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上海能养猪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0 19:33 2

摘要:上海是个摩登国际大都市,但其实了解上海的人,还知道上海的另一面,那就是,上海的特色农产品也非常丰富。前面介绍了上海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白山羊和金丝瓜。今天继续来聊聊同样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三头怪猪。

上海是个摩登国际大都市,但其实了解上海的人,还知道上海的另一面,那就是,上海的特色农产品也非常丰富。前面介绍了上海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白山羊和金丝瓜。今天继续来聊聊同样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三头怪猪。

一个超级城市化的大直辖市,在猪这种大宗类农产品上,出了三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奶奶个熊,着实是太厉害!牛掰!关键还是三头怪猪。来看第一头,巨丑!不忍直视!!!

足够威武雄壮吧。其实从侧面看也没这么恐怖,主要上面那头属于成年老母猪。沙乌头猪是太湖流域著名的地方猪种之一。它的特点就是,产仔数多、繁殖力强,属于江海型猪种。主要在崇明岛。

这个猪在崇明有悠久的饲养历史,早在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崇明岛居民便开始饲养。到明清时期岛上就形成了独特的沙乌头猪品种。这是上海三头猪中最黑的,所以当地人也称之为黑油罐子。

外观上看,体型紧凑、体质结实、行动灵活。耳朵比较大,黑毛白脚。据说肉质鲜美、嫩而多汁。下面这个肉看着好像是不错,哈哈。

据猪专家们说,崇明沙乌头猪肌肉、骨、蛋白质、水分和矿物质组成低于大白猪,而脂肪、皮和磷脂含量则高于大白猪。可能也是其口感好的原因吧。所谓的肌肉大理石纹比较显著,肌间的脂肪数量适中,分布匀称。

来吧,牵来第二头猪!

本以为名字听上还行,结果还是长得很怪异!这是什么外星入侵的生物吗?

和沙乌头猪一样,这个猪的产仔数一样很强,而且据说是世界上产仔数最多的猪种,其高产性能简直吊炸天了!最高纪录产仔33头,完全配得上国宝的称号。

这个猪也比较在历史,据明嘉靖36年(也就是公元1557年)的《嘉定县志》记载:“每岁土物之贡,其中有肥猪”,说明嘉定早在400多年前已饲养梅山猪。侧面看看这些年轻的小后生,好象也没那么丑怪啊。

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耕文化遗产,2024年嘉定梅山猪入选了全国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嘉定梅山猪同样属于太湖猪的优良品种。这个猪也是偏黑,头上皱纹深,耳朵行别大,差点能扫地,四个大白脚。肉呢,肯定也很不错,看着就很有胃口。

记忆中小时候的肉特别香,老家在南通,很多时候也是从崇明抓的小猪种,每到过年时候才杀猪,一方面家里过年吃,另一方面,拿到市场上卖,挣点钱卖年货。从锅里白煮出来的肉,那叫一个香,尤其那种带肥带瘦又带点筋的,根本不需要醼酱油,吃了还想吃,实在是太美味了。

和前面的比起来,似乎要慈眉善目一点。它也是上海三头猪中最早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的,在2012年。而前面两头猪都是在2013年。枫泾猪的主要产地是在上海的金山区。由于源于金山区的枫泾镇,所以称之为枫泾猪。

枫泾猪的肉也是非常美味。1915年以枫泾猪为原料的枫泾丁蹄,在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与国酒茅台双双获得金质奖章,厉害吧!又是一个牛逼PLUS的产品!肉吃起来软糯可口、酥而不烂、油而不腻。简直让人口水直流。

2023年7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金山区农委,还一起搞了历史上首例的克隆枫泾猪。枫泾猪的养殖也很有历史,据《嘉善概况·枫泾》记载“商业以北镇繁盛,以麸皮巨攀”,枫泾的苗猪行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盛行,辐射江浙福建一带。而上海名吃枫泾丁蹄,以枫泾猪的蹄髈为制作原料,创始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已有150多年历史。

枫泾猪也偏黑色,有些皮肤偏紫红色。也是大耳朵,少部分是四脚白。前面说的枫泾丁蹄,先后获得1910年南洋劝业会银奖、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2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大奖、1935年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1997年日内瓦国际银奖。在国际上也是赫赫有名!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欢迎点赞,关注,转发和评论!

编者注:杨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研究员。中组部第21批援疆博士团专家成员。江苏省委组织部第13批科技镇长团专家成员。亚洲开发银行(ADB)、湄公学院(MI)、东亚智库网络NEAT、东盟粮食安全信息系统(AFSIS)粮食安全专家、减贫专家、生态农业专家、营养导向农业专家、农民合作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社交媒体专家,长期从事国内外农业农村产业安全与绿色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农度众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