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您可能不信,我表舅的葬礼上摆了八十八桌流水席,光茅台就喝了二十箱。可直到下葬前夜,他闺女才从澳洲赶回来,在灵堂自拍了三张发朋友圈,配文"永远爱你爸爸"。这事儿在村里传开后,老会计说了句大实话:"活人摆阔,死人遭罪。"
您可能不信,我表舅的葬礼上摆了八十八桌流水席,光茅台就喝了二十箱。可直到下葬前夜,他闺女才从澳洲赶回来,在灵堂自拍了三张发朋友圈,配文"永远爱你爸爸"。这事儿在村里传开后,老会计说了句大实话:"活人摆阔,死人遭罪。"
现在办白事比结婚还烧钱。朋友在殡葬公司干销售,说最贵那款骨灰盒标价九万八,里头镶的都不是真金,就普通镀铜。有回碰上拆迁户来买,他硬着头皮推荐中档款,结果被骂"瞧不起谁呢"。最后客户挑了最贵的,扫码付款时手都不带抖。
城里人更会整活儿。上个月参加同学葬礼,见着司仪拿着话筒喊"三鞠躬",底下亲戚齐刷刷掏手机录像。最绝的是孝子贤孙们跪在电子蒲团上,膝盖底下垫着网购的"跪得容易"护膝。事后主家跟我说:"光那套LED灵堂灯光就花了三万,不拍视频不是白瞎了?"
农村倒是玩出新高度。我山东老家的远房表叔,去年给老爹办葬礼请了脱衣舞团,美其名曰"冲喜"。十里八乡的老头老太挤破头来看,有个大爷拄着拐杖连看三场,最后被儿媳妇揪着耳朵拽回家。这事儿上了地方新闻,标题叫《丧事喜办背后的文化迷失》,要我说就是吃饱了撑的。
其实真孝顺的都在细节里。巷口修车的老张头,老爹走了就买口薄棺,但亲手刻了块槐木墓碑,每天收摊去坟头唠嗑。有回暴雨冲垮了坟堆,他趟着泥水给修好,感冒发烧半个月。这比那些花几十万请和尚念经的实在多了。
年轻人现在搞"云丧礼"。前同事把奶奶葬礼弄成直播间,二维码印在讣告上。结果弹幕都在刷"老铁走好",还有榜一大哥连送十个火箭。事后家属用打赏钱买了块电子墓地,说是要"紧跟时代潮流"。要我说,老太太要是在天有灵,估计得托梦问:"火箭能兑换纸钱不?"
最让我震撼的是个东莞老板。他爹生前爱打麻将,葬礼直接包下麻将馆,来吊唁的先摸四圈。赢钱的把红包塞回白包,输了的就当随份子。这场合我亲眼见着仇家握手言和,哥俩好的画面,敢情麻将桌比调解室好使。
说到底,丧礼这玩意就跟照妖镜似的。去年参加某局长母亲的葬礼,收礼处排队的比超市抢鸡蛋的还长。结果三个月后局长被双规,那帮人又排着队去纪委要回帛金。您说这是人情往来还是投资理财?
殡葬店老周跟我说了个秘密:现在寿衣分三六九等,化纤的卖八百,真丝的敢要八千。有回老太太带着闺女来选寿衣,闺女相中件绣金线的,老太太急得直跺脚:"你爹活着都没穿过三百块的衬衫!"最后挑了件棉布的,省下钱给孙子报了补习班。
真遇上事还得看心意。楼上王阿姨老伴走时,存折就剩三千二。她买了最便宜的骨灰盒,剩下的钱全买了老伴最爱吃的酥糖,撒在墓前招来满地蚂蚁。清明我去扫墓,见糖渍还在碑上粘着,比那些鲜亮的花圈更有人味。
所以啊,别管葬礼办得多风光,关键是活着时候咋对待。就像我二叔说的:"生前多端碗热饭,强过死后烧金山。"那些在灵前哭晕的孝子,说不定昨天还嫌老人啰嗦。要真有心,不如把办席的钱换成降压药,可比请戏班子唱三天强。
倒是听说日本现在流行"终活服务",活着就给自己办葬礼体验。要我说这招好,既能听见真心话,还能自己挑遗照。哪天咱也组个团,活着把身后事办了,省得死后看儿孙拿自己骨灰盒当集资工具。您觉着这主意咋样?
来源:美清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