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和那位喜欢从网上多方获取小技巧小妙招的园邻同一天播种菜豆——就那种长豆角,他昨天冲我嚷嚷,你的出苗齐,绿油油的,有啥妙招是不是不肯传授?
氧气和微生物,作物根系默默滋护者,不用花钱买的地下耕耘者——种地之苦之乐,不是你想象的那样(350)
有朋友问给小苗松土用二齿爪子长啥样,特地拍照展示
我和那位喜欢从网上多方获取小技巧小妙招的园邻同一天播种菜豆——就那种长豆角,他昨天冲我嚷嚷,你的出苗齐,绿油油的,有啥妙招是不是不肯传授?
种园侍菜,我们相互交流,可他总是有很多小技巧小妙招要告诉我。
其实,我的3个拙招也常给他说,他也看见我没事就拿个喷壶给小苗们冲澡;用沤酿腐熟了的酵素兑水淋施刚出土的小芽苗;躬腰扶锄或是拿个铁制二齿小爪子给菜周松土——就这3条,这个时节,我几乎天天一进园就先重复这一套。他都看见的,也常笑我瞎鼓捣。
他一肚子妙招都是从网上得来,有时也学我,也和我探讨,但主要是向我传授他现学现卖小妙招。我不别,他有时还会急眼——这园邻是愿意分享的实在人。
3小桶酵素液用前合成一大桶,那就是复合多元芽苗营养液了
9年前我刚进园时向老何头讨教,老农技员老何头考我,土壤的基本构成成分有哪些,我如今也拿来和园邻探讨,他听个话头就质疑,你说空气也是土壤的组成部分?你说要种好菜离不开地下微生物菌群?空气和菌群在哪,看不见摸不着啊!
其实,种地,就地下空气、地下菌群这两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东西,往往会被人忽略。园友还反问,菌群,细菌多了不是有害嘛!
说起来,涉及地下微生态,特别是要说空气和微生物菌群,因其都是看不见的东西,也没有买卖,没有交易,很难把道理讲通。我多拿作物和操作实例说话吧。
1、作物根系发育需要一个优质微生态。
根系也需要呼吸
氧气、微生物菌群,是优质微生态不可或缺的两种东西。
同时播植黄瓜菜豆,同一批茄子西红柿苗子,我和园邻前后相继移栽——缓苗后或出苗后过了几天,我的就是模样好看,长得壮实,不出现高脚苗。这奥秘,只在于我的地下微生态好。
就看苗期好说话。至于后来长个啥样,产出多少还是品质高低,那时再说,就晚了。
很多人从网上学到的东西很多,而且很多网上的说法在掐架,有的人,自己和自己掐架,去年的说法,今年就变了,昨天刚说要那样,今天又反过来说要这样了。包括我们种菜人,小妙招多了,就一直追逐一直扔。那是为什么?就是接受的东西太多太杂了,有的管用一阵子,有的压根不管用。管不管用,都不愿去认识根本性的很浅显的道理。就比如这地下微生态,看不见啊,没有卖的啊!
现在我再次重申:微生态,你须重点把握两条,氧气、微生物菌群。
省去大道理,实话实说,充分的氧气从土壤透气性能良好中来,有益微生物菌群从优质土肥中来。
为啥要及时给小苗周边松土而不是一看小苗长势不欢就买调节剂?松土,就是要给小苗输送光能和氧气。
为啥要在小苗刚出土就为它们冲澡?心芽叶面干干净净,才更有利于它们吸纳光能和氧气。
为啥要给芽苗淋施多元复合有机“盖顶肥”和喷淋芽苗叶面肥,而且喷淋后还要第二天又喷淋冲澡,第三天接着又去松土?就是要让地下根周多滋生有益群菌。
松土,保持土壤深层次疏松,太重要!小苗时或刚缓苗时,要从周边30公分处往根茎部由深及浅开土。开土,小苗根系呼吸欢畅了,地下微生物也活跃了,地上的小苗很快会给你报喜。
我这西红柿苗子长得很敦实
2、说道理,且拿人体菌群说事做比较。
种地,累!要一样一样弄明白,又烦又累。咱们举例子。
听没听说过,人的肠道,有多少种微生物菌群?没有微生物菌群,人还能活吗?你杀菌,把有益菌群也杀灭了,人这免疫系统不就破坏了?微生态要优化,全仗一个均衡。人体微生态是这样,地下作物根周微生态更是这样。
人会说话,这儿痛那儿痒的,作物只会给你亮颜色看,死给你看。所以你得给小苗喂一些可以滋生有益菌的发酵液体肥,你得松土让菌群在富氧环境下更好滋生繁衍、更加努力工作。有益菌群多,它们活跃,作物免疫功能就强,所谓抗逆性就好,根系就发达。说道理,就知道这些就够了。再一样一样去深究,那是做学问,不是种地人要干的事。
菜长得好,地下根系必健壮
3、再举个例子,酶,你见过吗?
我发过几篇用水果皮掺黄豆制作芽苗叶面肥的文章,提到过酶类物质,就存在于果皮和黄豆淀粉蛋白中。
酶,也不是单一的一种,所以说是酶类物质。酶类物质在发酵全程到施于地下,都可以在光能和氧气的共同作用下,快速增加土壤有益菌群含量。益生菌多了,会让作物根周享受微生态平衡,进而促使作物根系放心大胆消化吸收。这样一来,小苗很欢快,是不是模样也就好看,长得更敦实?(待续)
来源:可靠河流AT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