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王建国颤抖着手拿起手机,屏幕上那几个字让他如遭雷击。
他省吃俭用攒下的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元,满怀爱意准备的红包。
在儿媳眼中竟然成了什么?
这些字像刀子一样,狠狠刺在他的心上。
老人的自尊心被深深刺痛,一股怒火涌上心头。
“我要挂失银行卡,马上!我的钱转错人了!”他对着电话咆哮道。
客服小姐愣了一下:“老先生,您确定要挂失吗?”
“确定!立刻挂失!”
两个小时后,儿子王磊急得满头大汗地打来电话……
1.
王建国接到儿子电话的时候,正在院子里给菜园浇水。六月的太阳很毒,他戴着草帽,弯着腰仔细地照料着那些青菜。退休后的生活很简单,种菜、看书、偶尔和邻居下下棋。
电话铃声响起,他赶紧放下水壶,擦擦手上的泥土。看到是儿子的号码,心里有些紧张,平时王磊很少在工作时间打电话。
“爸,我有好消息告诉你。”王磊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和疲惫。
“什么好消息?你这声音听起来很累啊。”王建国走向屋子里的阴凉处。
“您当爷爷了!晓雯生了,是个大胖小子,七斤二两!母子平安!”
王建国停住了脚步,手里的草帽掉在了地上。六十五年的人生里,很少有哪一刻让他如此激动。他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来,眼眶瞬间湿润了。
“真的?真的生了?什么时候?在哪个医院?”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昨天晚上十一点半,在省妇幼保健院。孩子长得可好了,眼睛大大的,鼻子挺挺的,像您年轻时候的照片。”
王建国在屋子里转了好几个圈,兴奋得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他想说点什么,又觉得嗓子眼堵得慌,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
“那晓雯怎么样?生孩子受苦了吧?有没有什么并发症?”
“晓雯挺好的,就是生产时间有点长,折腾了十几个小时,现在在休息。医生说一切都很顺利,让我们放心。”
“好,好,平安就好。”王建国重复着这几个字,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挂了电话,王建国在房子里来回踱步,兴奋得不知所措。他去翻相册,找出王磊小时候的照片,一张一张地看。
那个胖嘟嘟的小男孩,如今也当爸爸了。时光过得真快,仿佛昨天王磊还在院子里追着蝴蝶跑。
他想起了去世的老伴,如果她还在,看到有孙子了,一定会高兴得合不拢嘴吧。王建国拿起老伴的照片,轻声说道:“秀芳,咱们有孙子了,七斤二两的大胖小子。”
晚上,王建国根本睡不着。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想象着孙子的模样。七斤二两,应该是个结实的孩子。他开始计划着要给孙子买什么东西,衣服、玩具、奶粉、尿不湿。
第二天一早,王建国就出门去了县城最大的母婴店。这是他第一次走进这样的店铺,看着满目琳琅的婴儿用品,眼睛都花了。
店员是个年轻姑娘,看见这个老头子认真地挑选婴儿用品,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老爷爷,您是要买给孙子的吗?”
“对,我孙子刚出生,七斤二两的大胖小子。”王建国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都放着光,整个人看起来年轻了十岁。
“哇,七斤二两,真是个大胖小子!您孙子真幸福,有这么疼爱他的爷爷。”
王建国听了这话,心里美滋滋的。他挑了好几套小衣服,从零岁到两岁的都有,还有各种颜色和款式。又买了摇铃、奶瓶、小被子、小帽子、小袜子。
“老爷爷,您买这么多,孩子一时半会儿用不完的。”店员善意地提醒。
“没关系,慢慢用。我就这一个孙子,不给他买给谁买?”王建国豪爽地说。
结账的时候,一共花了一千二百多块钱,王建国眉头都没皱一下。平时买菜都要讨价还价的老人,给孙子花钱却格外大方。
2.
回到家,王建国把东西一样一样摆在桌子上,觉得还不够。他又想起来,坐月子的时候需要营养补品。他跑到市场上买了土鸡、老鸭、甲鱼、还有各种滋补的药材。
“建国,买这么多东西干嘛?是不是家里来客人了?”邻居李大妈路过,好奇地问。
“我孙子出生了!七斤二两的大胖小子!”王建国脸上挂着止不住的笑容,声音里带着骄傲。
“哎呀,恭喜恭喜!老王家要添丁了!什么时候满月酒?我们都等着吃喜糖呢!”
