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朱顶红产业发展的新目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2 11:13 1

摘要:5月17日—18日,2025年第四届朱顶红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大兴举办,主题为“朱顶红产业创业创新发展,科技赋能美好生活”。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东、陕西、辽宁有关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分享新成果、新技术及产业发展新动态,荷兰、南非等国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与研

(中国绿色时报)

朱顶红,注定红。

朱顶红成为近年花卉市场的新宠。这背后,是我国花卉科研单位、企业多年培育创新的科技支撑。

5月17日—18日,2025年第四届朱顶红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大兴举办,主题为“朱顶红产业创业创新发展,科技赋能美好生活”。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东、陕西、辽宁有关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分享新成果、新技术及产业发展新动态,荷兰、南非等国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与研讨,共议中国朱顶红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前景。

多元活动促交流

参会专家和企业代表一致表示,“本次研讨会为参会者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会议期间,北京山区发展研究会向特聘专家颁发聘书,为特色花卉产业发展引入高端智力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花卉与景观生态研究所与北京瑞承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兴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与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协议,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助力朱顶红产业协同发展。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潘会堂在特邀报告中指出,我国是花卉生产大国,但还不是花卉消费中心。需要持续的品种创新、生产技术创新,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花卉企业,有较大的产业规模和完善的产业,才能逐渐发展成为花卉强国。

在专家报告环节,国内外科研人员和企业代表的报告内容广泛而深入,涉及朱顶红品种繁育、采后保鲜、市场转型等多个领域,涵盖花卉产业发展战略、国际经验借鉴、科研技术突破、产业发展实践等多个方面,促进行业内的思想碰撞和技术创新,推动朱顶红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优化。

会议研讨与实践考察结合。与会人员前往大兴区花卉技术推广示范站、北京大兴绿堤兴航“花艺森林·绿色国门会客厅”、北京世园公园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朱顶红产业在种植、推广、展示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为产业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提供有力支撑。

国产研发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朱顶红种球主要依靠进口。这不仅增加了产业成本,也限制了产业的自主发展。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分会会长刘青林认为:“国家的需要才是最大市场。”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同时提出,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培育优良国产品种、走好国产化之路是当前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结合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北京市近年积极探寻朱顶红发展路径,在大兴区先行先试。2024年,大兴区建立北京首个大兴区花卉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专家工作站以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工作站,并与北京农林科学院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引进来自荷兰、秘鲁和南非等国的朱顶红品种,对不同品种朱顶红的生长势、开花性状进行科学测量,建立了200份的朱顶红资源圃和品种档案。专家工作站的技术团队还积极开展朱顶红等球根类花卉的技术指导,针对区内各镇不同花卉品种给予精准的水肥技术指导,让朱顶红成为大兴花卉产业的新晋“网红”。

提升国际竞争力

如何让中国土地长出国际品质的朱顶红?上海艾莫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堃介绍了他们的“朱顶红全球绽放计划”。今年,艾莫园艺正在为国产替代做准备,电商销售额给了企业充分的信心。

专家的建议、企业的观点为特色花卉产业发展注入新思路、新活力。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果所所长张永春表示,“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无论实验还是繁育,应多思考对行业发展的价值,从供应端做好,让消费者满意。”各方达成共识,期待朱顶红产业在技术创新、品种培育、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提升我国朱顶红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努力实现从“种球进口国”到“种球输出国”的华丽转身。

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山区发展研究会主办,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大兴区园林绿化局、延庆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大兴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北京世园球根花卉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

本文来自【绿色湖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