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童心观非遗:萌娃组团探秘“西湖传说”奇幻之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1 12:28 1

摘要:“济公摇着破扇子哼唱着鞋儿破、帽儿破”“白娘子和许仙撑着油纸伞在断桥相会”......那些在课本上耳熟能详的“西湖传说”,通过实物展品和多媒体技术跃然于眼前。5月17日上午开馆后不久,30名来自杭州市上城区崇文实验学校三年级的孩子们牵着家长的手,在现场工作人员

童心观非遗:

萌娃组团探秘“西湖传说”奇幻之旅

“济公摇着破扇子哼唱着鞋儿破、帽儿破”“白娘子和许仙撑着油纸伞在断桥相会”......那些在课本上耳熟能详的“西湖传说”,通过实物展品和多媒体技术跃然于眼前。5月17日上午开馆后不久,30名来自杭州市上城区崇文实验学校三年级的孩子们牵着家长的手,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和讲解下,走进杭州图书馆精心打造的“西湖传说”非遗阅读空间,开启了一场充满童趣和好奇的人文探秘之旅。

绸伞会“跳舞”,地图在“发光”

踏入位于三楼专题文献中心的“西湖传说”非遗阅读空间,孩子们就被顶上悬挂的西湖绸伞和充满江南韵味的展陈装置吸引了目光。伞面流转着西湖十景图案的剪影,与整体空间布置相映成趣。据悉,这些绸伞和今年春晚节目《借伞》中的道具是“同款”,出自西湖绸伞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手。而在一旁的展柜里,天竺筷子、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杭绣等工艺品,还有济公扮演者游本昌表演使用过的扇子等实物展品,以精美雅致的造型和贴近日常生活的实用性,深受孩子们的好奇和喜爱。

围坐在“非遗地图”圆形展台前,孩子们认真观看了展示杭州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以及非遗技艺传承的宣传视频,根据书中的描述和课堂的知识,将熟悉的人物形象、传说故事和地图上的地点串联起来。走到一旁的聚音罩下,一则则“西湖传说”中的经典故事片段在耳边娓娓道来。孩子们在现场讲解人员的答疑解惑下,滑动查询着电子屏幕,探索非遗传承的奥秘。

展区的书柜里,摆放着非遗研究以及“西湖传说”系列主题文献,包括由杭州图书馆整理出版的《且偕传说醉西湖》《再偕传说醉西湖》和《西湖传说故事集成——名胜古迹卷》。书中插画搭配了二维码,通过扫一扫,可以聆听西湖传说故事。

互动游戏区成了最受欢迎的区域,孩子们围聚在“书香非遗”电子签名屏幕前,争先恐后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写下参观本次展区的感想,或留下对自己和同学的祝福。充满童真的字迹装在“留言泡泡”里保存下来。另外一组孩子在智能合影屏幕前打招呼、摆造型,镜头捕捉了他们天真的笑脸。一名陪同的学生家长感慨道:“通过趣味互动的形式,让孩子们走出课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书香润童心,好奇促传承

据悉,“西湖传说”是历代流传于西湖周边的各类民间故事的统称,是杭州民间文学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西湖传说”源远流长,以名山、名水、名人以及名特产品、名老字号为主要特征。历代文学艺术家利用“西湖民间”故事材料进行改编再创作,形成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以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济公传说、苏东坡传说、岳飞传说、于谦传说和一大批名胜传说最为著名。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西湖传说”的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展示、传播和传承非遗和地域文化,杭州图书馆专题文献中心结合馆藏文献利用,精心策划并沉浸式打造“西湖传说”非遗阅读空间和“书香非遗”综合展,吸引了众多读者参观、阅读和打卡。这批孩子是阅读空间自今年3月17日启幕以来,迎来的第一批集体参观“小客人”。

参观尾声,孩子们在展区入口处的“书香非遗”打卡墙合影留念,让这块充满雅致韵味的阅读空间,定格了孩童们探秘的足迹。他们手中拿着“非遗探秘”“阅读工坊”和“故事剧场”书香盖章打卡地图,继续开启下一站的探索任务。

搭建亲子阅读场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触摸非遗的温度,文化传承的种子才能扎得更深。这场童趣盎然的书香探秘之旅,不仅让传说“活”在孩子们的笑声里,更让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星火,点亮了孩童的世界和家庭的心灯。

来源 | 专题文献中心点分享点收藏点在看点点赞

来源:杭州图书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