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坚持离婚后,父亲自信退休金7000找老伴不难,没多久就后悔了

B站影视 2024-12-17 19:53 12

摘要:结婚前父亲体贴温柔,婚后却像换了个人似的,家务活全都推给母亲,自己却成了甩手掌柜,不仅对母亲的一切挑三拣四,甚至要求母亲花的每一分钱都要记录下来,终于在30年后,母亲选择了离婚。

文|翎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结婚前父亲体贴温柔,婚后却像换了个人似的,家务活全都推给母亲,自己却成了甩手掌柜,不仅对母亲的一切挑三拣四,甚至要求母亲花的每一分钱都要记录下来,终于在30年后,母亲选择了离婚。

然而父亲父亲不以为然,觉得自己每月退休工资有7000元,什么样的老伴都能找到,母亲这个“没有退休金的老太太”,离婚后会过得凄惨不堪。没成想不到2个月,父亲就后悔了,想要找母亲复婚。

01

那年的春天格外温暖,杏花开得漫山遍野,我妈站在老式照相馆的玻璃窗前,看着橱窗里那张刚洗出来的相亲照片,眼神里满是憧憬。照片上的男人就是我爸,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体面而稳重。

那是一九九二年,计划经济末班车的年代。妈妈在纺织厂做技术工人,一个月工资一百八,在同龄人中也算是不错的收入。

但随着年龄渐长,父母和亲戚们都开始为她的婚事操心,经由姑姑介绍,她认识了在机械厂当工程师的爸爸。

第一次见面是在江滨公园,早春的天气还带着些许寒意。爸爸提前到了半小时,手里还捧着一束白色康乃馨。

妈妈总说就是那束花打动了她的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想到买花的男人,一定是懂得浪漫的。

相亲过程很顺利,爸爸温文尔雅的谈吐,让妈妈觉得找到了知己。第二次见面时下起了小雨,爸爸主动为妈妈撑伞,路过小摊时还买了一包糖炒栗子。

第三次见面是在机械厂的职工食堂,爸爸骄傲地向同事介绍妈妈,那种被重视的感觉让妈妈心里甜滋滋的。

外婆有些担心见面太少,但架不住妈妈的坚持。她总说:“人的品性是藏不住的,他这么细心体贴,一定能过日子。”就这样,短短一个月,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就这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没有轰轰烈烈的婚礼,只是在机械厂的礼堂办了个简单的仪式。妈妈穿着借来的婚纱,爸爸一身工装,两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张泛黄的结婚照,一直挂在我家的客厅里,直到三十年后的那个夏天。

蜜月期的甜蜜没能维持太久,婚后不到半年,爸爸便开始大变模样,最开始是一些小事,比如不爱收拾自己的衣服,习惯性地把袜子随处乱放。

妈妈也不在意,默默地捡起来洗干净,但渐渐地,所有的家务活都成了妈妈的“分内事”。

记得有一次,妈妈发烧到三十九度,可第二天一早还是强撑着起来给爸爸做早饭。

那天的咸菜切得不够细,爸爸就开始数落:“你看看隔壁李师母,人家做饭多麻利,你怎么这么笨手笨脚的?”妈妈站在灶台前,眼泪默默地往下掉,可还是一声不吭地重新切了一盘。

更让人心寒的是,爸爸渐渐养成了指手画脚的习惯。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要按他的方式摆放,连擦桌子的抹布都要叠成四四方方的形状。

妈妈白天在纺织厂上班,晚上还要照顾家务,累得腰酸背痛。可爸爸从不体谅,反而经常挑剔妈妈做事不够利索。

我童年的记忆里,总能看到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她总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

而爸爸呢,下班回家就瘫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约几个厂里的同事打牌。家里的大事小情,从柴米油盐到清扫收拾,全都与他无关。

02

一九九八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国企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妈妈所在的纺织厂因经营不善,开始大规模裁员。作为普通女工的妈妈,很快就收到了下岗通知书。

那天晚上,我看到妈妈坐在阳台上发呆,手里紧紧攥着那张薄薄的通知书,肩膀不停地颤抖。

本以为爸爸会体谅妈妈,却不成想他变得更加苛刻。他要求妈妈把每天的开销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家里的米面油要精打细算,就连买个白菜都要讨价还价。

“你现在不上班了,就要学会精打细算!”这句话成了爸爸的口头禅。每次妈妈买了点稍微贵一点的菜,都要被他训斥一顿。

我还记得那年除夕,妈妈好不容易买了两条鱼,想给全家加个菜,结果被爸爸劈头盖脸骂了一通,说她不会过日子。那天的年夜饭,我们全家都不说话,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

为了不受气,妈妈开始寻找各种零工。清晨四点,她就起床去街道扫马路;白天到超市发传单;晚上还要给小区的办公楼做保洁。我心疼地劝她别太累,她却说:“自己挣的钱,花起来才踏实。”

