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新匠人”开启“老手艺”的惊艳蝶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1 14:51 2

摘要:近日,由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五名大学生组成的创新团队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州土陶”传承人李海生展开深度合作,以“新匠人+老手艺”的创新模式,探索传统土陶技艺与现代数字技术的融合路径,推动非遗从“生活实用品”向“文化创意品”转型,为非遗活态传承注入青春力

红网时刻新闻5月21日讯(通讯员 曾凯琴 谢心兰 向薛峰)近日,由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五名大学生组成的创新团队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州土陶”传承人李海生展开深度合作,以“新匠人+老手艺”的创新模式,探索传统土陶技艺与现代数字技术的融合路径,推动非遗从“生活实用品”向“文化创意品”转型,为非遗活态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团队依托专业优势,分步骤推进土陶数字化转型:通过3D扫描技术对传统土陶器型、纹样进行数据留存,建立永州土陶数据库;开发线上虚拟陶艺工坊,用户可通过AR技术模拟拉坯、雕刻过程,感受非遗制作魅力。目前团队制作土陶的系列短视频,在社交媒体播放量超50万次,吸引大批年轻网友关注。

同时,在保留传统工艺内核的基础上,团队与李海生共同研发新产品,将腌菜坛改良为兼具密封性与美观度的茶壶、茶宠等杯具,与永州地域文化结合,提取江永女书、摩崖石刻等元素,设计出浮雕茶具、镂空灯饰等文创品。

对于这场“青春”与“传统”的碰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海生深感欣慰:“学生们带来新技术、新视角,而我们也教会他们敬畏手艺的温度。”团队成员刘杰龙表示:“传统技艺需要新表达,我们希望通过设计赋能,让土陶成为年轻人的‘潮玩’。”

接下来,团队将继续联合本地文旅部门,打造土陶主题研学路线,开发非遗数字藏品,探索更多场景应用。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