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至19日,番禺交投集团团委、青工委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五华县棉洋镇,开展“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教育赋能乡村未来”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教育帮扶+产业调研”双线并行的创新模式,全方位助力乡村发展。
5月18日至19日,番禺交投集团团委、青工委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五华县棉洋镇,开展“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教育赋能乡村未来”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教育帮扶+产业调研”双线并行的创新模式,全方位助力乡村发展。
活动前夕,全体青年志愿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精神,广大青年志愿者深刻领悟到,要把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切实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志愿者走进棉洋镇绿水小学
随后,志愿者团队在番禺区驻棉洋镇帮扶队的带领下,来到棉洋镇绿水小学,为这所教学条件简陋的乡村学校带来改变。捐赠仪式上,番禺交投集团向学校配置了篮球、实心球、羽毛球和球拍、跳绳、毽子等价值九千多元的体育器材和宣传展架,改变了该校体育课“只有跑步和做早操”的历史。
志愿者带领学生开展跳绳比赛
“今天我们希望这些器材能够让同学们玩得更快乐、更健康。”青年志愿者小吴在带领孩子们体验新器材时说。志愿者们还创新设计了“体育互动课堂”,从传统体育项目到新兴体育项目体验再到趣味障碍赛,通过篮球运球接力、趣味羽毛球、跳绳和实心球团体赛等体育项目的互动,让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整个校园。
“我们学校没有体育老师,以前上体育课只能跑跑步,现在有了这么多新器材,我们终于可以打羽毛球、踢毽子和跳绳了!”五年级学生小丽摸着崭新的羽毛球拍爱不释手。
走访当地产业
当日下午,志愿者们在帮扶干部的带领下,深入棉洋镇开展“行走的团课”走访活动。在海拔800多米的生态茶园,两千多亩茶树郁郁葱葱,茶农现场演示了采茶、制茶的全过程。“我们的茶叶品质很好,但缺少先进的制茶设备,大部分茶农都是以传统制茶工艺为主,品牌也没有推广,很难打开销路。”茶园负责人道出了发展困境。
随后,志愿者们冒雨走访了棉洋镇竹坑村罗公岭近千亩生态果园,漫山遍野的串珠李、桃驳果挂满枝头,却面临滞销难题。“我们村桃驳果种植历史悠久,距今200多年的历史,品质极佳。其中上百年桃驳果树有18棵,种植总面积接近850亩,每年产量可达到50万斤以上。桃驳果作为竹坑村‘一村一品’产业,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端午节前后成熟可摘。”竹坑村党总支书记张锐来介绍说。志愿者们详细记录产业痛点,拍摄产品素材,为后续开展电商助农、品牌打造等帮扶工作收集第一手资料。
“今天的活动只是开始。我们将建立‘教育+产业’双帮扶机制:一方面持续跟进学校需求,定期开展美育课程;另一方面整合集团资源,帮助解决茶叶、季节性水果(杨梅、李子、桃驳果等)销售难题,真正实现‘输血’变‘造血’。” 番禺交投集团团委书记、青工委主任华颖颖表示。
据悉,番禺交投集团团委、青工委已着手与番禺区驻棉洋镇帮扶队联合策划“我在棉洋有棵果树”认养计划和“云端茶园”直播助农项目,通过创新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来源:番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