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5 月 14 日,第二届西湖产融驱动会(全称 第二届科技教育文化资本融合驱动实体产业发展论坛)在杭州西湖之畔的浙江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工作委员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字文化和智
何超秘书长在第二届西湖产融驱动会上致辞:可信资产数据化与科教文资融合赋能实体产业发展
(央链直播撰稿)2025 年 5 月 14 日,第二届西湖产融驱动会(全称 第二届科技教育文化资本融合驱动实体产业发展论坛)在杭州西湖之畔的浙江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工作委员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字文化和智慧教育分会三机构秘书长何超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致辞,围绕 “可信资产数据化与科教文资融合赋能实体产业发展” 主题,提出构建 “数据 - 资产 - 场景” 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提供新路径。
科技赋能:可信数据空间重构产业生态
何超秘书长在致辞中强调,可信数据空间是破解实体产业融资难题、推动科教文资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他指出,通过区块链确权、隐私计算等技术构建的可信数据空间,可实现 “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既保障数据安全,又促进跨主体数据流通与价值共享。这一技术突破将分散的文化、教育、科技资源整合为可量化、可交易的数字资产,有效解决文化科技企业轻资产融资难题。
结合杭州市最新发布的《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 年)》,何超表示,杭州作为数字经济先行区,已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中取得显著进展。例如,温州鞋革、包装产业数据空间通过工业软件系统集成,实现生产排单、物流追踪等环节的数据互通,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他呼吁参会企业积极参与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共同探索数据资产入表、融资担保等创新应用。
科教文资协同:构建产融结合新范式
针对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何超提出 “科教文资融合” 的核心路径。他表示,科技、教育、文化与资本的深度协同,可形成 “技术研发 - 场景应用 - 价值转化” 的闭环生态。例如,通过生成式 AI 技术赋能文化创作,结合区块链确权与 NFT 交易,可将文化 IP 转化为可流通的数字资产,为中小微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在具体实践层面,何超介绍了 “中算红链” 在首届论坛推动的 “链上诗路” 项目。该项目通过大数据、XR 大空间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场景,带动央链游戏、央链实验室等实体项目落地,成为科教文资融合的典范。他强调,第二届论坛将进一步聚焦区块链确权、AI 创作等前沿技术,推动技术成果在教育、文化、实体产业中的规模化应用。
产融结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针对实体产业融资难问题,何超提出 “可信资产数据化 + 产融对接” 的解决方案。他指出,通过区块链技术对企业资产进行可信认证与数据化处理,可降低金融机构风控成本,提升融资效率。例如,西湖区通过政银企产融对接会,累计为 34 户企业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超 1 亿元,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题。
此外,何超还分享了中国地理标志产业大厦的创新实践。通过构建 “地理标志元宇宙数据中心”,运用 AI 技术对全国地标产品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形成 “产品画像 - 市场分析 - 消费预测” 的智能决策体系,并联合开发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助力中小企业通过 NFT 技术实现品牌价值确权与流通。他表示,未来将依托协会资源,定期举办 “地理标志元宇宙创新大赛”,培养新一代产业科技人才。
未来展望:构建数字信任新基建
在致辞结尾,何超秘书长呼吁各方携手构建数字信任新基建,推动可信资产数据化与科教文资融合向纵深发展。他强调,可信数据空间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产业生态的重构者 —— 它将推动实体产业从 “规模扩张” 向 “价值创造” 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论坛由 “中算红链” 全程承办,吸引了部委领导、权威专家院士、企业代表等数百人参与。会议期间,与会嘉宾围绕区块链、AI、元宇宙等技术在实体产业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并见证了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签约启动。作为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盛会,第二届西湖产融驱动会为推动可信资产数据化与科教文资融合提供了重要平台,标志着杭州在探索数实融合新路径上迈出坚实一步。
来源:央链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