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阳光洒在鹤壁市淇滨区金山街道的文化广场上,几位村民正围在“扫黄打非”宣传展板前仔细阅读。“以前觉得‘扫黄打非’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保护乡村文化环境,人人有责!”村民王大姐一边翻看宣传手册,一边感慨道。
清晨的阳光洒在鹤壁市淇滨区金山街道的文化广场上,几位村民正围在“扫黄打非”宣传展板前仔细阅读。“以前觉得‘扫黄打非’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保护乡村文化环境,人人有责!”村民王大姐一边翻看宣传手册,一边感慨道。
广泛宣传,提升群众参与意识
“各位乡亲,如果发现有人卖不健康的书籍或光盘,请及时向村里反映……”在金山街道每月一次的“文化宣传日”上,街道工作人员正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如何识别非法出版物。现场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村民们踊跃参与,气氛热烈。
“我们街道里的宣传方式很灵活,不仅有广播、微信群,还结合了文艺演出、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扫黄打非’知识入脑入心。同时,组织开展‘扫黄打非’知识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活动,通过举办讲座、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有害文化产品和不良信息。”街道扫黄打非工作人员介绍道。
强化巡查,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午后,金山街道联合派出所、市场监管所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书店、文具店、打印复印店、祭祀品店等重点场所开展常态化巡查。“老板,这些冥币是从正规渠道进货的吗?我们要翻看一下这些冥币是否存在违规销售祭祀品”。”工作人员一边仔细检查货架上的香烛纸钱,一边询问店主。
“我们定期对重点场所进行检查,重点查看是否存在销售非法出版物和违规祭祀用品,同时也会向商户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他们守法经营。”街道扫黄打非工作人员说。今年以来,金山街道已开展联合巡查20余次,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文化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融入网格,织密基层监管网络
金山街道水泉村的网格员申年凤像往常一样在村里小商店开展巡查。“现在我们村每家每户都知道‘扫黄打非’的重要性,发现可疑情况会第一时间向村里报告。”申年凤说。
金山街道将“扫黄打非”工作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全街道划分了13个“扫黄打非”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和信息员。网格员定期对网格内的文化市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上报问题线索;信息员则负责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文化惠民,让健康生活占领乡村阵地
傍晚,金山街道潘荒村的文化广场上,伴着欢快的音乐,村民们身穿靓丽的服装,翩翩起舞。“村里经常组织文艺演出和放电影,我们的生活丰富了,那些不良文化自然没了市场。”村民赵大爷笑着说。
金山街道通过举办读书会、文化演出、翰墨飘香书画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源头上挤压不良文化的生存空间。
如今的金山街道,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通过打好“宣传+巡查+群防+惠民”的组合拳,不仅守护住了乡村的“文化净土”,更为乡村文化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让文明新风吹进金山街道千家万户。(通讯员:杨童)
责任编辑:原媛
来源:这里是-河南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