“还有一个月呢,不过我得提前准备准备。到时候一定请大家来热闹热闹。”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小区,大家都知道王建国当爷爷了。每天出门买菜,总有人恭喜他,他也乐此不疲地和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
王建国开始每天给儿子打电话,询问孙子和儿媳妇的情况。孩子今天喝了多少奶,睡了几个小时,有没有哭闹,体重有没有增加,他都要问得仔仔细细。
“爸,您别太着急,孩子还小呢,一天一个样。”王磊在电话里说,声音里带着初为人父的疲惫和幸福。
“我就是想早点见见他。要不我去省城帮忙照顾照顾?我会做月子餐,鸡汤、猪蹄汤、鲫鱼汤,我都会做。当年你妈坐月子的时候,我伺候得可好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王建国能听到背景里孩子微弱的哭声。
“爸,这边情况挺复杂的。晓雯她妈从老家赶过来了,还请了专业的月嫂,人手其实够了。您年纪也大了,来回奔波太累。等孩子满月了,我们带他回老家看您,好吗?”
王建国握着电话,心里有些失落。他知道儿媳妇李晓雯不太愿意他去,这些年来,他和这个城市长大的儿媳妇之间总是有些客气和疏远。
每次见面,她都很礼貌,但那种礼貌里带着一种距离感。
“那好吧,我就在家里等着。你们照顾好自己,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话,别跟我客气。”
“知道了爸,您也注意身体,别太操心了。”
放下电话,王建国看着满桌子的婴儿用品,忽然觉得有些孤单。老伴去世已经十年了,这些年他一个人过惯了,可现在有了孙子,心里总想着能为这个小生命做点什么。
他开始在网上查资料,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六十五岁的老人,戴着老花镜,拿着笔记本,认认真真地记录着。
什么时候该换尿片,怎么给孩子洗澡,如何判断孩子饿了还是困了,新生儿黄疸应该注意什么,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邻居们都说他变了个人似的。以前总是一个人默默地生活,话不多,现在见到谁都要夸两句自己的孙子。
在超市排队的时候,他会跟前面的大妈说:“我孙子出生了,七斤二两,可结实了。”买菜的时候,他会跟摊主说:“给我挑点好的土鸡,我要炖汤寄给我儿媳妇,她刚生了孩子,需要补身子。”
连卖菜的大妈都知道了王建国当爷爷的事,每次看见他都会问:“老王,你孙子怎么样了?长胖了没有?”
王建国每天最盼望的就是儿子的电话。哪怕只是简单地说两句孩子的情况,他也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还会拿个小本子记下来。
有时候,王磊会发一些孩子的照片过来,王建国就拿着手机看了又看,然后存在相册里,反复翻阅。
3.
他把这些照片打印出来,装在相框里,摆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每天吃饭的时候,他都会看着照片自言自语:“乖孙子,爷爷想你了。等你长大了,爷爷教你写字,教你背诗。”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孩子出生已经二十多天了。王建国开始盘算着满月的时候要给多少红包。按照老家的规矩,孙子满月,爷爷的红包不能少于其他亲戚。
他想起自己的父亲,当年王磊满月的时候,老人家给了一百块钱,那在八十年代已经是很大的数目了,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现在时代不同了,一百块钱算什么?
王建国想给个大红包,让儿子儿媳妇知道他这个老爷子不小气,对孙子的疼爱是实实在在的。更重要的是,他想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弥补不能亲自照顾孙子的遗憾。
他开始计算自己的积蓄。退休金每个月三千五百块,这些年省吃俭用,除了基本的生活开支,几乎没怎么花钱。
加上之前在工厂工作时的一些存款,还有老伴留下的一点钱,总共有十五万左右。
房子是单位分配的老房子,虽然不值什么钱,但住着习惯了,也不打算卖。这些钱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给孙子花一部分也是应该的。
满月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王建国却开始感冒了。可能是最近太兴奋,睡眠不足,也可能是操心过度,他开始咳嗽,还有些低烧。
“建国,你这咳嗽得可不轻,赶紧去看看医生吧。”邻居李大妈看见他咳得厉害,关切地劝他。
“没事,就是有点着凉,吃点感冒药就好了。”王建国不想去医院,他还想着要去省城参加孙子的满月宴呢。
可是感冒越来越严重,他开始发烧,咳嗽也加重了。邻居们都劝他去医院,但他固执地认为只是小毛病。
第二天,王磊打电话过来:“爸,明天是孩子满月,我们准备在家里简单聚聚,请一些亲戚朋友。您要不要过来?”
