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探营: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重获新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1 22:14 2

摘要: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1号馆是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文化产业综合展B区,集中了陕西、山西、宁夏、河南、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广西、贵州,以及哈尔滨、鄂尔多斯、温州等省区市的宣传文化部门优选的本地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深圳盐田、龙华、光明、坪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1号馆是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文化产业综合展B区,集中了陕西、山西、宁夏、河南、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广西、贵州,以及哈尔滨、鄂尔多斯、温州等省区市的宣传文化部门优选的本地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深圳盐田、龙华、光明、坪山、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也在11号展馆设立了展区。

5月21日,记者前往11号馆探营,提前感受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新动能。

湖南展区是整个11号展馆内面积最大的展团,展区入口处整齐摆放着几本约3米高的巨型“书籍”,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工作人员介绍,湖南展区以“湖湘文脉·科创未来”为主题,总面积达1134平方米,分为主形象区、科文融合综合展区、音视频产业专题3个部分。展览以湖湘文脉传承为核心,重点展示近年来湖南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成果。

记者在湖南展区看到,各类数字技术的应用,让“文化湘军”如虎添翼。湖南广电通过AIGC技术展现“潇湘八景”的数字画卷,并融入湖南出土古乐器的音色为背景音乐。展区顶部悬挂着黛青色的立体幕帷,既像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又似古色古香的空中楼阁。

在湖南出版展区,记者看到了首次在文博会上展出的湖南出版“走出去”战略成果,包括12种、41册“走出去”主题出版、教材、传统文化等精品图书,此外,“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线上数字展馆,可以让观众实现云端观展。

数字技术的成熟应用,也让古老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据介绍,为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实现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湖南省积极推动文博数字化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数字文博产业。在湖南展区,记者还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集成了“独秀峰”“武夷山”“云门山”“天涯海角”等分散在各地的摩崖石刻作品。工作人员介绍,这块“石碑”背后的摩崖石刻数据库以永州浯溪碑林为范本,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摩崖石刻数字采集、修复、展示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数据库运用了光度立体重建与三维建模技术,实现用数字技术重现失落文字,让沉寂千年的石刻焕发新生。目前,已通过关键技术对全国现存70处摩崖石刻国保单位进行了全信息收录和可视化呈现。

来源:深圳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