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进程中,嵩明县嵩阳街道积极探索创建,乘着“村超”比赛与气排球运动蓬勃发展的东风,以“赛事+”模式为抓手,通过举办一系列体育赛事,不仅让绿茵场、比赛馆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台,更让共同体的理念在竞技与欢笑中深入人心,共同绘就了增进民
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进程中,嵩明县嵩阳街道积极探索创建,乘着“村超”比赛与气排球运动蓬勃发展的东风,以“赛事+”模式为抓手,通过举办一系列体育赛事,不仅让绿茵场、比赛馆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台,更让共同体的理念在竞技与欢笑中深入人心,共同绘就了增进民族团结的生动篇章。
以球为媒,架起民族交流连心桥。嵩阳街道将体育赛场打造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平台,依托首届“旅居嵩明”气排球邀请赛,吸引来自广西、四川、贵州等109支省内外队伍及县内37支队伍参赛,在激励的赛场上,各族群众以球会友,在默契配合中凝聚共识,不仅展现了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还通过独特的民俗奖品和开幕式表演充分彰显了本土乡村文化魅力。特别是比赛间隙,传统民俗与文艺表演、打跳互动等巧妙融合,让各族运动员与游客手牵手共跳团结舞,实现“一场比赛、多元互动”的深度融合。
民俗纷呈,营造文化交融新气象。嵩阳街道深挖辖区民族文化资源,实现传统民俗与现代赛事的有机融合。赛事期间,“羊汤锅”烹饪技能竞赛吸引15家餐饮企业同台竞技,决赛现场观众超2000人,网络直播观看量破10万人次。评选出的“嵩明美味羊汤锅”品牌店,假期日均客流量增长40%,有力推动本地特色美食文化从“区域口碑”走向“大众视野”。兰茂中医药文化展示活动同样魅力无限,每日吸引千余名群众体验义诊、药膳制作,其中《滇南本草》主题文创产品销售火爆,推动中医药文化从“典籍传承”走向“可感可触”。泼水狂欢、DJ电音狂欢、乐队驻唱、汉服秀等一系列活动,将农特产品展销与地方民俗表演紧密结合,通过试吃体验、宣传展播等形式丰富的互动活动,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各地民族饮食特色交融共生的独特魅力。
赛事赋能,打造旅居交往第一站。嵩阳街道以赛事为契机,不断培育民族共富新业态,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主题旅游线路,融合自然探秘、文化体验与运动休闲为一体。其中,东村社区依托红色资源和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民宿和书院,承接超200家单位党组织活动,吸引8万余名游客,社区集体经济创收超30万元,民宿和书院年创收超15万元,创造就业岗位30余个,带动居民增收45万余元,有效拓宽了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渠道,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小球”转动“大团结”,嵩阳街道通过赛事场景创新、文化深度浸润、产业精准链接,将群众性体育活动打造为各民族情感共融、文化共赏、发展共促的立体化平台。当气排球划出的弧线串联起天南地北的笑脸,这座滇中小镇变成了民族团结的会客厅,书写着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鲜活注脚。(通讯员 段丽波)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