等我上了大学,每次回家都能发现妈妈的变化。她的手越来越粗糙,指甲缝里总是有洗不掉的污渍,但眼神却越来越坚毅。

这时的爸爸已经从机械厂退休,每个月能领到七千多的退休金。可是他给家用的钱却一分不多,依然是两千块钱。

妈妈开始悄悄地存钱,她把零工赚来的钱藏在床头的枕套里,每次数钱的时候都要把门反锁。

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问她为什么要瞒着爸爸存钱,她望着窗外,轻声说了句:“人总要给自己留条后路。”那时的我还不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表面上我们家和和睦睦,可只有我知道,妈妈早已心灰意冷。

她开始不再对爸爸的挑剔作出反应,而是把所有的委屈都往肚子里咽,常常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发呆,目光远远地望着天边的晚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那几年,我眼睁睁地看着妈妈的白发越来越多,皱纹也悄悄爬上了她的眼角。但她从不抱怨生活的艰辛,反而开始学着打扮自己。她把自己的头发烫成了大波浪,还买了几件鲜艳的衣服。

爸爸对此很不以为然,说她这把年纪还打扮得花枝招展,像什么样子。妈妈却头一次没有理会他的嘲讽,依旧我行我素。

我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回家时发现妈妈的房间里多了一个上锁的抽屉。那个深棕色的木质抽屉藏在衣柜最底层,钥匙挂在妈妈随身携带的钥匙串上。

后来我才知道,那里面装着她这些年做零工攒下的钱,整整二十万。这是她的救命钱,也是她积蓄多年的勇气。

妈妈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她开始报名参加社区的广场舞班,每天傍晚都要去跳一个小时。爸爸对此很是不满,说她不务正业,可妈妈充耳不闻。

随后,她又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在短视频上关注了不少旅游博主。每当看到那些风景照片,她的眼里就会闪烁着向往的光芒。

这期间,爸爸的退休金涨到了七千多,但给家用的钱却依然很少。他把大把的钱花在了自己的爱好上,买了一台高档望远镜,又添置了一套摄影器材,每个周末他都要去郊外拍鸟。

03

2023年的春天,我刚升职没多久,妈妈突然打电话让我回家一趟。那天下着蒙蒙细雨,我推开家门时,发现妈妈坐在餐桌前,面前摆着一叠整整齐齐的文件。她平静地告诉我,她决定和爸爸离婚。

这个决定在外人看来似乎突如其来,但我知道,这是压抑了三十年的觉醒。那天晚上,妈妈打开了她的日记本,里面详细记录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爸爸是如何把她当免费保姆,如何在她下岗后对她各种苛责,又是如何把七千多的退休金大部分花在自己身上。

消息很快在家族群里传遍了,亲戚都来劝说。他们说:都这把年纪了,忍一忍也就过去了;说:孩子也这么大了,别让人笑话。

可妈妈只是淡淡地回应:我伺候了他三十年已经够本了。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她这些年的零工、存款,都是为了给自己一个重获新生的机会。

爸爸一开始完全不相信妈妈会离婚,觉得她是在开玩笑。直到收到法院的传票,他才慌了神。

他找来七大姑八大姨劝说,甚至搬出我来施压。但这次,妈妈的决心比任何时候都坚定。她说人这一辈子不长,总要为自己活一回。

离婚后的爸爸,仿佛一下子没了方向。他开始在小区里四处宣扬:自己一个月退休金七千多,找个伴儿还不容易?他开始到处让人给他介绍老伴儿。

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第一次相亲,对方是个退休教师,见面没聊几句就提前离场了,说爸爸太大男子主义。

第二次相亲对象是个退休会计,吃饭时爸爸习惯性地指点对方怎么夹菜,结果对方直接起身走人。第三次更是尴尬,对方详细询问了家务分工的问题,听完爸爸的想法后,直接把他拉入了黑名单。

这期间爸爸的生活完全乱了套,家里的床单半个月不换,厨房的油污厚厚一层,就连最简单的面条都会煮得太硬或太软。

他这才惊觉,原来这些年来,妈妈在家里默默付出了这么多。但骨子里的那份大男子主义,又让他放不下面子去学习这些家务活。

离婚后的妈妈,仿佛突然年轻了十岁。她把这些年的积蓄拿出来,先给自己买了一部新手机,又重新装修了房子。

最让人意外的是,她开始学习拍短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从最初的笨手笨脚,到现在的熟能生巧,她的短视频账号居然有了两千多粉丝。

五一假期,我特意请了年假,陪妈妈去了云南。看着她站在洱海边,穿着鲜艳的连衣裙,笑靥如花地和游客互动,我恍然发现,原来她也可以活得这么漂亮、这么快乐。她不再是那个忍气吞声的家庭主妇,而是一个活出精彩人生的新女性。

而爸爸这边,独居的生活不到两个月就让他受不了了。家里乱得像狗窝,衣服没人洗,连最基本的三餐都成了问题。

他打电话给我,说想和妈妈复婚,让我帮忙说情。他说他知道错了,说这次一定会改,说没有妈妈他真的过不下去。

但这一切都晚了。当我把爸爸的想法转达给妈妈时,她正在阳台上给月季浇水。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的脸上,那个曾经饱受摧残的女人,此刻散发着从未有过的光彩。

她只说了一句话:一个人的生活,真好。那一刻,我懂了,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再也无法愈合,就像那些逝去的时光,永远都无法重来。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林深史见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