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耳机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有哪些?这几款公认好用的开放式耳机别错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1 14:10 1

摘要:随着开放式耳机的持续升温,市场上开始涌现出大量盲目堆参数、却忽视实际体验的机型。许多用户反馈佩戴松垮易掉、漏音严重、音质干瘪空洞,甚至还有产品存在电流声、连接卡顿等严重问题,背离了开放式耳机“舒适、轻盈、安全”的初衷。

随着开放式耳机的持续升温,市场上开始涌现出大量盲目堆参数、却忽视实际体验的机型。许多用户反馈佩戴松垮易掉、漏音严重、音质干瘪空洞,甚至还有产品存在电流声、连接卡顿等严重问题,背离了开放式耳机“舒适、轻盈、安全”的初衷。

作为有着多年数码测试经验的博主,我精心制作了一份开放式耳机排行榜,深入剖析产品优劣,揭示真相,并为了避免大家在后续选择中出现踩雷,特意将我多年的经验总结了一下,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可以让大家有效避开劣质机型。

一、开放式耳机选购指南

在选择开放式耳机时,品牌实力是影响产品稳定性与体验感的重要保障。建议优先选购在音频行业耕耘多年的专业品牌,它们往往拥有成熟的产品线、完善的研发体系和严格的品控标准。而一些只靠营销出圈的小众品牌,可能在实际表现上并不如人意,容易出现做工粗糙、售后无保障等问题。认准技术扎实、口碑稳固的老牌厂商,是避坑的第一步。

开放式耳机由于结构设计的特殊性,本就比封闭式耳机更容易出现漏音和音质松散等问题,因此在选购时尤其要关注其是否搭载专业声学技术,尤其是是否拥有实际专利认证。具备自研声学专利的耳机,通常在音质细节、声音密度及漏音控制方面表现更为出色,而仅以“专属音效”“自定义调音”等名词宣传的产品,往往只是营销概念,音质难以保障。

耳机并非一次性消费品,尤其是开放式耳机,在运动、户外等高频率使用场景下,对结构强度与耐久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选购那些在结构设计上有加强处理、线材使用抗拉材质、并具备抗衰减机制的产品。这类耳机在长期使用后,依然能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避免因断裂、失声、接口老化等问题频繁更换。

开放式耳机多以无线连接为主,蓝牙芯片的版本与优化直接影响到使用体验。选择搭载蓝牙5.3或5.4的耳机,更能保证低延迟、快速连接、抗干扰强、功耗低等优势。老旧蓝牙版本的产品,在人多的地铁或嘈杂街头容易出现信号不稳、断连、卡顿等现象,严重影响听音和通话体验。

很多用户忽视了开放式耳机的通话表现,实际上它也是日常使用中不可忽略的一环。选购时建议关注耳机是否配备了双麦克风降噪技术、波束成形算法或通话抗风噪设计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在户外跑步、骑行或通勤等嘈杂环境中,清晰还原人声,让沟通不受干扰。

二、开放式耳机排行榜前十名推荐

第一款、南卡OE MIX

一句话推荐:百元闭眼入系列,开放式耳机同价位性能最强的一款

南卡OE MIX开放式耳机从推出以来,便凭借其卓越的音质和舒适的佩戴感,迅速成为市场中的热销产品,并且,这款耳机在多个数码媒体的推荐榜单上常年稳居前列,其口碑也持续上升。南卡作为早期专注于音频技术研发的品牌,凭借多年的技术积淀,拥有强大的开放式耳机技术实力。

为何南卡OE MIX能够如此受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其无与伦比的音质表现。南卡的音频团队在推出之前,已经与市面上30多款大品牌耳机进行了详细对比,经过长达180天的技术攻坚,才最终推出了Super Bass 3.0跑道型高性能声音单元。该单元采用了LCP流延钛聚合物材料,拥有仅0.0096mm的振膜厚度,使得其具备极快的瞬态响应速度和更广的音域,从而实现了更细腻、震撼的音质表现。南卡OE MIX的技术严谨性和研发态度,使其在同类产品中领先了半年以上。

