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曾用500车皮罐头换来四架苏联客机,一战净赚1.6亿,轰动全国。还曾豪言要炸开喜马拉雅山,让南方季风吹进西北大地,彻底改造中国气候。
他曾用500车皮罐头换来四架苏联客机,一战净赚1.6亿,轰动全国。还曾豪言要炸开喜马拉雅山,让南方季风吹进西北大地,彻底改造中国气候。
他说要让卫星“罩住地球”,也曾想花2.5万亿去解救干涸的黄河。
这个人不是小说里写出来的,而是真真实实活在我们这个时代。
他叫牟其中,是新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亿万富翁,也是中国商业史上最具争议、最富戏剧性的企业家。
三次入狱,23年牢狱生涯,却始终不改“造大势”的豪情。
有人说他是骗子,也有人说他是疯子,但看完他的故事,你会明白,他更像是中国早年那种“不合时宜的天才”,活得太早,也太狠。
01牟其中出生在重庆一个殷实之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银行家。但命运并没有让他走上一条顺风顺水的路。
高考落榜,大专辍学,最后在一个县玻璃厂烧锅炉。
他心比天高,常自诩“生而不凡”,竟在炉前写下一篇万字檄文《指点江山》,鼓吹变革,结果被定性为“反动言论”,锒铛入狱。
那年,他才二十出头,在狱中,他遇见了后来两度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杨小凯,两人常常夜谈国运经济,志在四方。
四年后他平反出狱,带着朋友凑的300元开始创业,成立“江北贸易信托服务部”,走上了“倒爷”的道路。
他发现上海“五牌座钟”在南方市场供不应求,便组织重庆兵工厂仿造,一手倒卖,净赚八万元。
这在当时,简直就是暴利,但是“赚快钱”的速度也惹来了麻烦。次年,他因为“投机倒把”第二次被抓。
但牟其中并未就此沉寂。
1989年,他迎来人生的“封神之战”,那年,苏联经济风雨飘摇,图-154飞机大量抛售无人问津。
而这个时候,四川航空非常急缺飞机。
他敏锐的看到了这个商机,在没有资金、没有资源的情况下,硬是靠嘴皮子和胆量,撮合了两头交易,用500车皮的罐头、肥皂、皮鞋等民用品换回4架飞机。
这笔交易,他净赚1.6亿元,一跃成为中国最早的亿万富翁。媒体称他为“中国第一倒爷”,牟其中也从此走上“造神”之路。
此后几年,他不断放大自己的野心,从“罐头换飞机”到“卫星罩地球”,从投资百亿建“北方香港”到试图挖通喜马拉雅山。
他说:“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
1993年,他投入2.5亿发射中国第一颗电视直播卫星,梦想提前实现“卫星通信一体化”;
1994年,他提出在上海建一座118层的“世界第一高楼”;
1995年,他宣称要修一条总投资2300亿的超级高速公路,连接上海与宁波;
1998年,他又要斥资2.5万亿治理黄河水患……
最为外界震惊的是他的“765工程”计划,牟其中要与全国每家国企合资成立公司,再以这些合资企业赴美融资,每家融资一亿美元。
他直言:“我们要把华尔街的钱,拿回来发展中国。”
他的身边开始聚集无数信徒和模仿者,而外界的声音也开始分化。有人骂他“疯子骗子”,有人却说他是“唯一看清时代的人”。
他像一个被时间误伤的预言家,前卫得让人不知该敬,还是该怕。
1999年,他的命运终于反噬。
牟其中因“信用证诈骗罪”被捕,法院判其无期徒刑。他构建的南德帝国迅速瓦解,产业被冻结,员工流散,第二任妻子离婚,儿子远走美国,一别至今。
他曾指望的那些政府关系和商业联盟,也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只有他的秘书、也是小姨子,依然坚持探监,替他上诉。
他自己呢?不认罪,也不服软。他本有资格保外就医,却咬死不签认罪书,坚持要“清白出狱”。
这一等,就是整整16年。
狱中的牟其中仍保持着近乎偏执的自律。
他每天订阅二十多份报纸,读完就写分析文章;坚持锻炼,绕操场跑步、冷水澡、爬楼体操一套不落;
王石、唐万新、兰世立等后来也都成了他的“狱友”,不少人还曾向他请教。
他始终坚信自己不是失败者,只是“时代没跟上”。
他说:“青春顽劣,坦诚天真,轻死重义。我的理想,至今不改。”
2016年,牟其中出狱时已75岁,头发全白,却语气铿锵:“我还要干20年。”
他的公司重新注册,北京和海南都挂着“南德”的牌子,办公室里高挂对联:“驰骋西伯利亚,饮马贝加尔湖”。
戏剧的一幕是,出狱后他才发现,自己当年为员工福利在北京门头沟修的三栋宿舍楼,如今房价飙到5万元一平,总市值超过10亿。
他一度以为“出狱一无所有”,其实,“老天还给我留了条命。”
牟其中的一生,说是传奇都显得太平淡。他曾在商界呼风唤雨,也三度坐穿牢底。
他口出狂言,也真的敢为天下先,他搞大项目赔得血本无归,却也完成了“罐头换飞机”这样划时代的壮举。
有人骂他骗子,有人赞他枭雄。他自己却从不后悔。
他曾对潘石屹说:“我这一生,就是来验证一种可能性。”
他还喜欢引用郭沫若的一句话评价自己,“有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来源:真诚天空NC2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