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来了影视人

B站影视 2024-12-17 11:17 2

摘要:多位资深影视行业的制片人、导演先后入职优酷,他们都是拥有代表作的爆款制造者。背后值得关注的是,平台视角下,优酷如何持续推进其内容和人才策略,最终带来系统性提升;当下的影视行业环境下,从业者如何寻找更多稳定性和持续发展可能;在一个创意行业,大公司系统支持和个体自

多位资深影视行业的制片人、导演先后入职优酷,他们都是拥有代表作的爆款制造者。背后值得关注的是,平台视角下,优酷如何持续推进其内容和人才策略,最终带来系统性提升;当下的影视行业环境下,从业者如何寻找更多稳定性和持续发展可能;在一个创意行业,大公司系统支持和个体自由创作之间又如何实现平衡和共识。

作者 | 陆娜(北京)

和所有入职阿里的新员工一样,《边水往事》导演算今年十月在阿里大文娱成立三边坡工作后,参与了为期数天的「百年阿里」员工培训。一个月后,电影《门锁》的导演别克也将获得这一体验——他于十一月底入职阿里大文娱,并成立了首个电影导演工作室。

过去三年,阿里大文娱的自制工作室从个位数扩充到了二十多个。自制人才和项目的储备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内容主动权,以应对快速变化甚至行至拐点的内容市场。包括高管在内,会在行业活动、项目交流等不同场景充分观察、寻找、招揽影视人才。

原时代光影CEO、制片人王锦就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管理层聊起市场未来发展时,被阿里大文娱和其改革决心所打动,一个月内就处理好公司事务加入了阿里。原万达影视总经理尹香今同样是被公司表达的理念所感染,加入了阿里并成立香金影业,「平台有长期主义精神,我们才能在一起走得更远」。

随着越来越多影视人的加入,能看到优酷在这两年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在剧集上的内容方向以及创作思路,比如带来了风格渐成的白夜剧场、以黑马之势突围的多部古装剧等。以此为标准,集团仍在有意识地扩容自制团队。

这同时意味着一个融合与新生的过程。互联网大厂都有自己鲜明的气质和独特的工作文化。而影视人们也有自己的个性特质。在过去一年中,阿里大文娱制片人级别的团建至少组织过两到三次,其中还包括高管带队去延安的「忆苦思甜」。

可以发现,平台在发挥系统性优势基础上,不断在互动中确认、强调与个体的共同目标。在我们和多个加入大文娱的影视人的交流过程中,也能感知到优酷的内容价值观明确传导到了各个工作室中。这最终指向了一个结果:成长为一个更具整体性和有共识感的阿里大文娱。

酝酿一场破局

十一月,阿里大文娱高管带队,和所有自制工作室的负责人去了一趟韩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期间,大家同吃同住,充分交流,也不断明确一个共识——影视行业正处于拐点,大文娱要站出来做改革者。

在我们和多位工作室负责人交流过程中,大家都不约而同提到对这趟出行感受颇深。首先是韩方影视制作的成本结构带来的具体冲击。

韩国市场大部分与奈飞合作的项目中,主创团队的费用占比通常能控制在20%以内,剩下七八成都可以用于制作。而国内的情况是,导演编剧演员的开支往往占了大头,流量明星的通告费尤其昂贵,因此很多片方选择压缩制作费用并通过拉长集数甚至注水实现盈收。

「想要向行业苦恼已久的恶习和顽疾勇敢说不,真的落实、改变,是需要痛定思痛的。同时,仅靠单体的影视公司其实很难对抗,需要强大的平台支持和企业长期的决心。」王锦当初就正是因为感受到这一点,从心底产生了认同,并驱动其当即选择加入阿里。

值得一提的是,优酷通过持续推进其内容和人才策略,带来的系统性提升——过去五年间,优酷已为294位编剧、38位导演的剧集处女作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这也让王锦这类影视人看到了优酷在去流量化,以内容为王、剧本带动一切的决心和成绩。

与此同时,倡导学习欧美日韩的工业化流程也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真的深入其中,与一线导演制片人们密切坦诚交流,站在更高的格局去理解市场变化,则让这些大厂影视人们收获了「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多新想法」。

