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失速”,雷军也累了||深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1 13:58 1

摘要:小米自创立以来,就凭借独特的互联网思维和高性价比产品,在科技行业打下了一片天地。在汽车领域,小米汽车的登场亦是光彩夺目。就像今年,在众多汽车品牌激烈厮杀的市场中,小米SU7凭借卓越表现,一举拿下4月中国汽车市场“10万以上价位段”的销量冠军,不论车型,不论能源

最近,汽车圈可谓是热闹非凡,小米汽车的动态吸引了无数目光。小米,这个以科技起家的品牌,在汽车领域的征程可谓跌宕起伏,其中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崛起的荣耀与潜藏的危机

小米自创立以来,就凭借独特的互联网思维和高性价比产品,在科技行业打下了一片天地。在汽车领域,小米汽车的登场亦是光彩夺目。就像今年,在众多汽车品牌激烈厮杀的市场中,小米SU7凭借卓越表现,一举拿下4月中国汽车市场“10万以上价位段”的销量冠军,不论车型,不论能源形式,这一成绩无疑令人瞩目。据小米创业思考书中记载,雷军提到小米一直致力于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改造传统制造业。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初期成功,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也为品牌积累了大量粉丝和极高的关注度。

然而,在荣耀的背后,危机也悄然降临。小米汽车大获成功之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拉开序幕。汽车行业不同于其他领域,售后交付、创新与安全的平衡等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在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排行榜数据展示出小米汽车辉煌成绩的同时,近段时间其销量连续三周下滑的现实也不容小觑。这一变化仿佛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预示着小米汽车发展道路上的坎坷。

二、销量下滑与创始人的困境

5月10日,雷军在个人微博发布了一则动态,称过去的一个多月是他创办小米以来最为艰难的一段时间。这一信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爆了舆论。小米SU7安徽高速惨烈事故尚未查明原因,就引发了大众对智驾安全性和规范性的审视。曾经那些宣传智驾功能的话术,在监管要求下,车企们都开始谨慎对待,而处于风口浪尖的小米更是遭受质疑:是否存在“过度宣传和诱导宣传”?

在此困境之下,雷军的情绪受到影响,取消了一些会议和出差计划,暂停社交媒体互动。这一系列举动侧面反映出小米汽车当下所面临的严峻局势。这种销量下滑与品牌形象受到冲击的双重困境,对于雷军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他的压力不仅来自市场竞争,更来自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危机,这也让我们看到,即便一个强大的品牌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和舆论时,也是如此脆弱。

三、风波不断的“槽点”事件

小米近期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各种舆情事件不断。首先是“马力限速事件”。小米SU7Ultra更新的1.7.0车机版本,虽优化了驾驶安全保护功能,但却对未登录账号的车辆限制了极速与动力,新增的排位模式全速考核更是要求车主在指定赛道刷出官方建议成绩才能获得最大马力。这一机制就如同买了顶配电脑,却要通过考试才能使用显卡一般,引发已购车主强烈不满。

从行业角度来看,针对大马力车辆的管理,特斯拉采用“家长控制”,将主动权交给用户;日本模式如日产GTR则是“逐级开放”。而小米此前在发布会上未注明这些限制,这无疑让用户觉得权益受损。而小米在处理这一事件时,虽认识到问题并道歉,暂停推送,但却未能完全平息车主怒火。

紧接着“碳盖门”事件又愈演愈烈。去年小米Su7Ultra原型车在纽北赛道的出色成绩,引发广泛关注,也让消费者对量产车型充满期待。然而量产车交付进度延迟,且与原型车存在差异,这让部分冲着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高价选购顶配车型的车主愤怒不已。

小米汽车虽在官方微博以问答形式解释,并为车主提供限时改配、赠积分等方案,但仍有30余名准车主在北京交付中心门口维权,超300名车主组建维权群,更有甚者聘请律师启动集体诉讼。如此种种风波,严重损害了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也反映出在汽车销售过程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沟通与权益保障的重要性。

四、米粉的双面影响

在小米的发展历程中,米粉无疑是一股至关重要的力量。就如雷军在书中提到的“互联网+制造”模式,米粉群体是其得以广泛推行的基础。在小米创业思考里可以发现,小米希望通过与用户建立信任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在品牌发展良好时,米粉们就如同强大的后援团,为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发挥着巨大作用;粉丝流量为小米产品的出圈提供有力加持,帮助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快速脱颖而出。

然而,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小米汽车出现问题后,极端米粉的负面言行也逐渐暴露。当知名车评人陈震转发维权视频并发表观点后,竟遭到部分极端米粉的人身攻击,这不仅让陈震一气之下更换手机品牌,更严重破坏了小米汽车在大众心中的路人缘。在这种情境下,用户对“小米=雷军”的泛在化认知,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品牌传播,但在面对危机时,却像一把双刃剑,裹挟着雷军,让品牌声誉受到更严重的损害。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小米在汽车赛道上,前期凭借科技光环和粉丝力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近期的各种问题也暴露出诸多隐患。在追求发展速度与创新的过程中,更应注重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信息沟通以及品牌建设。希望雷军和小米能够吸取经验教训,稳扎稳打,在汽车领域走出一条稳健发展之路,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产品和可靠服务。

来源:财经快车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