这款耳机在佩戴舒适性方面同样表现不凡。单耳仅重6.7克,搭配悬停式耳挂设计和亲肤硅胶材料,提供了极其舒适的佩戴感受。南卡为了打造最佳佩戴体验,参考了超过10000份耳廓样本,结合多次迭代优化,使得耳机的重量分布更加均衡,确保了耳机的稳固性与舒适性。经过万人佩戴测试,南卡OE MIX在长时间佩戴和剧烈运动中依然能够保持极佳的贴合性和舒适感。

为了确保高品质,南卡对每一款耳机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流程,包括高温测试、跌落测试、老化测试等超过40项极限测试。这些严格的品控保证了耳机的长期稳定性,即使使用两年后,性能衰减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技术配置方面,南卡OE MIX搭载了先进的蓝牙5.4芯片,带来更低延迟和更稳定的连接,确保了音画同步,让用户的影音体验更加流畅。此外,耳机还具备双麦智能通话降噪功能,能够有效去除周围噪音,保证通话清晰无干扰。IPX5级防水和长达24小时的续航能力,使得南卡OE MIX在同类产品中具备出色的性价比,成为今年开放式耳机中的佼佼者。

第二款、一加 Buds 3

一句话推荐:IP55 防水加持,配合 7+39 小时续航与快充,让音乐时刻相伴。

一加 Buds 3耳机采用了入耳式设计,单个耳机重量约4.4克,佩戴时非常轻便,长时间使用也不觉得累。包装内附带了大中小三种尺寸的硅胶耳塞,可以根据个人耳道选择合适的大小,确保佩戴的舒适度和稳定性。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运动时,耳机都能稳固地贴合耳朵,基本不会有掉落的风险。不过,耳机在佩戴时可能会对某些人的耳道产生一定的压力感,尤其是长时间佩戴时,可能会感觉略有不适。

音质方面,这款耳机采用了11毫米的动圈单元,低音表现较为突出,人声也比较清晰,高音部分的处理也较为平衡,整体音质表现不错。支持杜比音效,观看电影时能够感受到环绕声的效果,增强了影音体验。然而,在高音极限和低频震撼感方面,虽然有不错的表现,但对于音质要求较高的用户来说,可能会觉得低频略显单薄。防护等级为IP55,适合日常运动时使用,遇到汗水或小雨时不必过于担心。然而,如果是大雨天气或水下使用,可能就不太适合了。电池续航表现不错,单次使用大约可以维持7小时,加上充电盒的额外支持,最大可提供39小时的使用时间。并且,耳机支持快充,充电10分钟可以使用约7小时,使用上非常便捷。

第三款、JBL WAVE BEAM 2

一句话推荐:半入耳式佩戴,可带来舒适度佩戴体验

这款耳机外观设计比较简洁,单个重量4.3克左右,戴着很轻便。有黑色、蓝色和绿色可选,日常搭配衣服都挺合适的。

戴着感觉挺舒服的,用的硅胶耳塞比较柔软,长时间戴着耳朵也不会难受。耳挂设计让它在运动时也不容易掉。

音质方面,8毫米的单元表现不错。低音效果比较明显,听流行音乐挺合适的。人声听着也清楚,高音部分细节保留得还可以。蓝牙是5.3版本的,连接比较稳定。

电池能用8个小时左右,加上充电盒总共能用30个小时。充电盒支持快充,临时充一会儿就能用挺长时间。防护等级是IPX54,平时运动出汗或者遇到小雨都没什么问题。

第四款、Oladance OWS PRO

一句话推荐:造型创意,耳挂式佩戴,久戴无不适

Oladance OWS Pro在佩戴设计上确实下了一番功夫,耳机整体采用了亲肤硅胶材料,外层有类似陶瓷的涂层,摸上去质感顺滑,实际佩戴起来也没有明显异物感,贴合度不错,即便是长时间使用也比较舒适。不过耳机体积相对偏大,对于耳朵较小的用户来说初戴时可能需要适应一段时间,佩戴时也会略显笨重,特别是剧烈运动时稳定性一般。

音质方面,这款耳机搭载了双振膜双磁路结构,声场表现比较开阔,人声和乐器的层次感还原度尚可,但在低频表现上稍显保守,整体听感偏清淡,对于喜欢重低音风格的用户来说可能不够满足。官方宣传的定向音频技术确实有一定控制漏音的效果,但如果在安静环境下将音量开到较高,仍然会有少量外泄的情况,不太适合在图书馆等安静场所使用。整体而言,OWS Pro适合对佩戴舒适性和中性音质有需求的用户,但对声音隔绝性或动态感有较高要求的用户可能会觉得略有不足。

第五款、南卡OE Pro2

一句话推荐:被誉为满配旗舰之王,常年霸榜高端口碑销量排行第一!