事实上,在阿里内部,类似的业内交流分享和培训非常多。阿里大文娱星河工作室负责人鄢蓓回忆道,她刚加入时还经常感叹,「资源太好了,今天这个编剧来,明天那个导演来,还有集团内部优秀同事的分享,可以充分学习」。她认为,这次平台之所以要带大家走出去,是因为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可能需要一个极具冲击力的刺激,也是平台「展示坚持变革的态度」。

鄢蓓原是琰玉影视CEO,2021年下半年加入阿里之前,其用五年时间打磨出头部漫画作家夏达的同名漫改剧《长歌行》刚刚播出。当时她已经感知到行业在发生一些变化,「影视公司已经过了百家争鸣的阶段,生产资料越发集中,平台也开始加大自制和深度定制的占比,整个行业结构都在调整。」当优酷副总裁谢颖向她发出邀请后,她开心于平台对其制作内容的认可,没有经过太多犹豫就决定加入了。

加入不到三年时间,鄢蓓负责的星河工作室就已经推出了《脱轨》和《惜花芷》两部作品,并且在创新度、口碑上各自有亮眼表现。复盘产能提速的关键因素,鄢蓓总结道,以前自己开公司需要从头管到尾,但可能融资、审查、发行等非内容环节会消耗在制作上投入的时间精力,来到平台可以更专注于内容本身。

星河工作室是阿里大文娱成立的第三个自制工作室,之后陆陆续续不断有新的影视人加入,鄢蓓明显感觉到「是一个以点带面的过程,现在形成了集团作战」。

上个月,谢颖在2024微博世界大会上公开表示,「平台本质上的能力,是对行业产业链重构、让要素配置更高效合理的能力。优酷未来内容生产模式上的破局之法是:创新为先,精品为约,探索无界想象。」

走进墙内,需要打碎重建

影视人们进入平台体系,固然能获得很多系统性的支持,但工作方式的差异、细化的分工与思维的转变,也需要一个消化再吸收的过程。

542天。王锦在接受采访时,迅速向我们报出了一个精确数字,这是他当时加入阿里大文娱的天数,倒推是在去年的六月份。虽然能一个月内将经营多年的公司事务果决处理完成,也拥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决心,王锦还是用了超过预期的时间去和大厂生态磨合。

「前半年都处于适应期。大厂有大厂的规则,它要保证一个项目的安全性,需要在尊重制片人基础上结合各个部门的意见,不像原来在影视公司可以老板自己说了算。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也知道这是对的,但真正自我打破和重建需要时间,这个过程会有阵痛期,但经历后就会发自内心认同。」王锦补充道。

具体而言,首先是思维方式需要重新构建。原来以外部身份与平台合作时,影视公司都是ToB思维,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发行,如今则是为用户直接服务,王锦称之为「要货模式」,基于中台数据支持,解析用户构成和后台反馈,目标更为精准。

其次是选题模式的变化。在影视公司时,大家只能在视野范围内挑选项目,进入平台后得益于中台的支持,视野更加广阔,类型题材的涉猎也会更加丰富。王锦谈到,「平台看到的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项目,同时对不同公司的备货也有深刻了解,经过不断的试错和验证从而总结经验,会远高于个体影视公司的视角」。

最后是工作方法和团队配合上与此前不同。在大厂做项目,从选题策划、剧本开发到分发运营,都有中台做支撑,制片人能够更聚焦于内容,反之也要习惯并发挥出团队协作的优势。而原来在影视公司,尤其是当老板时,往往要把盈利作为第一要素去考虑组织的未来发展。

鄢蓓也经历过类似的转变过程。她是在加入大概一年之后,开始意识到评估运营团队的意见不仅不是在设限,反而特别期待看到项目反馈,并从中找到有所助益的点。她举例道,比如一个恋爱向的项目,就要把男女情感浓度做足,如果有偏差,评估就会提示潜在问题;再比如一个创新项目可能存在的困难点和制作难度被指出后,制片人们也可以更好做决策和解决方案。

转变也来自于鄢蓓一直以来的开放心态,她认为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永远可以向优秀的人才学习自己尚不具备的特质。「现在他们也很愿意和我们工作室沟通,因为发现高效而愉快,我们不会恶意曲解他们的态度和建议,总是能把有价值的信息提炼出来。这样他们虽然不在创作一线,也会很有成就感。」

