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信时代人物——非物质传承大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0 19:55 2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智慧、技艺与精神。从悠扬的古曲到精湛的手工艺,从古老的民俗节庆到独特的口头传统,非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许多珍贵的非遗技艺正面临失传的风险,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序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智慧、技艺与精神。从悠扬的古曲到精湛的手工艺,从古老的民俗节庆到独特的口头传统,非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许多珍贵的非遗技艺正面临失传的风险,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本次报道旨在探寻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记录那些渐行渐远的传统技艺,并思考如何在当代社会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让我们一同走进非遗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共同守护这份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朱福信,字含春,号龙门山人,汉族,山东烟台人。现任电影制片人,中国国际文化促进会国文书画院副院长、胶东文化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邀书画创作员,国礼艺术家,全球华人姓氏基因文化研究会(新加坡)名誉顾问。7岁学书,1996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特邀书画创作员;1997年书法作品入编《中国艺术人才书画精品集》,同年参加“香港回归全国书画优秀作品巡回展”,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998年参加“齐鲁杯”青年书法篆刻美术大赛获一等奖,作品被山东刻字艺术家协会收藏;2003年书法作品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百位将军暨名家书法全国巡回展;2005年被收入《莱阳古今书画名人典籍》;2010年受邀参加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举办的中韩书画艺术交流,作品被韩国釜山艺术馆收藏;2011年应邀参加中国文化促进会举办的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作品赴台巡回展;2018年获得“艺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传世艺术家”和“中华国礼”艺术家荣誉称号;2019年,获得全国“金牌书画家网络评选”一等奖,获得‘最具影响力的书画名家’称号;2020年获得“最具市场收藏潜力艺术家”称号,获得“万芳钰杯第三届书法大赛一等奖”;2021年获得“艺坛百家.献礼2021年全国两会”推荐报道荣誉,获得中国人物报道“2021年国际艺木名家”称号;2023年获得“当代人民艺术家”称号;2024年被《高端人物报道》授予“感动中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艺术功勋人物”荣誉称号。

2014年主持拍摄的科教片《牙周炎的预防与治疗》、《基因检测护健康》、《痔疮的防治》获国内外发行许可,现在中影集团新农村院线全国播映;2015年主持拍摄的电影故事片处女作《当我们年轻的时候》被中国电影资料馆收藏,2016年被央视电影频道收播,现在广电总局节目中心新农村院线全国播映,2017年荣获第34届迈阿密国际电影节(华语)影片“金灯塔”评委会大奖。

来源:翰墨丹青意自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