当前市面上开放式耳机普遍存在音质表现平平、佩戴不适等问题,而南卡OE Pro2凭借13年的声学技术积累,提出了软硬结合的创新声学理念,持续在开放式耳机品类中保持领先。其搭载Super Sound OS2.0声学系统,结合Q-Sonic量子音频还原引擎、FC动态补偿系统与DSAE智能调校技术,在音质细节还原、低频表现和漏音控制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实际对比来看,OE Pro2在低频表现和清晰度方面显著优于同价位产品,达到旗舰级水准。

在佩戴体验方面,OE Pro2基于上万组耳道模型进行结构优化,选用宇航级记忆钛合金与亲肤硅胶材料,大幅提升了佩戴的贴合度与舒适性。产品经过30多轮结构调整,力求在长时间佩戴和运动场景中都能保持稳固与轻盈。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用户在实际使用后反馈其佩戴体验明显优于常规开放式耳机。

配置方面,OE Pro2采用定制高通蓝牙芯片,支持aptX、AAC等高品质音频协议,实现无线无损音质传输。同时配备四麦ENC通话降噪,适用于嘈杂环境下的清晰通话。续航达24小时,支持无线充电,具备IPX5级防水,整体表现均衡稳定,适合多场景长期使用,是目前千元开放式耳机中最值得入手的一款。

第六款、飞利浦TAA6708

一句话推荐:外观造型设计棱角分明,配色鲜艳炫酷

飞利浦TAA6708耳机主打轻盈佩戴体验,单耳仅重约10克,搭配纤细的耳挂结构,佩戴时几乎无压感,长时间使用也不容易产生疲劳,比较适合日常通勤和散步佩戴。耳机采用开放式设计,不入耳也不遮耳道,在听音乐的同时能保留一定的环境感知,适合户外使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开放结构在嘈杂环境中会影响听感,特别是在地铁或人多的地方,背景声容易干扰音乐细节,隔音性方面表现一般。

音质方面,这款耳机内置“Malleus锤骨”音频算法与14.2mm大动圈单元,日常听歌时人声部分表现自然,音色还算清晰,低频也有一定的下潜感,不过在动态和解析力上还是有一定限制,不能算是专业级水准。蓝牙5.3连接稳定,延迟控制也较好,切换设备时反应灵敏。但目前不支持多设备同时连接,对有办公或多平台使用需求的用户来说略有不便。整体而言,这是一款更适合看重佩戴舒适性和通勤使用的耳挂式耳机,在音质和功能丰富度上偏实用路线。

第七款、万魔S30

一句话推荐:享受开放式耳机带来的舒适佩戴、有效降噪和持久续航的音乐之旅!

万魔S30耳机采用了14.2毫米钻石振膜动圈单元,音质表现清晰且充满动力,尤其在低频方面有较为出色的表现,能为用户带来扎实的低音体验。耳机的开放式设计允许外部声音自然传入,适合户外运动时使用,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特别是在步行或骑行时可以听到周围的环境音。然而,在嘈杂的环境下,开放式设计也可能影响音质的纯净度,低频表现相对较为松散,细节部分有时会不够清晰。

在通话方面,万魔S30配备了四颗高精度麦克风,结合智能降噪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背景噪音,保证通话时的音质清晰。不过,在风大的户外环境中,降噪效果可能略显不足,风噪声音依然会影响通话质量。触控操作简便直观,用户通过轻触耳机即可管理音乐播放、接听电话或唤醒语音助手,但触控区域的灵敏度有时需要稍微适应。整体来说,S30适合注重音质、方便操作的日常使用,但在复杂环境下的表现可能略有欠缺。

