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人开始觉醒,他们曾用集体人墙阻挡以色列的钢铁洪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15:51 2

摘要:以色列在加沙地带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不计其数,现在的好消息就是,巴以表面上已经停火,但是事实上,巴以的问题很难解决。

加沙的另外一个外号是什么,世界最大的“露天监狱”。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不计其数,现在的好消息就是,巴以表面上已经停火,但是事实上,巴以的问题很难解决。

苦难让加沙人民拥有了坚韧的精神,尽管食不果腹,尽管颠沛流离,加沙人也说,我们在此坚守,留在这片土地上,因为我们相信,胜利终将到来。

一、

以前的与世隔绝多是地理的原因,而加沙的“与世隔绝”就绝对的人为。

以色列沿加沙地带修建的隔离墙高约8-10米,顶部配有高压电网,并且每隔几十米设有机枪瞭望塔,全长约65至700公里,对于真正的长度不可考证,媒体的说法都不一样。

早在1994年的时候,以色列就在加沙地带边界修建隔离墙,起初是土墙,后来越来越高科技。

在2007年哈马斯控制加沙后,以色就对这里实施了全面的封锁,还设置了检查站,加沙人民可能出去采购物资都要经过以色列的检查站。

以色列的封锁让加沙地带的经济崩溃,据估计有70%居民处于贫困状态,并且以色列还对这个隔离墙进行了多次的升级,如部署地下传感器和海上监测系统,试图完全切断渗透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隔离墙围住加沙的不只是和以色列“边境”,还有和埃及的边境。

不只是物理的隔绝,还有以色列的袭击。

2014年7月30日,联合国在加沙北部贾巴利亚的一所难民营学校遭以色列炮火袭击,造成至少15人死亡,逾百人受伤。

据报道,袭击发生约两个小时后,仍有数百人茫然地聚集在学校的院子里,一些人嚎啕大哭,“接下来我们要去哪里?我们逃跑,他们(以色列人)一直追着我们。”

这种事情在这些年里,屡见不鲜,加沙地带从来不缺冲突。

也是在7月,3名以色列青少年在约旦河西岸遭绑架杀害及其后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引爆了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又一次大规模冲突。

在短短的50天内就导致逾2200名巴勒斯坦人和超过70名以色列及外国人死亡。

对于加沙人儿童来讲,他们的童年充斥着空袭和破坏。

对于加沙人民来讲,他们早就对各种交火习以为常,这么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巴以冲突的最前线。

以色列封锁了加沙地带几代人,为什么说是几代人?

巴勒斯坦卫生部2022年数据显示,加沙地区18岁以下未成年人占到人口总数的47.3%,人口平均年龄不到18岁,远低于世界平均人口年龄28岁;该地区65岁以上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68%。

二、

巴以冲突的宗教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犹太民族要回到上帝的“应许之地”,也就是现在巴以这块地方。

而巴勒斯坦这边很少出于宗教问题造成的冲突,本身这块地带长期居住着阿拉伯人民,阿拉伯人民普遍信仰确实是和犹太教不同的伊斯兰教。

但是巴勒斯坦这边的主要矛盾点通俗化来说,我在这里繁衍了一千多年,为什么你一来就说是你的,然后叫我离开?

加上又有英美的“和稀泥”参与,造成了混乱的局面。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阿拉伯人的国家和一个犹太人的国家。

据此决议,人口约占33%的犹太人获得了近56%的土地,而占到总人口67%的巴勒斯坦人仅获得44%的土地,其中就包括今天的加沙地带。

就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其实这里面也有利益和民族主义的关系,当时埃及、约旦、叙利亚等国组成的阿拉伯联军进攻以色列。

就像之前所说的,阿拉伯人民在这里生存了一千多年,简单的就这样被夺走了,阿拉伯世界自然群情激奋。

但是,阿拉伯这边胜利的次数是在少数的,因为以色列这边站着欧美世界的军援。

而哈马斯控制加沙的事情,又要谈及巴勒斯坦本身的问题。

巴勒斯坦的主政党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简称法塔赫,该组织一直都是打算非暴力的行动解决问题。

