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评山西省2025年“百姓学习之星”一一花塔村张建新和他的文化空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1 16:17 1

摘要:一方稻田、一座书院、四个展馆……立夏时节,晋源区花塔村的稻田书院内,一拨又一拨书友,循着花草香与书香慕名而至。这座面积450平方米、挑高两层的书院开办4年来,俨然成为众人交流学习的新阵地,也成为花塔村重要的文化新地标。书院创办者张建新是土生土长的花塔村人,多年

以文会友 以文促旅

花塔村张建新的文化空间

一方稻田、一座书院、四个展馆……立夏时节,晋源区花塔村的稻田书院内,一拨又一拨书友,循着花草香与书香慕名而至。这座面积450平方米、挑高两层的书院开办4年来,俨然成为众人交流学习的新阵地,也成为花塔村重要的文化新地标。书院创办者张建新是土生土长的花塔村人,多年来,他用实际行动,开辟出一条“以文会友,以文促旅”的探索之路。

游子归乡筑文梦

5月5日,立夏晌午,张建新正踩着梯子忙着整理书架上的书籍,粗麻布衫后背洇出汗渍。“老张,梯子要扶稳喽!”隔壁的王先生一声吆喝,惊飞了屋外几只麻雀。

这个被乡亲们唤作“老张”的汉子,4年前还在商海中打拼,此刻却像个地道的庄稼汉,裤脚沾着新翻的泥土。

张建新和他的藏书

“这方稻田,终究要长出比稻穗更饱满的文明。”整理完书籍,55岁的张建新抚摸着一沓泛黄的诗稿感慨道,书案上是他30年前出版的《青春帆船》。

半生商海浮沉,从文学青年到电器经销商,从医疗器械董事长到农村文旅策划师,这个脊柱侧弯却笔耕不辍的汉子,总在深夜被两种声音唤醒——晋祠大米抽穗的窸窣声和线装书页翻动的脆响。2021年,他将公司交给合伙人,带着一捆捆藏书回到花塔村。老宅改造成的书院初具雏形那夜,他在日记里写道:“30年前带走的一抔乡土,终于化作万卷诗书归来。”

万卷共筑书香院

清晨,稻田书院总是萦绕着两种独特气息:新书开卷时散发的油墨冷香,与院外稻穗蒸腾的清新暖香。书院一层是公共展示区域,新华书店在此成立网点,可供人们看书买书。二层为重点区域展示,整齐摆放着各类捐赠图书。

书院从无到有,其成长历程正是一场全民共建的文化实践——捐赠者覆盖太原市小店区、晋源区等多个区域,众多花塔村村民也自发加入捐书队伍中。目前,书院藏书总量已达4.5万册,其中张建新个人捐赠超5000册。

稻香萦绕的书院内,每册藏书都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双重价值——既有捐赠者的赤诚心意,更蕴涵着跨越时空的文化密码。捐赠者李海青不仅捐出个人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更献出家族传承光绪五年出版的《四书》与同治十一年出版的《左传》等典籍,这些兼具文献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的珍本,构筑起传统文脉的立体谱系。“每部书籍都在讲述生命与文化的相遇故事”,张建新轻抚书脊说道。自开院以来,这座乡村书院已吸引逾万人次在此浸润书香。

文脉蜿蜒润故园

“以前娃娃们追着收割机跑,现在追着作家要签名。”75岁的母亲郭桂英笑着指向窗外说,从起初对儿子张建新的不理解,到如今成为儿子的好帮手,老人亲眼见证了儿子一步步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打心底里为他骄傲、自豪。

书院自2021年4月29日开放以来,已成功举办了300余场文学活动,包括研讨会、创作分享会和讲座等,成为省城文学界各级文学社团组织交流学习的新阵地。书院“隔壁”的稻田公园,也是由张建新参与打造的文旅融合项目,现已成为特色网红打卡地。

