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腾讯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财报显示,公司实现总收入1800.22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1004.9亿元,同比增长20%;经营利润(Non-IFRS)693.2亿元,同比增长18%。毛利与经营利润增速连续十个季度超过营收增长,此前多家券商在2025年一季度
腾讯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财报显示,公司实现总收入1800.22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1004.9亿元,同比增长20%;经营利润(Non-IFRS)693.2亿元,同比增长18%。毛利与经营利润增速连续十个季度超过营收增长,此前多家券商在2025年一季度业绩前瞻中给出营收预估基本在1750-1760亿元上下,1800亿元的成绩显然超出了预期。
一季报超预期,在公告中,腾讯多次强调AI的巨大贡献。
AI能力已经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贡献。在微信内推出AI功能,以提供更具互动性的用户体验,并提升内容创作者和开发者的工作效率。我们通过提升生成式AI能力,升级了我们的广告技术平台,例如改进图像生成与视频编辑功能以加速广告制作,推出数字人解决方案以促进直播活动,以及加深对商品与用户兴趣的理解以提升推荐效果。腾讯云音视频解决方案,连续七年按中国市场收入计排名第一4。通过接入大语言模型能力,我们提升了音视频解决方案的内容生成、媒体处理和实时互动的体验。综上信息,以及我们日常使用的腾讯AI产品,我们大致对其AI业务有所判断,主要是三方面。其一,腾讯元宝这类2C的AI产品,其实并不赚钱,但具有巨大的流量和想象空间。其二,AI带来的业绩主要是广告,AI能带来更多的搜索和投放需求,且更精准的定位客户,效益提升是明确的。其三,AI降本作用,即很多文本、图片和视频生成,都开始采用AI技术实现,效率提升且降低了人工成本,由此利润增幅明显高于收入增幅。
作为科技巨头,AI的诞生和今年年初以来的二次火爆,带来的必然是马太效应,因此传统科技巨头在AI创造的新蛋糕中获益巨大。但需要注意的是,AI带来的短期效益依然是营销收入,或者是降本效益,并没有新应用产品获得突破。此外,宏观经济依然处于调整中,2024年年报很明显可以发现,营销费用是最明显被调降的,因此在AI短期热潮后,广告的营收能否持续并不确定。再者,AI对用户的负面作用也会慢慢体现。曾在3月上旬写了一篇《AI Agent突破性发展,消费者感受决定未来》,当中提及了一个AI商业化的案例,客户对于AI是不买账的。而随着AI创作的营销和内容的大肆泛滥,客户对此的感受并友好,因此当用户反馈这种不满意后,AI营销的收入自然会下降。
总之,腾讯一季报在AI加持下,确实享受了行业红利和龙头效果,但其实AI并没有什么新突破,只是一种风口下的短期效果,甚至其负面作用也会慢慢体现,大量投入的AI研发能否真正获得回报,其实仍然是个大大的问号。
来源:常识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