王建国立刻坐直了身子,顾不得咳嗽:“当然要去!我孙子满月,我这个爷爷怎么能不去?我已经准备好礼物了。”
“可是我听您咳嗽得挺厉害的,声音也有些哑。要不就别来了吧?孩子还小,抵抗力弱,怕传染给他。”
“我...”王建国想说自己没事,可是一开口就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音确实很哑。
“爸,您还是在家好好养病吧。等您身体完全好了,我们再带孩子回去看您。到时候我们视频给您看满月宴的情况。”
王建国握着电话,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孙子满月,这么重要的日子,他这个爷爷竟然不能到场。他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愧疚。
“那好吧,我就不去添乱了。但是红包我必须给,这是我的心意。你把晓雯的微信收款码发给我。”
“爸,红包就算了,您的心意我们知道。”
“不行,这是规矩,也是我这个当爷爷的责任。孙子满月,爷爷必须给红包。”王建国的态度很坚决。
挂了电话,王建国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他咳嗽得更厉害了,整个人都蔫了下去。外面阳光明媚,鸟儿在树枝上唱歌,但他的心情却很沉重。
满月这天,王建国早早起床,虽然身体不舒服,但他还是想做点什么。他洗了澡,换了干净衣服,把准备好的婴儿用品整理好,等着快递公司来取。
4.
下午三点,王磊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屏幕上出现了一张粉嫩的小脸,红红的,眼睛紧闭着,小嘴微微张开,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小的天使。
“爸,这是您孙子,您看看。满月了,比刚出生时更好看了。”
王建国盯着屏幕,心都要化了。那个小家伙睡得很香,偶尔动动小手,皱皱眉头,好像在做什么有趣的梦。
“他长得真好,真好。这眉毛,这鼻子,真像你小时候。”王建国的声音有些哽咽,咳嗽也暂时停止了。
“是啊,大家都说他长得像我们王家人。您看,他的小手多有力气。”王磊轻轻碰了碰孩子的小手,小家伙立刻握紧了拳头。
视频里还有其他人,李晓雯的父母,还有一些朋友和同事。大家都在夸孩子长得好,气氛很热闹。王建国看着屏幕,觉得自己像是隔着一层玻璃看热闹,心里有些酸涩。
“晓雯呢?她怎么样了?”王建国关切地问。
“她在厨房准备饭菜,坐月子期间不能太累,但她坚持要亲自下厨。等会儿让她跟您说话。”
“别让她太累了,身体要紧。”
“知道了,爸。对了,您的快递我们收到了,那些小衣服真漂亮,晓雯很喜欢。”
“喜欢就好,都是我精心挑选的。”王建国欣慰地笑了。
“爸,您身体不舒服,早点休息吧。我们这边也差不多了。”
“好,你们也早点休息。对了,红包的事情,我晚点就转。已经想好给多少了。”
“爸,真的不用给太多,意思意思就行了。”
“我心里有数,这是我的心意,你们必须收下。”
挂了视频,王建国开始琢磨红包的具体数目。他拿出纸笔,认真地计算着。一千?太少了,没有诚意。五千?还是觉得不够意思。一万?似乎可以,但又觉得不够特别,不够表达他对孙子的爱。
他想起邻居家孙子满月时,那个老头给了八千八,说是图个吉利。八这个数字好,发财的意思。但王建国觉得八千八还是少了点。
他想给八万八,但又觉得数字不够完美。最后,王建国决定给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元。五个八,发发发发发,寓意特别好。
这个数字既表达了他的心意,也显示了他对这个孙子的重视。
决定了数目,王建国开始准备转账。他的银行卡绑定了手机银行,但平时很少用大额转账,操作起来有些生疏。
第二天,王建国的感冒好了一些,他决定去银行办理转账手续。他要确保这笔钱能顺利到账,不能出任何差错。
在银行里,他排了很长的队。轮到他的时候,工作人员看了看他的转账金额,有些吃惊。
“老先生,您要转这么多钱?是给家人的吗?”