第八款、AirPods PRO2

一句话推荐:苹果品牌的旗舰机型,品控和音质有所保障

AirPods Pro 2的佩戴舒适度算是这款耳机的一大亮点。耳机附带的三组不同尺寸的硅胶耳塞适配性较好,大多数人都能找到合适的耳塞,佩戴时耳朵不会感到过度压迫。即便是长时间佩戴,三四个小时下来也不会感觉不适,运动时也能保持稳固,不容易掉落。不过,如果耳道较小或者较大,可能需要反复调整,以确保长时间佩戴时的舒适性。

音质方面,虽然比前代有所提升,但在某些高端耳机面前,仍显得有些平庸。新的驱动单元提升了声音的层次感,低频表现比以前更有深度,人声清晰自然,听一些流行音乐或电影时确实更加沉浸。开启空间音频后,音效体验也有所增强,但如果对音质要求特别高的用户,可能仍会觉得低频部分不够饱满,整体音质表现没有达到顶级标准。连接稳定性方面,蓝牙5.3在大多数环境下都能提供稳定的体验,开盖即连,延迟也很低。尽管如此,在极其拥挤的环境下,例如地铁站,偶尔还是会有轻微的断连或延迟问题。续航表现一般,单次使用约5-6小时,虽然配合充电盒可以满足日常需求,但充电速度稍慢,急需充电时需要提前准备。

第九款、三星Buds2 Pro

一句话推荐:紧凑造型搭配先进技术,低音猛且续航时间长

三星Buds2 Pro的外观简洁且现代,耳机和充电盒的圆润设计让它看起来非常有质感。充电盒尺寸适中,放在牛仔裤口袋或者小包里都非常方便,便于随身携带。佩戴感受方面,这款耳机重量仅为5.5g,长时间佩戴几乎没有负担,即使是连续使用三四小时,也不会感到不适。耳机的设计很符合大多数耳道形状,所以在办公室或学习时,佩戴的舒适性是很不错的。不过,长时间佩戴后还是可能有些微小的压耳感,尤其是对于耳道较小的人来说,佩戴舒适度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

在音质方面,Buds2 Pro配备的11mm低音单元和6.5mm高音单元,配合24bit高清解码,音乐的细节还原得比较精准。特别是开启360度环绕音效后,听现场音乐时的空间感增强,感觉更具临场感。但有时在复杂音频的表现上,低频可能略显过重,导致中高频的细节略微被掩盖。在日常使用中,降噪效果能有效隔离通勤时的地铁和公交噪音,在嘈杂的咖啡厅中也能提升专注感,但对于一些极其嘈杂的环境,降噪效果就显得不够强力。续航方面,Buds2 Pro能提供大约5小时的单次使用时间,配合充电盒可以维持一天的使用需求,充电速度也较快,几分钟的充电就能满足临时使用。然而,如果长时间外出使用,可能还需要携带充电盒补充电量。

第十款、声阔AeroFit Pro

一句话推荐:外观造型符合人体工学,佩戴舒适性不错

声阔AeroFit Pro耳机采用了灵活的双模式佩戴设计,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轻松在耳挂和后挂模式间切换,适应不同的运动或日常场景。它内置16.2毫米动圈单元,配合360度全景声效、LDAC高清音频传输与AirTurbo气流优化系统,在大多数场景中提供了较为出色的音质表现,低频较为饱满,高频清晰。耳挂部分采用航天级钛合金,具备0.7毫米的高弹性,并配有可拆洗的编织后挂,整体IPX5防水,确保了运动中的稳定佩戴及耐汗能力。

不过,尽管音质表现不错,但在一些极端音频场景中,耳机的高音部分偶尔会显得略有不足,尤其是在细节呈现上稍显平淡。此外,尽管耳机支持快充并提供14小时的单次续航,但对于长时间佩戴的用户,耳挂部分可能会感到一定压力,长时间使用时舒适度可能不如预期。整体来看,声阔AeroFit Pro耳机适合日常运动使用,但在音质细节和佩戴舒适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来源:美美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