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果,即银杏树的果实,在我国的食用历史悠久,不仅味道独特,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然而,白果中含有氢氰酸等有毒成分,若食用不当,可能会引发中毒。那么,白果究竟该怎么吃才能既安全又美味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白果的正确食用方法
白果,即银杏树的果实,在我国的食用历史悠久,不仅味道独特,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然而,白果中含有氢氰酸等有毒成分,若食用不当,可能会引发中毒。那么,白果究竟该怎么吃才能既安全又美味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白果的正确食用方法。
一、白果食用前的处理
(一)去除外皮
新鲜采摘的白果带有一层黄褐色的外皮,这层外皮不仅气味刺鼻,还含有腐蚀性物质,直接接触皮肤可能会引起过敏、瘙痒等症状。处理时,需戴上橡胶手套,将白果的外皮搓洗去除,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如果是购买的干白果,虽然外皮已经经过处理,但在食用前同样需要清洗,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杂质。
(二)去壳与去芯
白果的外壳坚硬,需要借助工具将其敲开或剥开。去壳后的白果仁中间有一条绿色的芯,这部分是白果中有毒物质含量较高的部位。食用前,必须将白果芯去除,可以用牙签或细针将其挑出。对于一些较小的白果,也可以采用加热的方式,使白果芯收缩,便于取出。经过去壳、去芯处理后的白果,毒性会大大降低,但仍需注意控制食用量。
二、白果的常见吃法
(一)蒸煮法
蒸煮是最常见且相对安全的白果食用方法。将处理好的白果放入蒸锅中,大火蒸10-15分钟,或者放入水中煮15-20分钟,直至白果熟透。蒸熟或煮熟的白果口感软糯,带有淡淡的清香,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白糖、蜂蜜调味。这种吃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白果的营养成分,且经过高温处理后,能进一步降低白果的毒性。
(二)炒制法
将处理好的白果放入锅中,小火干炒,期间要不断翻动,使白果受热均匀。炒至白果外壳微微裂开,发出“噼啪”声响时,即可关火。炒白果口感香脆,但炒制过程中要注意火候,避免炒焦。此外,也可以在炒制时加入少量的盐或其他调味料,增添风味。不过,炒制白果的时间相对较短,可能无法完全破坏白果中的有毒物质,所以食用时更要严格控制量。
(三)煲汤或煮粥
白果还可以用来煲汤或煮粥,与其他食材搭配,既能丰富口感,又能提升营养价值。在煲汤时,可以将白果与鸡肉、排骨等搭配,如白果鸡汤、白果排骨汤。在煮粥时,可与糯米、红枣、桂圆等一起煮成白果粥。在烹饪过程中,白果的营养成分会逐渐融入汤或粥中,而且长时间的炖煮也能使白果的毒性进一步降低。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煲汤还是煮粥,白果都要最后放入,避免煮制时间过长导致营养流失。
三、白果的食用禁忌
(一)控制食用量
即使经过处理,白果仍然含有一定毒性,过量食用容易引起中毒。一般来说,成人每天食用白果的量不宜超过10-15颗,儿童则应控制在5颗以内。年龄越小,越要严格控制食用量,婴幼儿最好不要食用白果。一旦食用过量,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抽搐等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二)特殊人群慎食
孕妇、老人以及体质虚弱者,由于身体较为敏感或代谢功能较弱,应谨慎食用白果。孕妇食用白果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老人和体质虚弱者食用后,可能因身体无法有效代谢白果中的有毒物质而引发中毒。此外,对白果过敏的人群,应坚决避免食用,以免出现过敏反应。
(三)避免与某些食物同食
白果不宜与阿斯匹林等抗凝血药物同时食用,因为白果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增强抗凝血作用,增加出血风险。同时,白果也不宜与鳗鱼同食,二者一起食用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
白果虽然美味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食用时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严格遵循食用禁忌。通过科学的处理和烹饪,适量食用白果,既能享受其独特的风味,又能保障身体健康。如果在食用白果后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来源:民福康养生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