有非暴力的自然也有暴力的,脱胎于穆斯林兄弟会的哈马斯就这样诞生了。

哈马斯拒绝承认以色列的合法存在,主张武装暴力保护巴勒斯坦,排斥以色列,两党之间究竟孰对孰错,很难见分晓。

一方面法拉赫的领导人确实和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让他国承认巴勒斯坦。

另一方面,承认并没有解决问题,尽管见过欧美国家的领导人,但是他们依旧站在以色列这边,就比如这次的巴以冲突。

而哈马斯这边又屡屡与以色列发生武装冲突,被美国、以色列、欧盟、英国等国列为恐怖组织。

当然,有些时候“屁股决定脑袋”,哈马斯被欧美国家列为恐怖组织和哈马斯是恐怖组织是两个话题。

三、

在2007年6月哈马斯接管加沙地带后,着急的以色列开始对加沙地带严密的海陆空封锁。

而埃及也是出于难民问题,封锁了边境。

此后,加沙居民生活更是难以为继,只能依靠救济,游走在埃及的地道内,哈马斯则以加沙地带为大本营,继续抵抗以色列。

16年来,加沙地带炮火不断。

两百多万巴勒斯坦人的生活被限制在加沙并不宽敞的土地上,失业率常年超过40%,他们的水、电、通信和其他公用事业高度依赖以色列,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

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2023年1月发布的一份文件,加沙地区有58%的居民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而在巴以冲突开始后,以色列宣布对加沙地带进行“全面围困”,包括切断电力供应,阻止水、食品和燃料进入该地区。

那么以色列打击的真是哈马斯吗?或者说,这个“哈马斯”究竟怎么定义。

在去年的8月15日,数十名以色列定居者闯入位于约旦河西岸北部的吉特村,放火焚烧了至少4座民宅以及6台车辆,造成当地村民一死一重伤。

说的很好听的,“定居者”,但是进去的是十多名,还是作案的是十多名。

“大约有100名定居者,他们戴着面具,身着黑衣,全副武装,有些人还带着刀,”谈及15日晚发生的恐怖场景时,吉特村居民哈桑仍心有余悸。

并且军队在大约一小时后才到。

四、

如果说这是以色列极端主义者做的,那么接下来的就是以色列正规军队做的。

以军在加沙地带频繁利用巴勒斯坦平民作为“人肉盾牌”,说起来,毕竟有趣的是,这件事情是欧美媒体报道的。

据英国《卫报》报道,三名巴勒斯坦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在被以军扣押后,都沦为以军对抗隐蔽爆炸装置和哈马斯武装人员的“人肉盾牌”。

他们被迫走在以军士兵前方很远的地方,进入未经搜查的房屋和地道,不仅如此,在与哈马斯武装人员进行遭遇战时,以军士兵还会让这些巴勒斯坦人挡在身前。

并且这种行为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普遍现象。

退役的以色列国防军前狙击手韦曼对《卫报》表示,用巴勒斯坦人当“人肉盾牌”的做法相当普遍。

最离谱的是高级官员也是知晓现象的存在。

《纽约时报》还报道说,以军至少有11个小队在加沙的5个城市使用了巴勒斯坦平民作“人肉盾牌”,而且通常有以色列情报机构的官员参与。

五、

说到“人肉盾牌”,在互联网说传播的巴勒斯坦村民手挽手组成人墙抵抗了以色列军队,让军队撤退的行为是存在的吗?

遗憾的是没有找到报道,并且,从现实角度来讲,高估了以色列军队的道德底线。

但是加沙人民的抵抗情绪是真实存在的,当29岁的巴勒斯坦人赛义达·阿耶什回到家乡的时候说,“以色列一向的目的,就是通过杀戮或强迫我们流离失所来终结我们的生存,但我们将坚守这片土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绝不会离开这里。”

“即使他们(以色列)想要我们的生命,我们也要死在自己的土地上。”

阿拉法特也说,“我们在此坚守,留在这片土地上。”

都说之前巴以的停火协议签了,那么正在停火了吗?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7日发表声明称,过去24小时,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共导致至少14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459人受伤。

这是以军连续第3天对加沙地带多地发动强烈攻势,也是以军3月18日恢复对加沙军事行动以来,导致人员伤亡最严重的袭击之一。

在几天前,以色列总理称要控制整个加沙。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外媒再曝以军频繁利用加沙平民作“人肉盾牌”》

澎湃新闻《"世界最大露天监狱"加沙:巴勒斯坦人要走向何方?》

观察者网《以色列定居者袭击巴勒斯坦村庄致1死1重伤,遭联合国、欧盟、英法猛批》

观察者网《“世界最大露天监狱”加沙,“已经没有裹尸袋了”》

新华社《中东战地手记|停火后的加沙:废墟中的坚守与苦难》

来源:赖正直2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