“给孙子的满月红包。”王建国说得理直气壮,眼神里带着骄傲。
“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元,这个数字选得真好,五个八。”工作人员笑着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图个好彩头。”
工作人员帮他核对了收款人信息,确认无误后开始办理转账手续。王建国紧张地看着每一个步骤,生怕出什么差错。
“转账成功了,老先生。您的孙子真幸福,有这么疼爱他的爷爷。”
“应该的,应该的。”王建国满意地点点头,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5.
回到家,王建国拿出手机,再次确认转账记录。看到“转账成功”四个字,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转账,也是他对孙子最深的爱意表达。
他想象着李晓雯收到这笔钱时的表情,一定会很惊喜吧?可能会立刻打电话过来道谢,也可能会发一条长长的感谢信息。
也许她会说“爸,您给太多了”,或者“谢谢爸,您对我们太好了”。
王建国把手机放在身边,开始等待回复。他在客厅里来回踱步,一会儿看看手机,一会儿整理一下茶几上的东西。心情既紧张又兴奋,就像年轻时等待考试成绩一样。
一分钟过去了,没有回复。王建国想,可能是李晓雯在照顾孩子,没有看到手机。月子里的女人确实很忙,孩子要喂奶,要换尿布,还要休息。他耐心地等着。
五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回复。王建国开始有些着急,拿起手机看看是不是网络有问题。信号满格,网络正常。他又检查了一遍转账记录,确认没有问题。
十分钟过去了,王建国坐不住了。他走到窗边,又走回沙发,心里有些不安。这么大一笔钱,收到了应该会有反应吧?哪怕简单地说一声“收到了”也好啊。
他开始胡思乱想:会不会是转账出了问题?会不会是银行系统延迟?会不会是李晓雯的手机坏了?各种可能性在他脑海里翻腾。
十五分钟后,手机终于响了。王建国激动地抓起手机,心跳加速。
他颤抖着手指点开微信,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不敢相信眼前的这六个大字……
看到了李晓雯的头像。消息很简短,只有六个字:“爸您转错了吧?”
那几个字像几把刀子,狠狠地刺在他心上。他握着手机的手开始颤抖,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什么意思?他给自己孙子的红包,居然被质疑了?在李晓雯眼里,他这个当爷爷的连给孙子红包都可能出错?
王建国的脑海里开始回放这些年和李晓雯相处的种种细节。每次他想表达关心,她总是客客气气地拒绝。他想去省城帮忙照顾孩子,她说已经请了月嫂。他想给孩子买东西,她说什么都不缺。现在,他给孙子的红包,她竟然说...
他越想越觉得屈辱。他省吃俭用攒下的钱,满怀爱意准备的红包,在儿媳眼中竟然成了一个错误。她是不是一直觉得他这个农村来的公公很小气?是不是认为他不配给孙子这么多钱?
王建国想起了那些被拒绝的关怀举动。想去看孙子,被婉拒;想帮忙照顾,被推辞;想表达关爱,总是碰壁。现在连红包都被质疑,这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他想起了老伴生前说过的话:“建国,咱们是农村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给人家城里人添麻烦。”当时他不以为然,现在却觉得老伴说得对。
也许在李晓雯眼里,他就是一个土老帽,一个不懂规矩的乡下老头。她嘴上客气,心里可能一直看不起他。现在收到他的红包,第一反应竟然是质疑。
王建国的愤怒在胸中燃烧,像一团火在烧他的五脏六腑。他觉得自己的尊严被践踏了,自己的善意被误解了。
他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脚步越来越重。愤怒让他浑身发抖,呼吸也变得急促。
6.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银行客服电话。电话接通的瞬间,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我要挂失银行卡!立刻挂失!”
“您好,请问您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需要挂失呢?”客服人员温和地询问。
“我的钱转错人了!我要把转账撤回来!”王建国的声音在颤抖,带着愤怒和委屈。
“老先生,请您冷静一下。如果是普通转账,款项已经到账的话,银行是无法直接撤回的。您需要和收款人协商退回。”
“我不要和她协商!我就要挂失!马上挂失!”王建国几乎是在咆哮。
客服小姐愣了一下,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愤怒的客户:“老先生,您确定要挂失吗?挂失后您的银行卡将无法正常使用,需要重新办理。而且挂失并不能撤回已经完成的转账。”
“确定!立刻挂失!我不想让她用我的钱!”
