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最后的卫士披露:萨达姆藏身的洞口用脏鸟笼伪装遮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0 19:05 2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03年12月13日,美军在伊拉克提克里特某个烂泥农舍旁的地窖里,揪出了逃亡8个月的前总统萨达姆。

令人震惊的是——洞口居然用一堆装鸡鸭鸽子的脏鸟笼子遮着!

谁想过,那个“行宫39座、海鲜空运、专人试毒”的独裁者,最后窝在一个比狗窝大不了多少的地洞里。

吃罐头、躲轰炸,靠老熟人纳米奇挖洞藏人。

2012年这个“最后的卫士”站出来说:我为他挖了那个洞。

萨达姆·侯赛因·提克里提,1937年出生于伊拉克北部城市提克里特的一个贫困家庭,是个典型的遗腹子。

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即离世,母亲再嫁,继父对他冷漠而严厉,甚至常常以憎恶的眼神对待他。

1956年,年仅19岁的萨达姆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简称“复兴党”),这是他迈入政治生涯的第一步。

此后经过几轮政治变更。

1968年,萨达姆协助远亲贝克尔发动政变,复兴党再次掌权。

他被任命为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并逐步掌控党政大权。

1979年,贝克尔辞职,萨达姆顺势成为伊拉克总统、总理、武装部队总司令,全面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他一上台便发动“大清洗”,处决几十名党内异己,确立了铁腕统治。

自此,伊拉克进入萨达姆时代。

萨达姆执政初期,推出了一系列经济与社会改革:

将石油资源国有化,大幅提升国家财政收入;

开展大规模扫盲与义务教育运动;

实行医疗免费制度;

积极扩军,打造强大军队与共和国卫队。

伊拉克一度成为中东地区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被视为“阿拉伯社会主义”代表。

然而,随着萨达姆陆续发动两伊战争,对库尔德与什叶派使用化学武器,入侵邻国科威特,掀起海湾战争,侵染美国利益。

美国联合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萨达姆被迫撤军,但在国内依旧维持统治。

2003年,美国以“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联合英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美军迅速占领巴格达,萨达姆政权垮台。

但他本人神秘失踪,开始长达8个月逃亡。

期间他化妆、蓄须、不断换藏身地,最终在提克里特老家被捕。

那一刻,昔日总统窝在地洞中,洞口还摆着脏鸟笼以作伪装,形象之落魄震惊世界。

2006年,伊拉克特别法庭以“反人类罪”判处萨达姆死刑。

他在庭上坚持自辩,高呼口号,拒不认罪。

2006年12月30日,他在伊斯兰教宰牲节当天被执行绞刑,终年69岁。

2003年12月13日,当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家乡提克里特郊外的一个地洞中被美军抓获时。

全世界聚焦的,不只是那位曾经翻云覆雨的中东强人,还有那个给他挖洞、藏人、传话、送饭的“最后卫士”——阿拉·纳米奇。

这个低调而沉默的伊拉克老农,曾长达8个月为萨达姆提供避难场所,用椰枣树下的地窖、脏鸟笼的伪装,欺骗了全球最强军事情报系统。

他没有武器,却成了这场战争里最“固执”的忠诚者。

阿拉·纳米奇出生于伊拉克提克里特地区的一个传统阿拉伯部族家庭,与萨达姆·侯赛因结识可以追溯到1959年。

虽然他并非军政要员,但凭着与萨达姆多年的交往和“部族情谊”,在对方落难之际,他义无反顾站了出来。

在伊拉克许多部落地区,部族忠诚和伊斯兰传统高于一切。

纳米奇2012年在接受采访时曾说:

“当一个人向你寻求帮助时,无论他是谁,根据我们部族传统和伊斯兰教义,你就该伸出援手。”

他知道帮助萨达姆的后果可能是监禁、酷刑、甚至死亡,但他仍然答应了。

2003年4月9日,巴格达陷落,萨达姆失踪。

很快,他秘密来到了纳米奇的家中,请求庇护。

纳米奇没多问,带着萨达姆来到了自家种植椰枣的田地边,在一棵大树下,动手挖了一个秘密地洞。

为了避免美军卫星侦察和地面搜查,纳米奇在洞口铺上了一块水泥盖板。

再放上几个装着鸽子和鸡的脏鸟笼子,堆上烂水果和袋子,制造出一个“动物粪便区”的混乱景象。

以此迷惑巡逻队。

“没人愿意靠近那堆鸟笼子,味道实在太冲了。”

纳米奇回忆说。

萨达姆在这洞中整整躲了几个月,进出极其谨慎,每次换藏地都靠步行、坐摩托或小卡车。

纳米奇成了他的“生活管家”:送饭、传递口信、藏书、安排与儿子乌代、库赛的秘密见面,甚至协助他录制语音讲话。

在逃亡期间,萨达姆从不使用手机。

两人靠口信交流,有时用录音机发表公开演讲。

为了掩盖地理位置,纳米奇还特意驱车16公里到萨迈拉市录下城市交通噪声,混入讲话中,希望“美国人听不出他在哪儿”。

然而天不遂人愿。

2003年12月,美军根据线人告密找到藏身点,将萨达姆从地洞中揪出。

不久之后,纳米奇也被逮捕,送往恶名昭著的阿布格莱布监狱,在那里度过了6个月“地狱式”的审讯生活。

为了逼迫他供出其他伊拉克高官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下落,美军用狗咬他,用棒打他,还给他戴上头罩灌冷水。

但最可怕的不是这些,是他们每天24小时播放震耳欲聋的摇滚乐。

纳米奇坦言:“我可以忍受肉体的痛苦,但那种音乐让我彻底崩溃。”

最终,在未有实质罪名的情况下,他被释放。

回到家乡后,纳米奇几乎失去一切——家产被没收,邻里敬而远之。

2012年,他靠与兄弟合开一家餐馆维持生计,而随着时间的过去,他也因为保护萨达姆而成了这里的名人。

伊拉克国民警察部队上校穆罕默穗·哈桑赞扬,纳米克一家人的做法是“英雄之举”。

参考文献:

萨达姆的“挖洞人”首次向外界公开藏匿细节,中国日报网,2018.8.19

综述:布什发出最后通牒 萨达姆父子拒绝流亡,新华网,2003年3月19日

萨达姆逃亡生活揭秘,人民网-京华时报,2003年12月22日

来源:历史文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