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度爆火、“一码难求”的AI Agent(智能体)平台Manus宣布开放注册。据官方公告,Manus向所有人开放,无须等待名单;所有用户每天可免费执行一项任务(300积分),所有用户一次性获得1000积分奖励。
近日,一度爆火、“一码难求”的AI Agent(智能体)平台Manus宣布开放注册。据官方公告,Manus向所有人开放,无须等待名单;所有用户每天可免费执行一项任务(300积分),所有用户一次性获得1000积分奖励。
Manus为何被称为继DeepSeek之后,AI领域又一国产突破?其与DeepSeek等AI模型有何差异?能实现怎样的操作?北京市在AI智能体方面还有哪些探索?一文带你了解。
今年3月,初创公司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应)发布Manus的早期预览版,将其称为“全球首款通用智能体产品”。从介绍来看,使用者只需要给Manus一个简单的指令,它就能自动完成复杂的任务。比如,在对话框中输入一段指令,让Manus帮忙制作一个去新疆的旅行攻略,并附带“要有路线图”的条件,Manus不仅提供了每天详细的路线规划图,甚至直接给出了一个PDF文件。
智能背后,Manus的年轻底色同样吸睛。创始团队核心人员为90后,创始人肖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具有连续创业经验,2022年创立了“蝴蝶效应”公司,并推出了AI浏览器插件Monica,目前Monica的用户数量已达到1000万。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季逸超是互联网活跃技术型创业者,自高中时代就潜心科技创新创业,创立了从事信息提取与检索技术研发的Peak Labs,并获得红杉资本和真格基金投资。
基于优异的性能,Manus一经推出便激起了巨大浪花,其邀请码曾一度被炒至上万甚至十万元。那么,Manus到底是什么?与其他AI助手相比有何不同?
据悉,Manus来自拉丁语Mens et Manus,即手脑并用(mind and hand)的意思。在Manus的官方页面上,其被定义为“通用型AI助手,能将想法转化为行动:不止于思考,更注重成果。”简单而言,Manus的定位是一位性能强大的通用型助手,对于用户不仅仅是提供想法,更能将想法付诸实践,真正解决问题。从某种程度而言,Manus真正解放了用户的双手,让人工智能成为具有“更高智慧”并能执行实际操作的助手。
Manus官网截图
技术层面上,Manus采用多重签名(multisig)系统,由多个独立模型驱动。从官方介绍来看,相较于目前的大模型产品,作为通用智能体,Manus不再局限于单一任务,而是能够理解复杂指令、自主学习、跨领域协同,真正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
如果说DeepSeek像一个“超级大脑”,擅长写代码、解数学题,能记住海量书本知识;那么Manus就像“团队协作者”,背后有多个“小助手”分工合作,能联网查资料,还能操作Excel、编程软件等工具,像真人团队一样,逐步完成任务。
北京科技报记者注册后,提交了测试任务,提示词为“帮我给中小学生做一份人工智能教育PPT”。43分钟后,Manus生成了一份包含5个章节共31页的PPT,设计包括文字与图片,还有案例和互动环节。
生成的PPT截图
更有趣的是,Manus会将整个工作流程展示给用户,如同真实人类一般工作。在此次任务中,Manus先后经历了“规划结构、搜集资料、补充案例、编写每一章节、设计PPT并插入配图案例和互动环节、检查内容完整性和适龄性确保表达清晰易懂、导出PPT文件、发送最终PPT”等步骤,最终完成了测试指令。
在官方展示的其他案例中,Manus还可以进行旅行规划,能在整合旅行信息的同时为用户创建定制旅行手册;能够为中学教师创建视频演示材料,解释动量定理等复杂概念,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教学;还能分析销售数据,提供可操作的洞察、详细的可视化和定制策略,帮助提升销售业绩。
此外,Manus可全流程闭环执行;能够实现多智能体联邦协作,处理复杂任务时误差率降低87%(据GAIA测试数据);同时,可跨平台无界操作,实现动态记忆进化,并具有安全沙箱机制,真正让用户“在休息时完成所有事情”。
Manus官网截图
北京市的其他探索
Manus的运营方为“蝴蝶效应”公司,在中国香港注册,其在中国境内的全资控股公司“红色蝴蝶”(简称Monica.im)总部在北京海淀。在红色蝴蝶办公地向西5公里,正是DeepSeek北京公司的所在地,所属的海淀区也已成为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发展至今,海淀区已孕育了DeepSeek、豆包、智谱GLM、月之暗面Kimi等创新产品,它们相继“破茧成蝶”,也就不难理解Manus引发的“蝴蝶效应”。
同样在今年初,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将GLM-4-Air基座模型、GLM-Z1推理模型、Z1-Rumination沉思模型全面开源,提供9B和32B两种尺寸。这一举措意味着上述模型可免费用于商业用途,实现自由分发,为开发者提供了最大的使用和开发自由度。
其中,以沉思模型能力最为亮眼。具有沉思功能的智能体“AutoGLM沉思”集成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与实际操作(Operator)能力于一体,可真正实现长线程推理,并能像人一样在互联网完成任务执行。该模型支持“自主提出问题—搜索信息—构建分析—完成任务”的完整研究闭环,在研究型写作和复杂检索任务上的能力实现了显著提升。
“我们可以把搜索模型、反思模型、沉思模型分别看作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博士生‘AutoGLM沉思’不仅能够根据提出的开放性问题,进行分析及推理,形成比较完整的研究闭环,还具备较低的幻觉,能提供可信度较高的结果。”智谱总裁王绍兰表示。
目前,智谱的系列模型已开放C端体验,全球用户均可通过访问顶级域名“Z.ai”,免费体验GLM最新的模型能力。此外,基座模型和推理模型同步上线智谱BigModel开放平台进行商业化调用,包括华为昇腾、硅基流动、UCloud、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首都在线、并行科技等在内的云服务商,以及值得买、瓜子二手车、印象笔记、薪人薪事等企业,都第一时间部署或接入模型,提供相应服务。
Manus收费计划被吐槽昂贵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Manus开放的仍是国际注册,中文版本还在开发中。其官网显示,Manus已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通义千问系列开源模型,致力于在国产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实现Manus的全部功能。
在免费积分基础上,有更高需求的用户可升级计划以获取更多积分。Manus并没有对消耗规则进行详细解释,而是称任务的具体积分消耗取决于其复杂性和持续时间,并给出了3个关于数据分析、网页设计和应用开发的案例,分别消耗了200、360和900积分。
在收费方面,Manus分别提供了每月19美元的基础计划、每月39美元的Plus计划和每月199美元的Pro计划。以基础计划为例,用户每月将获得1900积分,可以在购买积分时享受额外优惠,最多可以同时运行2个任务。
Manus收费计划(图片来源:Manus官网)
对于Manus的收费计划,许多网友认为其价格较高。一位外国网友曾进行了这样的测算,他尝试用Manus帮助获取每日新闻,这项任务消耗了704个积分,是39美元/月会员积分的近1/4。对此,用户给出的评价是:还是相当昂贵的。
你如何看待此次Manus的开放注册呢?会尝试使用吗?一起留言交流吧。
撰文:记者 贾朔荣
编辑:段大卫
来源:北京科技报一点号