“好的,请您提供您的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我需要核实您的身份。”
王建国气呼呼地报出了自己的信息。在客服的指导下,他回答了一系列安全问题,确认了挂失申请。
“挂失手续已经完成,您的银行卡从现在开始将无法使用。如果您需要恢复使用,请携带身份证到就近的网点办理。”
“知道了!”王建国愤怒地挂了电话。
挂失成功后,王建国坐在沙发上,胸口起伏得厉害。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解气的事情,让那个看不起他的儿媳妇知道,他王建国不是好惹的。
可是坐了一会儿,愤怒的火焰慢慢熄灭,他又开始感到后悔。毕竟是儿媳妇,毕竟是一家人,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太冲动了?孙子是无辜的,不应该因为大人的矛盾受影响。
但是一想到那几个字,他的愤怒又重新燃起。那种被质疑、被轻视的感觉太难受了。他一个六十五岁的老人,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给孙子一个红包,居然被当作错误。
王建国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做得对,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另一方面又担心这样做会影响家庭和睦,影响和孙子的关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王建国的心情越来越复杂。他想起了孙子刚出生时自己的激动和喜悦,想起了这些天来对孙子的思念和牵挂。一个刚满月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应该承受大人世界的恩怨。
两个小时后,手机响了。看到是儿子的号码,王建国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
“爸!您这是干什么?晓雯说您转了八万多块钱给她,然后又把银行卡挂失了?”王磊的声音里带着急躁和不解,还有一丝恐慌。
“她说我转错了!”王建国愤愤地说,声音里带着委屈和愤怒。
“什么转错了?爸,您听我说,事情不是您想的那样!晓雯她...”
“我不听!她就是看不起我这个老头子!觉得我不配给孙子那么多钱!”王建国打断了儿子的话。
“爸,您误会了!晓雯不是那个意思!她从来没有看不起您!”王磊的声音里带着焦急。
“那她是什么意思?”王建国的声音有些哽咽,愤怒中带着深深的委屈。
7.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哭声。那是李晓雯在哭,哭得很伤心。
“爸,您等等,晓雯有话跟您说。她哭得很厉害,一直在自责。”
几秒钟后,李晓雯哭着的声音传了过来:“爸,对不起,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错。”
王建国听着电话里的哭声,心里的火气慢慢消了一些,但还是很委屈:“你为什么要说我转错了?”
“我没有那个意思,真的没有。我当时正在厨房给孩子煮汤,手上都是油和面粉,收到您的转账通知吓了一跳。这么大一笔钱,我从来没想过您会给这么多。”李晓雯边哭边说,声音断断续续。
“我想用语音回复,本来想说'您转这么多,会不会是转错了账户',我是担心您误操作转给了别人,想提醒您核实一下。结果手机语音识别出错了,变成了那几个字。”
王建国握着电话,心里开始动摇。
“我发现回复有问题后,立刻想重新给您发消息解释清楚,可是孩子突然哭闹得很厉害,怎么哄都不行。我就先去照顾他,想等他安静下来再跟您解释。”
“等我忙完照顾孩子,拿起手机准备给您重新发消息的时候,磊子告诉我银行卡已经被挂失了。”李晓雯的哭声更大了,“爸,我真的很感激您,从来没想过会质疑您的好意。这些年我知道自己对您不够好,总是让您觉得疏远,都是我的错。”
王建国听着儿媳妇的哭声和解释,感到深深的羞愧。他想起刚才在银行客服面前的咆哮,想起自己冲动的决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晓雯,是我不好,是我想多了,是我太敏感了。”王建国的声音开始颤抖,眼眶也湿润了。
“不,爸,是我表达有问题。我应该直接打电话跟您说清楚的,不应该只发几个字让您误解。”李晓雯还在哭,“我知道这笔钱对您意味着什么,这是您的心血,是您对孙子的爱。我怎么可能不珍惜呢?”