也有一些影视人的加入初衷,就是为了与中台团队更高效、前置地接触。编剧、制片人高小娴就将加入平台的转变过程称之为「墙外人想看看墙内人,试着把墙打破」。

高小娴此前在创业阶段和优酷有过多次合作,但在外部作为合作片方时,都是以平台制片人作为枢纽来传达中台的意见,「大多以口述或文字的形式给出反馈,你需要研究平台对内容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随着其编剧作品《她们的名字》2022年在优酷播出,高小娴也收到了谢颖的加入邀约。因为在制作过程和播出前后持续保持着密切联系,也感受到平台在各个环节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对内容型团队的尊重与肯定,高小娴欣然加入了阿里大文娱。

更有安全感的创新空间

当下的影视行业环境下,从业者需要寻找更多稳定性和持续发展可能。进入大厂的影视人们除了继续放大个人优势和能力,也会在平台支持下,更乐于探索创新项目。这在创业时期是风险极大的事情,但平台会给予「信任和安全感」。

高小娴此前的项目多以女性题材为主,具体又涉及到都市、古装、奇幻、悬疑等不同类型,她坦言,「会在相对擅长的领域继续深耕,但既然进来了,也会尝试拓宽整个工作室的边界。与市场上优秀的编剧建立良性合作,努力做题材创新和突破。」

为了更好地挖掘有价值有新鲜感的项目,高小娴会组织工作室的同事们每周开一次选题会。会上大家会根据提报的不同IP改编项目做深度讨论,以判断是否有推进必要,同时,此前合作过的编剧也会不定期向高小娴输送一些原创剧本,根据需求和编剧探讨落地方案。

决定加入前,高小娴也确认了自己是否能保证制片人和编剧双重身份的创作自由。一年来,她切身感受到平台在这件事上给了自己很大空间,目前她就正在写一部新作品。

这次的韩国之旅,也让大家见证了韩剧对于选题的重视。比如一位导演在分享自己的项目案例时,首先提出的关键点就是对选题的拆解。「旧的叙事都是在被市场淘汰的,创新和多样性非常重要。你会感觉到韩剧也在既有赛道突围,大家是一样的。」

对于王锦而言,现在的根本目标就是为用户服务,为好内容全力以赴,不局限于自己的舒适区。要随着观众口味的多样化和娱乐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之前很多选题思维可能面临固化的问题。他表示,当下团队主要任务就是「创新」,唯新不破!主动拥抱变化,才是活下去的唯一法宝。

近期,王锦工作室承制的女性年代传奇剧《灼灼韶华风禾起》官宣杀青,这也将是其加入阿里大文娱后第一个与观众见面的项目。对此,王锦很有信心,「纵观整个行业在去年开机的项目中,民国女杰商海浮沉的传奇剧,我们是唯一一个。」

鄢蓓在一直深耕大女主赛道,也被粉丝们称为「爱女工作室」,团队同样不断在找创新点,现阶段她明确要求团队要做别人都没做过的剧。「主线一直在延续,只是包装形式有所不同」,在其工作室的储备项目中,无论是自制还是去年接管的定制项目,「没有一个是重复的」。

她认为,大类下面都能找到新的点加持到基底的故事上,要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而在剧集市场的红海里去竞争,时效性和新意同样很重要。

将创新作为第一诉求,并将所有目标落到更快地将创新项目带到观众面前,团队的开发制作效率自然会不断提高:剧本开发通常能控制在一年到一年半以内,古装剧三年内全部拍完,时装剧则会更短。星河工作室的制片人评价鄢蓓,「雷厉风行,想到什么就立马去做」,「争分夺秒,每一分钟都不浪费」。

以《脱轨》为例,这个项目完成开发上线全流程只用了不到11个月。当时,鄢蓓看到优酷IP库里有自己一直想改编的Priest的一部作品,也是很新颖少见的女性科幻作品,但因为版权即将到期,留给团队从找编剧写剧本到拍摄的时间非常有限,「属于极限操作」。尽管评估部门提示这个项目会压力很大,但鄢蓓出于对作品的热爱决定尝试。

