP抛光材料用量也与晶圆芯片制程变化高度相关。

化学机械抛光(CMP)是一种用于处理硅晶圆或其他衬底材料的表面平坦化技术。CMP设备包括抛光、清洗和传送三个模块。在抛光过程中,抛光头将晶圆的待抛光面与粗糙的抛光垫接触,并通过让研磨液填充在研磨垫的空隙中,使圆片在研磨头的带动下高速旋转,与研磨垫和研磨液中的研磨颗粒相互作用,实现全局平坦化。

由于当前集成电路元件采用多层立体布线,因此集成电路制造的前道工艺需要进行多次循环,并且随着芯片尺寸的减小,对表面平整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CMP技术是实现晶圆表面平坦化的关键工艺,也是推进集成电路制造中工艺节点升级的重要环节。CMP材料亦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核心材料之一,占到晶圆制造材料的7%。CMP抛光在硅片制造、集成电路前道和先进封装中均有应用,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CMP抛光环节

CMP在硅片制造、前道工艺以及后道工艺中均有应用,其中集成电路制造是CMP工艺的主要应用场景。在硅片制造环节中,经过刻蚀、离子注入等工艺后,硅片表面会出现不平整和多余的表面物质,通过CMP来实现硅片表面的平坦化。在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CMP主要用于多层立体布线中的平坦化,确保各层之间的良好连接和信号传输。在封测环节中,CMP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先进封装领域,包括硅通孔(TSV)技术、扇出(Fan-Out)技术、3DIC等都将用到大量CMP工艺。

CMP抛光步骤随着晶圆制造技术进步而不断增加,CMP抛光材料用量也与晶圆芯片制程变化高度相关。逻辑芯片方面,14纳米以下逻辑芯片要求的CMP工艺将达到21步,使用的抛光液将从90纳米的五六种抛光液增加到二十种以上,使用种类和用量都迅速增长;7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工艺中CMP抛光步骤将会达到30步及以上,使用的抛光液种类接近三十种。三星在HBM中采用3D堆叠技术,存储芯片方面,在由2DNAND向3DNAND发展的过程中,抛光步骤从7步提升到了15步,提升了两倍之多,并且3DNAND堆叠层数也会带动CMP抛光材料的需求。

随着芯片工艺制造的提升,抛光的次数在不断提升/先进封装HBM3D堆叠抛光次数翻倍增长

CMP在芯片制造工艺中的位置

TSV工艺带来抛光需求大增

先进封装中3D堆叠技术的应用使CMP从晶圆制造前道工艺走向后道工艺。在封装领域,传统的2D封装并不需要CMP工艺,但是3D堆叠就需要增加抛光工艺。以三星的HBM存储芯片为例,为了实现更好的芯片储存性能,三星HBM芯片:采用3D堆叠技术,将多层DRAM芯片堆叠在一起,通过硅通孔(TSV)进行垂直互联,还会使用中介层连接至CPU/GPU,使芯片间的信息交换时间缩短。其中TSV技术通过铜等导电物质的填充,实现硅通孔的垂直电气互连,是实现芯片之间互连的最新技术,也是继线键合(WireBonding)、TAB和倒装芯片(FC)之后的第四代封装技术。由于TSV技术中需要将CMP工艺用于TSV背面金属的露出,为背面互连的加工做好准备,故将CMP从前道工艺带入到了后道工艺之中,进一步加大了CMP抛光材料的需求。

TSV工艺

HBM芯片简化图其中的竖线就是TSV孔硅通孔技术实现HBM芯片内部封装

抛光垫和抛光液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抛光垫方面,随着全球晶圆厂产能不断提高以及先进制程工艺的快速发展,全球抛光垫市场增长速度可观。2021年全球CMP抛光材料市场规模达到30亿美元,其中抛光垫市场规模达到11.3亿美元,2016-2021年CAGR达到11.69%。中国CMP抛光垫2016-2021年市场规模从8.10亿元增长到13.13亿元,CAGR达到10.15%,基本与全球增速保持一致。全球CMP抛光液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到25.3亿美元。根据TECHCET和安集科技公告的数据,2022年全球抛光液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同比+5.82%,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25.3亿美元,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22年我国抛光液市场规模约为20亿元,同比+11.11%,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30亿元。

从竞争格局来看,全球抛光垫方面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美国陶氏杜邦市占率达到76%,其他依次为Cabot(12%)、Fujibo(6%)、TWI(3%)等,基本为美日企业所垄断。国内厂商以鼎龙股份为代表,在CMP抛光垫产品方面,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CMP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CMP抛光垫供应商,确立CMP抛光垫国产供应行业领先地位。CMP抛光液:2018年Cabot公司占据市场36%的市场,在细分钨抛光液和氧化物抛光液中具有较强优势,安集科技则在铜制程上有一定优势。

抛光液市场规模

国内抛光垫市场规模

CMP行业竞争格局

行业龙头-鼎龙股份/安集科技

鼎龙股份主要业务包含传统的打印复印耗材和半导体材料业务。在半导体国产替代趋势下,公司加快半导体材料业务的布局,以期打造成为国内半导体材料供应的平台化公司。鼎鼎龙股份成立于2000年,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2013年开始研发CMP抛光垫产品并且收购珠海名图启动PI研发项目,又于2017年开启CMP抛光液研发项目。

目前重点聚焦于半导体创新材料领域中,具体包含半导体制造用工艺材料、半导体显示材料、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三个细分板块,并持续在其他相关应用领域的创新材料端进行拓展布局,是国内CMP抛光垫和打印耗材的龙头企业,已发展成为湖北省、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地区产研布局的企业集团。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8亿元,同比+25.14%;实现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134.5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69元,同比+185.26%。2024年半导体板块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2亿元(yoy+77.40%)。从公司各业务板块来看:CMP抛光垫: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7.16亿元(yoy+71.51%),CMP抛光液、清洗液: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2.15亿元(yoy+178.89%)。

鼎龙股份发展历程

安集科技是国内的抛光液龙头企业,下游客户为大陆和台湾头部晶圆厂。公司成立于2004年,业务最初聚焦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产品;目前,公司已经形成“3+1”的业务版图,业务板块涵盖全品类化学机械抛光液、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和电镀液及添加剂,同时构建核心原材料自主供应能力。公司核心业务板块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涵盖“抛光、清洗、沉积”三大半导体制造环节。核心业务抛光液用于硅片制造、晶圆制造和封测环节的平坦化过程,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用于刻蚀、沉积、抛光后的清洗,电镀液用于晶圆制造和先进封装中的金属互连形成。

抛光液业务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营收占比80%以上。目前,公司的CMP抛光液业务已经扩展到硅衬底抛光液、铜及铜阻挡层抛光液、钨抛光液、介质材料抛光液、基于氧化铈磨料的抛光液以及用于先进封装的硅通孔(TSV)抛光液等。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8.35亿元,同比+48.24%;归母净利润5.38亿元,同比+33.64%;扣非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64.92%。目前CMP抛光液份额在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一。公司目前已成为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中国大陆地区领先芯 片制造商的主流供应商,并成为中国台湾地区台积电、联电等全球领先芯片制造商的合 格供应商,未来依靠已积累的客户资源和品类拓展,在下游客户的份额有望不断扩大。

公司客户情况

公司发展历程

20250422-国盛证券-光刻:自主可控核心环节,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来源:九方金融研究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