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中院成功调解一起涉农土地纠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0 21:03 2

摘要:时针拨回2014年,梨树县某村村民张某与同村李某经人代书签订《责任田转让合同书》,约定将李某家庭承包的11.25亩土地经营权流转至张某名下,期限横跨13个春秋。合同签订后,张某勤恳耕耘这片沃土,直至2016年出现意外转折——李某承包户因特殊原因全户消亡。自彼时

一场看似普通的土地承包纠纷,却牵动着11.25亩黑土地的春耕命脉。

时针拨回2014年,梨树县某村村民张某与同村李某经人代书签订《责任田转让合同书》,约定将李某家庭承包的11.25亩土地经营权流转至张某名下,期限横跨13个春秋。合同签订后,张某勤恳耕耘这片沃土,直至2016年出现意外转折——李某承包户因特殊原因全户消亡。自彼时起,张某不再缴纳承包费用,村委会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土地并主张追缴2016至2025年间土地占有使用费。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张某已全额支付承包费用,合同应继续履行,判决驳回村委会诉请。

"案件表面是土地经营权争议,实质关系着春耕生产大局。"四平中院二审承办法官在卷宗中敏锐捕捉到特殊时间节点。春耕在即,玉米黄金播种期仅剩二十余天,若按常规诉讼程序,案件审结恐将错过农时。为此,法院迅速启动涉农纠纷绿色通道,组建由资深法官、驻村调解员组成的"护耕调解专班"。

在田间地头的走访中,办案团队厘清了纠纷症结:原承包方消亡后土地经营权人如何认定?合同效力是否存续?村委会主张的占有使用费是否合理?面对这些法律难题,法官们带着《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规手册,在村部会议室架起"流动法庭"。

"咱们算两笔账,法律账和民生账。"调解现场,法官展开卫星测绘图纸,"11.25亩地涉及多个田块,若不能及时厘清土地经营权人,耽误的可不只是两家的事……"村委会人员则用计算器现场核算历年承包费用,与法官一道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村民能理解的"明白账"。

"土地纠纷无小案,调处一案能暖一片民心。"五月的一天,四平中院民四庭将盖着鲜红印章的调解书在拖拉机轰鸣声中送达当事人,那些曾经搁浅的纠纷,终在法理情的交融中,生长出新的生机。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文字:王洪林

初审:李晓龙

复审:刘 丁

终审:崔宏岩

平评有理在抖音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