王磊接过电话:“爸,您现在能恢复银行卡吗?这笔钱对我们来说确实很多,但是我们知道这是您的心意。我们会好好保管这笔钱,给孩子存起来当教育基金。”
“能恢复,能恢复。我这就联系银行。”王建国连忙说,声音里带着愧疚和急切。
“爸,您别自责了。这件事让我们都学到了教训,以后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当面说清楚,不能让误会继续下去。”
挂了电话,王建国立刻拨通银行客服,详细说明了情况,申请恢复银行卡的使用。工作人员告诉他,需要本人带着身份证到银行网点办理恢复手续。
当天下午,尽管身体还有些不舒服,王建国还是急匆匆地赶到了银行。办理恢复手续的时候,他一个劲地跟工作人员解释:“都是误会,都是误会,家里人没有问题。”
“老先生,家庭矛盾很正常,重要的是能够沟通解决。您这么快就来恢复,说明问题已经解决了。”工作人员笑着安慰他。
“是啊,都是我想多了。年纪大了,脾气也变急了。”王建国有些不好意思。
银行卡恢复正常使用后,王建国马上给王磊打电话:“磊子,卡已经好了,钱可以正常使用了。你告诉晓雯,这笔钱就是给孩子的,让她别有心理负担。”
“知道了爸,晓雯说要亲自跟您视频聊天,当面道歉。”
“不用道歉,都是我的错。是我太冲动了。”
8.
当天晚上,李晓雯主动打来了视频电话。屏幕上,她抱着孩子,眼睛红肿,显然是哭了很久。孩子在她怀里安静地睡着,小脸红扑扑的。
“爸,对不起,都是我表达不清楚,让您误会了。”李晓雯一开口就道歉,声音还有些哽咽。
“晓雯,别这样说,是我太敏感了,太容易胡思乱想了。”王建国看着屏幕中的孙子,心里的怨气完全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愧疚。
“爸,这些年我确实对您不够好,总是保持距离。我以为这样是给您空间,不想给您添麻烦。没想到让您觉得我不愿意亲近您。”
“我理解,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我不怪你。”
孩子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在李晓雯怀里动了动,小嘴张了张,发出轻微的声音。
“他好像饿了。”李晓雯轻声说。
“那你快去喂他,别让孩子饿着。”王建国关切地说。
“爸,这笔钱真的太多了,我们会存起来给孩子做教育基金。等他长大了,我会告诉他,这是爷爷给他的第一份大礼物,里面装着爷爷满满的爱。”
“好,好。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我这个当爷爷的,就想为孙子做点什么。”
从那以后,家里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李晓雯开始经常主动给王建国打视频电话,分享孩子的成长点滴。
孩子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第一次对着她笑,第一次抓住了奶瓶,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她都会第一时间告诉王建国。
“爸,您看,他会抓东西了!”李晓雯兴奋地在视频里展示孩子的新技能。
“真聪明!这么小就会抓东西,将来肯定很有出息。”王建国看着屏幕里的孙子,眼睛里闪着光。
“他特别喜欢您买的那个小摇铃,一听到声音就不哭了。”
“是吗?那我再给他买几个不同音调的,让他多听听音乐,对大脑发育有好处。”
王建国也变得不那么敏感了。每次和李晓雯通话,他都能感受到她的真诚和善意。他开始理解,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不应该用老一辈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有一天,李晓雯在视频里说:“爸,等孩子再大一点,能坐长途车了,我们就带他回老家看您。您可以教他认字,教他背古诗,告诉他家族的历史。”
“好,我等着。我已经开始给他准备识字卡片了。”王建国开心地说。
“爸,您要注意身体,别太操劳了。孩子需要健康的爷爷陪伴他成长。”
“我会的,为了孙子,我一定好好保养身体。”
那个晚上,王建国坐在阳台上看星星,心里充满了平静和温暖。他想起了这次误会的始末,感慨万千。有时候,一个误会差点毁掉一家人的感情,但是当真相大白后,感情反而变得更加深厚。
他想起了老伴,如果她还在,看到现在的情况,一定会很高兴吧。一家人和和睦睦,孙子健康可爱,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满足的呢?
王建国明白了一个道理:家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包容,而不是猜疑和计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重要的是用心去理解对方的真正意思。
六个字的误会,曾经让一个老人几乎失去了最珍贵的亲情。但是真相的力量,最终还是让这个家庭重新团聚在一起,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紧密。
从此以后,王建国学会了在判断之前先询问,在生气之前先沟通。而李晓雯也学会了更直接、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让关心变成误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信息时代,沟通虽然变得更加便捷,但也更容易产生误解。一条简短的信息,可能承载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只有用心倾听,耐心沟通,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家人之间的感情是珍贵的,值得我们用最大的善意去理解和维护。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家人的爱更重要的了。
来源:九申体育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