最终,平台各部门同事给予了大力支持,每次鄢蓓提出问题,两天内就会有反馈更新,使得团队能够做相应调整。她形容,在配合速度和技术支持上有了一次极致体验。

近两年鄢蓓感觉自己越发笃定了。「我心里非常明确要做什么,每个项目的下一步也会想得很清楚,也是因为积累更多后,会形成更准确的判断。平台的机制也在帮助我们形成这种正反馈。」

唯一不变的是「拥抱变化」

在一个创意行业,大公司系统支持和个体自由创作之间也需要实现平衡和共识。

互联网平台的基因,使得其相对于传统影视公司更能敏锐捕捉对于用户情绪和变化,体现在项目制作上,负责人们也需要积极做出调整。几位受访对象都表示,会议主题经常围绕「拥抱变化」展开。

虽然一开始影视人们可能会感到不适应,觉得高频的「求新求变」会影响创作。但逐渐都会理解到,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 三大平台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特别是随着微短剧和互动影视等新产品的不断涌现,用户的注意力正被不断分散的当下,如何布局内容变得尤为重要。

高小娴认为,「当下影视行业中,观众的时间是需要抢占的,而长视频的发展肯定会不断倾向于精品化,我们需要找到不同细分赛道题材真正的打开方式。拥抱变化,本质上是激活内容生产力和创新动能,大家一起把戏做好,让创作者心目中的精品和观众心目中的精品达到平衡。」

高小娴自己经常会看作品的弹幕,当发现观众同频时会加倍开心,也会在看到不同观念的想法时去思考其底层逻辑,抓取可能的风向。她强调,观众在变化,审美在变化,自己的项目还不变,就只能等着落后时代被淘汰。

这些影视人们大多在加入平台之前,也会有一些储备项目,但由于影视开发周期普遍较长,一些内容即使花费了很多心血精力,也需要根据当下观众的需求做出灵活调整。比如,节奏是否要加快,集数是否要缩短,主线是否要更清晰等等。如果仍有调整空间的项目就继续「回炉重造」,完全不适合的也需要「忍痛割爱」。

拥抱变化,吸收新的观念与方法,也需要引入新的人才梯队。正如阿里大文娱逐步培养自己自制队伍的模式,各个工作室内部也需要人才更新和迭代。

几位制片人目前的工作室都有从之前公司带过来的人才,但更多的则是进入阿里后依靠强大的招聘体系吸纳的新鲜血液。鄢蓓提到,平台的HR团队会参与到经营会议和一些前端业务的信息窗口中,「他们确实是越了解业务,越能帮助我们找到合适人选」。

个体的带宽是有限的,信息量也会和平台的差别很大,当HR团队根据各个负责人的选拔标准在更大范围做筛选时,不同赛道也更容易找到适配背景的人才,效率和适配度也能比自己创业时提高很多。鄢蓓感叹,目前其团队内部理念高度统一,配合也十分灵活,她做的一些计划安排,大家不仅能准确高效落实没有打折,甚至还会给项目加分。

此外,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变化也是值得关注和前瞻的。技术不仅影响着不同媒介形式,也会在创作方式和内容消费习惯上充满挑战与机遇,这是平台和影视人们共同面临的全新课题。

在影视制作方面,虚拟拍摄技术对制作效率的提升和视觉方案的多元呈现上,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阿里大文娱也从剧组实际应用需求出发不断迭代这一技术。新加入阿里的导演算就提到,「虚拟拍摄的棚我也去看了,如果后续拍科幻题材,我就敢想了。」AI技术的发展也是当下的一大变量,而去年阿里大文娱自研AI技术生成的数字人厘里就已经在其自制剧《异人之下》中亮相,今年六月又发布了首个针对影视剧服饰造型设计而打造的AI垂类大模型——神力霓裳。

当然,并非所有创作者都已经能够接受AI技术对行业的冲击,美国编剧工会就曾因此举行罢工抗议活动。但王锦认为,不需要试图去影响抵制的群体,而是要找到有自我更新能力,愿意拥抱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人。

「我已经40多岁了,按说不年轻了。但我得让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要落伍,要勇于创新拥抱变化持续进步。我坚信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也会改变影视创作,只有阿里大文娱有这个决心和有能力。因为我相信,所以我能看得见。这是我对整个阿里大文娱未来的期许,我希望能搭上这班车。」

来源:新声Pr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