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上七点的地铁里,二十来岁的小林对着手机前置镜头补口红,三十岁的陈姐则揉着眼睛刷短视频——前者每天化妆两小时,后者坚持素颜三年。
早上七点的地铁里,二十来岁的小林对着手机前置镜头补口红,三十岁的陈姐则揉着眼睛刷短视频——前者每天化妆两小时,后者坚持素颜三年。
这场景在如今的都市里再常见不过:一边是“化妆是基本礼仪”的年轻一代,一边是“皮肤要自由呼吸”的觉醒群体。
可你知道吗?
五年后,她们的皮肤可能会走出两条截然不同的轨迹。
在皮肤科门诊的诊室里,医生常指着对比图对患者说:“你看,这是长期带妆五年的皮肤,这是同期坚持素颜的,差别一目了然。”根据临床观察和长期追踪数据,两者的皮肤状态主要在三个维度拉开差距。
首先是毛孔细腻度。
长期化妆的女性,皮肤每天被粉底、眼影、腮红层层覆盖,化妆品中的矿物油、滑石粉等成分若清洁不彻底,会像“小石子”一样堵在毛孔里。时间一长,毛孔被迫扩张排浊,原本细腻的皮肤逐渐变得粗糙,甚至出现黑头、闭口。而素颜的皮肤少了这层“负担”,毛孔能自由呼吸,只要做好基础清洁,多数人五年后仍能保持毛孔细腻状态。
其次是肤色亮度。
很多人以为化妆能“养白”,实则不然。
化妆品中的色素、防腐剂会在皮肤表层形成微小残留,这些残留物与皮肤分泌的油脂混合后,容易氧化发黄;加上带妆时皮肤代谢减慢,黑色素更难排出,时间久了肤色会变得暗沉,甚至出现局部色斑。
反观素颜的女性,皮肤直接接触空气,代谢更活跃,黑色素能及时被分解,多数人五年后肤色反而更透亮均匀。
最让人心疼的是皮肤敏感度。
有位28岁的美妆博主曾在直播间崩溃哭诉:“以前随便用什么化妆品都不过敏,现在涂个隔离都发红发痒。”这正是长期化妆的典型后果——化妆品中的香精、酒精等成分反复刺激皮肤屏障,加上卸妆时摩擦、拉扯,屏障功能逐渐受损。
数据显示,长期化妆超过三年的女性,皮肤敏感发生率比素颜女性高47%。
看到这里,化妆的姐妹先别急着扔化妆品——蔡依林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
她早年因频繁浓妆且不卸妆,皮肤从“玉女肌”变成敏感痘肌;但后来她调整了护肤习惯,坚持“卸妆三遍+温和清洁”,现在皮肤状态又回春了。这说明,化妆本身不是“皮肤杀手”,关键是要“会养”。
对化妆党来说,卸妆是“生死线”。很多人以为用卸妆水擦一遍就行,其实眼唇部位要专用卸妆液,全脸需要“卸妆油/膏溶解彩妆—卸妆水二次清洁—温和洗面奶洗三遍”的流程。有实验证明,仅用一遍卸妆水,睫毛膏残留率高达32%,而严格按三步卸妆的女性,彩妆残留几乎为零。此外,每周2-3次的去角质也很重要——老化角质堆积会让护肤品吸收效率下降40%,定期清理能让皮肤“吃”进更多营养。
素颜党也别掉以轻心。
有位坚持素颜五年的宝妈曾困惑:“我从不化妆,怎么皮肤比化妆的同事还差?”医生检查后发现,她每天只用清水洗脸,忽视了防晒和保湿。要知道,素颜皮肤同样会接触雾霾、紫外线,这些污染物用普通洗面奶根本洗不干净,必须用卸妆产品“预清洁”;而紫外线更可怕——即便是阴天,紫外线也能穿透云层,五年累积下来,素颜皮肤的色斑发生率比做好防晒的高出63%。
在皮肤科门诊,医生最怕遇到两种人:一种是“化妆狂魔”,熬夜到凌晨两点不卸妆倒头就睡;另一种是“素颜骄傲党”,每天胡吃海塞、从不防晒还自诩“天然美”。其实,无论选择化妆还是素颜,皮肤的天敌永远是这些“作”的习惯。
熬夜是皮肤的“慢性毒药”。
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皮肤修复黄金期,这段时间不睡觉,皮肤代谢紊乱,油脂分泌会暴增200%,第二天起来不仅脸油光发亮,还容易爆痘。
有位程序员姑娘曾连续加班一周,结果脸上冒出12颗痘痘,用了三个月修复产品才恢复。
防晒是“抗老刚需”。很多人觉得“不化妆就不用涂防晒”,但数据显示,紫外线是导致皮肤老化的主因,占比高达80%。
即便是冬天,紫外线也能穿透玻璃,五年下来,不防晒的皮肤会比坚持防晒的同龄人老3-5岁。
拒绝“廉价产品”更不是矫情。
有位大学生为省生活费买了9.9元的眼影盘,结果用了一周眼皮红肿脱皮——检测发现,这款眼影重金属铅含量超标17倍。
要知道,正规化妆品的原料筛选、生产流程都有严格标准,而廉价产品为压成本,可能用工业级原料,长期使用会破坏皮肤屏障。
走在下班的路上,看着街边橱窗里的美妆广告和对面素面朝天的女孩,突然明白:化妆是热爱生活的仪式感,素颜是接纳自己的勇气,但真正让皮肤发光的,从来不是“化不化妆”的选择,而是“是否用心养护”的坚持。
五年后的皮肤,藏着你今天的选择——是认真卸妆后的清爽,是坚持防晒的细腻,是早睡早起的透亮。
愿我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让皮肤在岁月里,活成最舒服的模样。
来源:阿强大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