眼下,在花塔村,张建新精心打造的“一院四馆”文化集群正绽放异彩。该集群由稻田书院、晋阳秋红色文化纪念馆、山西台骀文化资料馆、山西诗歌博物馆及晋祠稻田诗书画院(馆)共同构成,不仅创新打造了传统文化体验空间,更通过多元文化载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传播,已成为太原市乃至全省的文化亮点。与此同时,配套建设的稻田食府与稻田酒店民宿项目,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形成“文化+旅游”的乡村振兴新模式,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暮色中,张建新站在书院门口,眺望着远处的群山,轻声哼起少时写的诗句:“我们把文字种在泥土里,等岁月酿成酒,醉倒整个村庄。”相信在他的带领下,花塔村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村庄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以文会友,以文促旅,张建新的故事仍在继续,花塔村的未来充满希望与美好。

让百姓学习群星照亮全民终身学习之路

——山西省2025年“百姓学习之星”进校园活动圆满举行

5月16日上午10点,山西开放大学博学楼报告厅内气氛热烈,求知的热潮在校园里涌动。在充满民族风情的舞蹈《石榴红了》精彩演绎中,由山西省教育厅指导、山西开放大学主办的2025年“百姓学习之星”进校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以“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互动的活动,通过榜样分享、成果展示和艺术表演,为广大师生和观众献上了一场关于学习与成长的精神盛宴。

领导致辞:指明终身学习方向

活动开场,山西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苏天照热情致辞。他表示,开放大学要始终不忘教育初心,勇担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之重任。

他提到,开放大学一直是百姓身边的大学,而今天到场的来自各行各业的“百姓学习之星”,就是终身学习理念的最佳代言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终身学习是一生成长的关键密码。

山西省教育厅职成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张擎在讲话中强调,当普通人在学习中发光发热,当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就有了最鲜活的体现。她呼吁,全社会要以这些榜样为标杆,让学习的热潮在三晋大地全面铺开。

榜样叙事:书写平凡学习史诗

山西省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成满庆宣布了2025年山西省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及“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获奖名单。随后,山西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国伟为“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负责人颁奖,其他相关负责人代表也依次上台领奖。

张建新、周慧芳、张学伟等三位获奖代表来自不同岗位,用自己的真实故事诠释了“学习改变命运”的深刻含义。稻田书院院长张建新分享了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的故事。他表示,将持续以“古籍活化”为目标,通过开设公益讲堂、组织古籍整理工作坊,让古老的文化在当代青年中传承下去;一线教师周慧芳分享了自己以“项目式学习”探索素质教育的实践。她表示,教育是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种,终身学习是教师照亮学生未来的明灯。带领山区学生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多次获奖,只是过往点滴,自己怀抱AI时代,继续运用好新方法,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退休检察官张学伟分享了自己普法故事。他退休后变身“普法志愿者”,自学新媒体运营知识,通过短视频平台创作了上百个普法作品,播放量累计超过百万次,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他们的分享引起了全场的强烈共鸣,掌声不断。

艺术赋能:奏响学习时代强音

活动通过艺术表演展现了终身学习的丰富魅力。山西开放大学交响乐团和龙城之声合唱团带来了《瑶族舞曲》《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保卫黄河》《骏马奔驰保边疆》《长征》等经典曲目,歌声中既有对祖国的深情赞美,也传递着“以学习之我,筑强国之基”的时代精神。舞台上,乐队激情演奏,指挥家活力指挥,象征着全民终身学习精神的传承;舞台下,观众们深情合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启示:构建终身学习生态

山西省“百姓学习之星”进校园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活动现场氛围更加热烈,交流互动更加深入,活动影响也更加广泛。活动现场标语赫然醒目:“在开放大学,每一个梦想都能生根发芽,每一次学习都能塑造更好的自己。”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山西开放大学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整合“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新生态。

活动结束之时,一位学员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榜样的故事让我明白,学习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贯穿生命的全部旅程”。终身学习的火炬已在山西开放大学校园点燃,它将化作无数光芒,照亮三晋儿女的成长道路,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教育网

编辑:吴雨轩

来源:球球追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