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 5 月 19 日,为期四天的微软 Build 年度开发者大会正式拉开序幕,CEO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携一众高管发表主题演讲,还隔空连线了 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英伟达 CEO 黄仁勋和 xAI CEO 马斯克。
当地时间 5 月 19 日,为期四天的微软 Build 年度开发者大会正式拉开序幕,CEO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携一众高管发表主题演讲,还隔空连线了 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英伟达 CEO 黄仁勋和 xAI CEO 马斯克。
这场主题演讲,微软正式将 Agentic AI 推上聚光灯中心,宣告了微软未来在 AI 领域的战略:全面押注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成为未来 AI 代理生态的核心。
纳德拉等微软高管共同描绘了一幅有关 AI 智能体未来蓝图:AI 不只是协作工具,更是可被信赖的数字同事,能够独立思考、执行任务,并在多个技术栈中实现端到端集成。
图 | Copilot 代理开场(来源:微软)
“我们已经进入了 AI 代理时代。”微软首席传播官弗兰克·肖(Frank Shaw)宣告,“过去一年使用代理的人数呈爆炸式增长,每日活跃用户数量翻了一番。”
什么是 Agentic AI?微软 CTO 凯文·斯科特在主题演讲中给出的定义是:“一个可以被人类放心委托任务的智能体。”
在他看来,Agentic AI 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输入输出交互,而是能自主感知环境、制定策略、拆解任务并执行的 AI 实体。而这类 AI 工具的日活用户数量翻倍,似乎预示着 Agentic AI 走向规模化应用的临界点已经到来。
基于此,在 Build 大会上,微软展示了自己在 AI 工具链、云服务、生产力平台以及开发者生态中的全面布局。
图 | 微软支持的 Foundry 模型,DeepSeek 也在其中(来源:微软)
该公司一口气推出了超过 50 项涵盖其全部产品线的创新发布,从 GitHub 和 Azure 到 Windows 和 Microsoft 365,所有这些都聚焦于推进“能够独立或协作解决复杂业务问题的 AI 代理技术”。
这些加在一起,微软给它起了个新名字:开放代理式网络(open agentic web)——一个由 AI 代理驱动的互联网新愿景。
图 | 开放代理式网络愿景(来源:微软)
面向开发者,微软选择将 GitHub Copilot 置于其代理战略的最前沿:它不再只是“配对程序员”(pair programmer),而是向“平级程序员”(peer programmer)演变。
演示中,借助全新的编码代理,开发者可以将任务直接委派给 Copilot,包括修复 bug、开发新功能、重构代码、维护工程等,Copilot 能够自动完成所有流程。
GitHub Copilot 代理可以让开发者专注于其他任务,同时确保他们之前编写的代码正常工作。与此同时,微软宣布将开源 VS Code 中的 GitHub Copilot Chat,使开发者社区能够为其演进做出贡献。
微软还宣布推出 Azure SRE agent(站点可靠性工程智能体),将其嵌入 GitHub Copilot 中,帮助开发者处理生产环境中的故障。
例如,当网站出现异常时,AI 代理可以第一时间感知并定位问题,无需人工介入即可完成修复,减轻工程师在深夜 oncall 的负担。
纳德拉表示:“这标志着开发方式的一次飞跃。过去我们一直在说 AI 是你的辅助工具,现在你真正可以把任务分配给它,就像和一位经验老道的同事共事。”
面向企业用户,微软推出了名为 Copilot Tuning 的新功能。该功能允许企业将自身内部数据快速注入到 AI 代理中,从而打造出“可说话、可思考、可执行”的企业级定制智能体。
这项工具的核心在于数据上下文的精调,使 AI 成为真正理解企业业务、流程、术语的“数字员工”,适用于客服、销售、知识管理、项目管理等场景。微软证实,该项目在内部曾被称为 Tenant Copilot,即租户级 Copilot。
微软表示,一系列 Copilot 更新的目标是将 AI 能力嵌入“每一层软件开发过程”,使开发者不仅能用 AI 写代码,更能用 AI 管理代码、部署服务、维护系统,最终将 AI 作为软件行业的“新基础设施”。
另外一些 AI 代理的重要更新与 AI Foundry 有关,一个用于开发和管理 AI 应用程序和代理的平台。
图 | 新推出的 Windows AI Foundry,方便开发者在本地部署 AI 模型和应用(来源:微软)
在云端 Azure AI Foundry 上,微软围绕 AI 代理添加了多个新功能和安全指标,更方便开发者安全地管理代理。
而在新推出的本地版 Windows AI Foundry 上,微软为 Windows 上的本地 AI 开发提供了一个统一平台。它包括 Windows ML(一个内置的 AI 推理运行时)和用于准备和优化模型以便在设备上部署的工具。这将使在设备上直接运行 AI 模型、工具和代理变得容易。
在开放代理式网络的愿景下,微软还宣布了 NLWeb 开放项目,旨在简化网站自然语言界面的创建,让任何网站都能轻松转变为 AI 应用。
微软将 NLWeb 定位为代理网络领域的 HTML,为网站和开发者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方式,使其内容能够被 AI 代理发现和使用。这样一来,用户就能像使用 AI 助手或 Copilot 一样,直接使用自然语言查询网站内容。
NLWeb 利用 Schema.org、RSS 等半结构化格式以及网站已发布的其他数据,并将它们与大模型驱动的工具相结合,创建可供人类和 AI 代理使用的自然语言界面。
“每个 NLWeb 实例本身也是一个模型上下文协议(MCP)服务器,允许网站将其内容提供给 MCP 生态系统中的代理和其他参与者。”微软解释道,“它可以通过整合来自底层大模型的外部知识,比如将地理知识添加到餐厅查询中,来增强这些结构化数据,从而提供更丰富的用户体验。”
最后,微软在大会上宣布推出一个名为 Microsoft Discovery 的新企业代理平台,以加速科研人员的研发(R&D)速度。
图 | 新企业代理平台 Microsoft Discovery(来源:微软)
微软的研究人员利用 Microsoft Discovery 中的 AI 模型和高性能计算仿真工具,在约 200 小时内发现了一种新型冷却剂原型,该原型适用于数据中心的浸入式冷却,而这一过程原本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我们的目标是将 AI 的力量带给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而彻底改变整个探索过程——从高级知识推理和假设制定,到实验模拟和迭代学习。”微软表示。
除了微软本身的产品发布,OpenAI、英伟达和 xAI 三家 AI 行业顶尖公司的 CEO 也进行了远程连线。
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介绍了几天前新发布的编程智能体 Codex:“这是我见过对编程影响最大的技术变革之一。”OpenAI 在内部测试中发现,使用 Codex 的开发者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工作方式也发生根本性改变。
图 | 马斯克与纳德拉连线(来源:微软)
马斯克则以 xAI CEO 身份介绍了 Grok 3 和 Grok 3 Mini,这两款大模型已经接入微软 Azure,开发者可以在 Azure 上直接调用。同时,马斯克也透露了 Grok 3.5 即将推出。
这一系列合作反映出,微软正将 Azure 打造为 AI 代理运行的全球计算底座,以支持多模型并存、多生态融合的智能体网络。
由此可见,微软给自己的 AI 战略定位,正逐步向新兴 AI 代理生态系统的核心角色靠拢。
参考资料:
排版:刘雅坤
来源:DeepTech深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