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兴亚接任后的 “番禺行动”,让广汽转型成功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2 13:58 2

摘要:2025 年 2 月,当冯兴亚在春节假期中接过广汽集团董事长一职时,这家老牌车企正被一组冰冷的数据笼罩:2024 年净利润暴跌 81.4%,新能源销量逆势下滑 17.26%,曾经的 “利润奶牛” 合资板块贡献率腰斩,自主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迷失方向。他主导的 “

2025 年 2 月,当冯兴亚在春节假期中接过广汽集团董事长一职时,这家老牌车企正被一组冰冷的数据笼罩:2024 年净利润暴跌 81.4%,新能源销量逆势下滑 17.26%,曾经的 “利润奶牛” 合资板块贡献率腰斩,自主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迷失方向。他主导的 “番禺行动” 被视为背水一战的关键,如今百日已过,广汽的转型是初现曙光还是仍在迷雾中摸索?

合资借外力止血,却难掩内生乏力

作为广汽的传统优势领域,合资板块的衰退曾直接导致集团亏损。冯兴亚上任后推行的 “合资 2.0” 战略,核心是通过外部技术合作快速补短板。广汽丰田抱紧华为大腿,推出搭载鸿蒙座舱的铂智 3X,以 10 万出头的价格和 “华为加持” 的卖点,五一订单突破 3.3 万辆,4 月销量同比增长 15%,成为合资板块难得的亮点。但表面的回暖难掩深层隐患:丰田的纯电平台 e-TNGA 技术滞后,智驾系统依赖外部供应商,广汽在合作中仍处于生产制造的被动角色,恰似 “攒机高手” 却没有核心技术专利。

相比之下,广汽本田的转型之路更为坎坷。纯电 SUV P7 因定价脱离市场预期遇冷,上市即被迫降价 6 万元,1-4 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 21.48%,燃油车市场失守与新能源车布局迟缓的双重压力,暴露出传统燃油车思维在电动化时代的水土不服。合资板块的短期止血,本质仍是 “以市场换技术” 的老路,外方技术输入与本土化创新的博弈,仍是悬而未决的难题。

自主撕裂式转型,内耗与突围并存

自主品牌的重塑是 “番禺行动” 的核心战场,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埃安作为曾经的 “网约车王者”,凭借 8.98 万起的 UT 车型以价换量,4 月销量同比增长 9.64%,B 端占比从 30% 降至 15%,但低价策略也导致 “性价比标签” 固化,且宣布进军增程 / 插混领域后,与传祺形成直接竞争,集团内部资源争夺隐忧浮现。

传祺则成为集团跌幅最大的品牌,1-4 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 23.8%,插混车型布局晚于竞品三年,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的向往 S9 虽在上海车展发布,却因上市节奏滞后未能挽救颓势,曾经的 “国民神车” 陷入转型滞后的困局。高端品牌昊铂更是举步维艰,年销量仅 1.97 万辆,营销翻车与技术迭代缓慢使其高端化之路难行。

这场改革的悖论在于,集权化整合试图避免内耗,却让本就反应迟缓的国企机制更难应对市场变化。埃安营销权收归集团后,由传祺总经理统筹管理,看似资源整合,实则可能削弱品牌灵活性;昊铂与埃安共享渠道,导致高端形象稀释,暴露出集团在品牌定位上的战略模糊。

高开低走的智能化,起大早赶晚集

广汽的智能化布局堪称 “高开低走”。早在 2019 年就提出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却在与华为的合作中反复摇摆 —— 从联合开发到自主研发再到重启深化合作,白白浪费两年窗口期,导致城市领航辅助驾驶等功能落地比竞品晚 18 个月。如今传祺接入鸿蒙生态,华望汽车加速落地 “华为智能化 + 广汽智造” 模式,但首款 30 万级车型年底才上市,此时头部品牌已在高阶智驾赛道狂飙。

每年科技日发布的全固态电池、无图智驾等技术,至今未转化为市场竞争力,ADiGO 智驾系统装车量不足 5 万辆,而 “星灵智行” 品牌的 L3/L4 规划仍停留在纸面。广汽不是缺乏技术储备,而是输在落地效率与战略定力,当 “科技普惠” 的口号遇上竞品 “用户共创” 的实操,转型的紧迫感与执行的迟缓形成鲜明反差。

人事震荡:体制改革的破冰与挑战

冯兴亚的百日改革,人事调整是最显性的信号:不再兼任传祺董事长,全球招聘 CMO,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营销权收归集团等举措,释放出 “去个人化” 与 “打破铁饭碗” 的决心。但改革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埃安党委书记李文英缺乏一线经验,被质疑 “重生产轻市场”;传祺总经理黄永强身兼多职导致决策效率下降;研发体系拆分后跨部门协同成本增加,新车开发周期延长。这些问题折射出传统车企转型的共性难题 —— 在激活组织活力与保持管理稳定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

结语:转型是场马拉松,广汽刚跑完“百米”

百日改革,广汽在合资板块止住了部分出血,在自主板块迈出了调整步伐,在智能化领域重启了合作进程,但远未触及转型的核心命题:合资板块如何从 “技术输入” 转向 “联合开发”?自主品牌如何避免内耗形成协同效应?智能化战略如何从 “技术展示” 转化为 “用户价值”?

冯兴亚曾说:“番禺行动是一场基因革命。” 但基因的蜕变需要时间,更需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勇气。如今的广汽,就像一位刚开始健身的 “中年跑者”,虽然换上了新装备、制定了训练计划,但能否在新能源淘汰赛中坚持到最后,取决于接下来两年能否将改革措施转化为组织能力 —— 从产品定义到供应链响应,从技术落地方案到用户运营逻辑,都需要脱胎换骨的改变。

市场从不相信 “情怀”,只认实力。广汽的转型之路,才刚刚开始。

来源:车友观察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