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签署降低药价行政令!对我国创新药影响几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2 09:06 1

摘要:美国总统5月12日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药价对标全球最低价国家。简单来说,就是让美国患者享受其他国家的最低药价,比如英国某药卖100美元,美国就不准卖到200美元。这被称为“最惠国定价”,目标让美国药价下降30%-90%。

美国总统5月12日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药价对标全球最低价国家。简单来说,就是让美国患者享受其他国家的最低药价比如英国某药卖100美元,美国就不准卖到200美元。这被称为“最惠国定价”,目标让美国药价下降30%-90%。

具体措施包括:

(1)绕开中间商:患者可直接向药企低价购药,避开赚差价的中间商;

(2)药企谈判要求30天内与政府谈判降价,否则强制进口低价药或加税;

(3)针对欧盟:调查欧盟是否“压榨药企”,威胁限制欧盟药品入美。

由于美国市场上有较多跨国大药企,美国总统降药品价格行动看似会压缩这些跨国大药企的利润空间,对全球创新药板块造成情绪冲击。但从实际影响角度,美国降低药价的行政命令对国产创新药板块影响几何呢?

(1)美国行政命令落地困难重重

美国药价体系由药企、保险公司、药品福利管理机构(PBM)构成利益铁三角。美国政府能直接干预的联邦医保(Medicare)仅覆盖14%人口,而占药品开支50%的商业保险市场仍由市场机制主导。历史上类似政策如2020年"最惠国定价"最终被法院叫停,此次行政令缺乏立法支持,可能重蹈覆辙。美国法律明确禁止政府直接定价,只能通过渐进式谈判(如每年15种药)调整,所谓"降价90%"更多是政治表演。

图:美国药品合作机制

(信息来源:浙商证券)

既然美国政府的行政命令尚未落地、而且未来落地效果存疑,短期对全球创新药板块的冲击或没有那么大。

(2)中国创新药在美占比较小,直接影响有限

近年来我国创新药企“出海”加速,但“出海”主要通过授权交易的形式,将研发管线直接卖给海外药企,由海外药企负责后续的制药和销售,因此受美国药品价格降低影响较小

此外,由我国药企直接负责在美销售的国产创新药只有7款,占中国药企总营收比例不足5%。而且相同创新药在我国销售的价格可能是美国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因此即使美国药价实际降低,我国创新药企利润空间仍然可观。(信息来源:西南证券)

(3)我国创新药研发性价比凸显,反而可能受益

图:2015-2024年中美创新药批准数量(个)

(信息来源:西南证券;截至20241231)

我国创新药研发成本仅为美国1/3,临床效率高出欧美5倍。当跨国药企面临利润压缩时,可能更倾向引进中国高性价比管线补全产品组合。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新药授权出海交易已有41起,总金额达369.29亿美元,仅3个月已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也已超过2024年上半年的交易总额。

(4)我国创新药企逐渐形成技术壁垒,掌握定价权

在一些创新药前沿技术领域(ADC、双抗、CAR-T)等领域,我国创新药企逐渐形成技术壁垒,例如某港股创新药企的双抗药物疗效击败全球销售额较高的创新药物(K药)。针对这些突破性的产品,我国药企具有更强的定价权和议价能力,而这部分创新药品尚未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因此我国创新药行业仍有较大的收入成长空间。

整体而言,美国药价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特性,叠加我国创新药产业在成本控制、技术迭代和政策护航下的独特优势,使得行政令的实际影响可能远小于市场恐慌情绪。反而可能加速全球药企向中国寻求优质资产,或形成"西方降价、东方获益"的产业格局。

今日指数

(1)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CNI)布局港股通范围内的港股创新药企,港股创新药企受益于18A上市规则,生命周期初期获取较多融资支持,当前企业所处阶段较为成熟,头部创新药企新药放量或逐步进入收获期。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占比高达70%,锐度较高。

创新药指数(931152.CSI)布局A股创新药产业链龙头公司,汇聚全球CXO龙头和A股转型升级中的仿创药企龙头,有望受益于创新药业绩放量的逻辑。

相关产品:港股创新药ETF、创新药ETF

风险提示

尊敬的投资者: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特殊类型产品风险揭示:请投资者关注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以及ET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投资的特有风险。本基金将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汇率风险,并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六、以上基金由银华基金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和基金管理人网站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基金没有风险。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