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说方言,拉低洛阳的“城市档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1 13:28 2

摘要:有网友在网上投诉:“共享单车说方言,让人听着不舒服”,甚至“拉低洛阳城市档次”。

最近,洛阳的共享单车,摊上事儿了。

有网友在网上投诉:“共享单车说方言,让人听着不舒服”,甚至“拉低洛阳城市档次”。

网友说,“推广普通话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何况是执法管理部门,应该立即予以更改。”

同时,还从“促进交流沟通”“推动经济发展”“传承文化”等方面,论述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

网友拳拳爱洛之心,令人感动。但不少洛阳人也表达了一些不同意见。

有网友说,“这个语音很好听啊,有地方特色,辨识度高,千万别取消,再不保护,方言就成非遗了。不能一个人提意见就取消,正确的就要坚持。”

也有网友反驳,“有什么不妥,很多有公交地铁的城市还播放方言,你去福建、广州、深圳、香港、澳门都有方言。很多老年人听不懂普通话,不用方言用什么?”

更有网友直言:文旅做的是地方特色,有特色传播更广更有印象,网络热词如“钵钵鸡”“劳资蜀道山”等,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必须承认,网友投诉的初衷是好的。

但担心方言拉低洛阳的城市档次,实属多虑。

语言哪有什么高低之分呢?

说普通话,就高贵?

说洛阳话,就没档次,不高级?

北京胡同里的京片子、上海弄堂的吴侬软语,何曾让北京、上海“掉价”?

洛阳话是咱洛阳人祖祖辈辈说的话,承载着河洛文化的基因,藏着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密码。

洛阳话,是洛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否定方言,无异于割裂河洛文化的血脉。

担心共享单车说洛阳方言,“拉低城市档次”,本质上是对本土文化缺乏自信,甚至是极度自卑。

很多来洛阳的游客,不光是为了饱览洛阳的名胜古迹,也想感受洛阳的风土人情。

共享单车说点洛阳话,能让外地游客在使用单车的过程中,听到洛阳方言,感受到洛阳的地域文化特色。

对于洛阳人来说,听到熟悉的家乡话从共享单车中传出,也会感到格外亲切,这是一种对家乡情感的连接。

其实,并不是所有洛阳的共享单车都说洛阳话,只是少部分而已。

这样的安排,既不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又能让洛阳话在合适的场景中得以展示。

真的没必要统一让所有共享单车都说普通话。

让少数共享单车说些洛阳话,反而能成就洛阳文旅的一个小特色,为城市增添一份小印记、小魅力。

普通话和地方话,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

推广普通话,也没有必要把洛阳话“斩尽杀绝”。

方言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胎记。

每一种方言都带着当地的生活气息,承载着人们的独特记忆。

洛阳话里的“中”“得劲儿”,彰显的是,洛阳儿女的爽朗性情。

这些活在市井中的语言,比博物馆的文物更生动。

作为旅游城市,洛阳最吸引人的就是文化底蕴。

在适当的时候,让方言“露个脸”,其实是给游客打开了一扇了解洛阳的窗口。

说洛阳话不会拉低城市档次,反而让文旅更有滋味。

就像去成都能听到川剧,去西安能听见秦腔,咱们洛阳的共享单车说两句洛阳话,不也是一种有温度的文化展示吗?

说到底,共享单车说洛阳话,既不妨碍大家用普通话交流,又能给生活添点亲切感。

咱们不妨放宽心,用更包容的心态看待这些小变化。

说不定哪天你骑着车,听见那句熟悉的洛阳话,会忍不住会心一笑——这,就是咱们的洛阳啊。

来源:青木悦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