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澳大利亚海事考古学家历经三年搜寻,在南澳大利亚州外海确认了1857年沉没的荷兰护卫舰"威廉二世国王号"残骸。这艘42米长的19世纪船舶残骸深埋流沙之下,金属探测技术终揭其神秘面纱。
澳大利亚海事考古学家历经三年搜寻,在南澳大利亚州外海确认了1857年沉没的荷兰护卫舰"威廉二世国王号"残骸。这艘42米长的19世纪船舶残骸深埋流沙之下,金属探测技术终揭其神秘面纱。
流沙迷局破解
自2022年启动搜寻以来,变幻莫测的海底流沙始终是最大障碍。"细微的水流就能掀起沙暴般的能见度,"首席研究员詹姆斯·亨特向荷兰国家广播公司透露。今年团队启用新型金属探测器后,终于在南澳海岸发现直立沙中的锚机,其余船体仍深埋沙下。
黄金运输船的末日时刻
这艘1840年海牙下水的护卫舰,沉没前正执行特殊使命:运送400名中国矿工从香港赴维多利亚州金矿。当船只抵达罗布市附近海域时,遭遇致命风暴袭击。船长试图抢滩搁浅却导致船体断裂,16名船员在救生艇倾覆中丧生。
时空胶囊待开启
尽管沉船点近在咫尺,流动沙丘却将其掩埋逾一个半世纪。考古团队现计划进一步发掘这艘以荷兰君主命名的船舶,打捞文物以填补19世纪航海史研究空白。"我们对17世纪沉船如巴达维亚号了如指掌,但对这个工业革命时期的航海见证者所知甚少。"亨特难掩兴奋。
关键数据:
船体长度:42米沉没时间:1857年载客量:约400名中国矿工幸存船员:9人搜索历时:3年随着更多文物浮出水面,这段连接荷兰、中国与澳大利亚的19世纪航海史诗,即将书写新的篇章。
本文由中荷商报整理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小草话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